1939年德國人口普查
1939年德國人口普查是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第4次人口普查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最後一次普查,普查標準日在1939年5月17日。本次普查原定於1938年舉行,但是由於1938年3月併吞奧地利與10月併吞蘇台德而延後舉行。本次普查的範圍並不包含1939年3月從立陶宛取得的梅梅爾。由於二戰爆發,普查調查結果到1941年才出版。
1939年德國人口普查 | |
---|---|
德國國立統計局 | |
基本 | |
國家 | 納粹德國 |
结果 | |
總人口 | 79,375,281 |
人口最多的大區 | 薩克森 5,231,739 |
人口最少的大區 | 薩爾茲堡 257,226 |
調查結果
年齡結構
地區別人口
排名 | 地區 | 1939年普查 | 1933年普查 | 變化率 | |
---|---|---|---|---|---|
1 | 舊領土 (1935年前) | 68,617,371 | 65,218,461 | ▲ 5.2% | |
2 | 東方邊區 (奧地利) | 6,972,269 | - | ||
3 | 蘇台德地區 | 2,943,187 | - | ||
4 | 薩爾地區 | 842,454 | - | ||
德國 | 79,375,281 | 65,218,461 | |||
排名 | 大區 | 德语名 | 1939年普查 |
---|---|---|---|
1 | 薩克森大區 | 5,231,739 | |
2 | 西里西亞大區 | 4,868,764 | |
3 | 大柏林 | 4,338,756 | |
4 | 黑森-拿騷大區 | 3,120,594 | |
5 | 布蘭登堡大區 | 3,007,933 | |
6 | 符騰堡-霍亨索倫大區 | 2,970,626 | |
7 | 蘇台德大區 | 2,943,187 | |
8 | 北威斯法倫大區 | 2,822,603 | |
9 | 南威斯法倫大區 | 2,678,026 | |
10 | 巴登大區 | 2,502,442 | |
11 | 東普魯士大區 | 2,488,122 | |
12 | 圖林根大區 | 2,446,309 | |
13 | 波美拉尼亞大區 | 2,393,844 | |
14 | 巴伐利亞東部大區 | 2,370,658 | |
15 | 科隆-亞琛大區 | 2,365,241 | |
16 | 杜塞道夫大區 | 2,261,909 | |
17 | 南漢諾威-布倫瑞克大區 | 2,136,702 | |
18 | 慕尼黑-上巴伐利亞大區 | 1,938,447 | |
19 | 大維也納 | 1,929,976 | |
20 | 埃森大區 | 1,921,326 | |
21 | 薩爾-普法爾茨大區 | 1,892,240 | |
22 | 威悉-埃姆斯大區 | 1,839,302 | |
23 | 馬德堡-安哈爾特大區 | 1,819,667 | |
24 | 漢堡 | 1,711,877 | |
25 | 下多瑙河大區 | 1,697,676 | |
26 | 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大區 | 1,589,267 | |
27 | 哈雷-梅澤堡大區 | 1,579,373 | |
28 | 科布倫茨-特里爾大區 | 1,367,354 | |
29 | 施蒂利亞大區 | 1,116,407 | |
30 | 弗蘭肯大區 | 1,077,216 | |
31 | 東漢諾威大區 | 1,060,309 | |
32 | 上多瑙河大區 | 1,034,871 | |
33 | 黑森選侯大區 | 971,887 | |
34 | 施瓦本大區 | 946,212 | |
35 | 梅克倫堡大區 | 900,417 | |
36 | 美茵弗蘭肯大區 | 840,663 | |
37 | 提羅爾-福拉爾貝格大區 | 486,400 | |
38 | 卡林西亞大區 | 449,713 | |
39 | 薩爾茨堡大區 | 257,226 | |
德國 | 79,375,281 | ||
主要城市
排名 | 城市 | 大區 | 1939年普查 | 1933年普查 | 變化率 | |
---|---|---|---|---|---|---|
1 | 柏林 | 柏林 | 4,321,521 | 4,242,501 | ▲ 1.9% | |
2 | 維也納 | 維也納 | 1,912,608 | - | ||
3 | 漢堡 | 漢堡 | 1,698,388 | 1,129,307 | ▲ 50.4% | |
4 | 慕尼黑 | 慕尼黑-上巴伐利亞 | 815,212 | 735,388 | ▲ 10.9% | |
5 | 科隆 | 科隆-亞琛 | 768,352 | 756,605 | ▲ 1.6% | |
6 | 萊比錫 | 薩克森 | 702,155 | 713,470 | ▼ -1.6% | |
7 | 埃森 | 埃森 | 664,523 | 654,461 | ▲ 1.5% | |
8 | 德勒斯登 | 薩克森 | 629,713 | 642,143 | ▼ -1.9% | |
9 | 布雷斯勞 | 西里西亞 | 620,976 | 625,198 | ▼ -0.7% | |
10 | 法蘭克福 | 黑森-拿騷 | 548,220 | 555,857 | ▼ -1.4% | |
11 | 多特蒙德 | 南威斯法倫 | 537,865 | 540,875 | ▼ -0.6% | |
12 | 杜塞道夫 | 杜塞道夫 | 535,753 | 498,600 | ▲ 7.5% | |
13 | 漢諾威 | 南漢諾威-布倫瑞克 | 464,646 | 443,920 | ▲ 4.7% | |
14 | 斯圖加特 | 符騰堡-霍亨索倫 | 454,346 | 415,028 | ▲ 9.5% | |
15 | 杜伊斯堡 | 埃森 | 433,530 | 440,419 | ▼ -1.6% | |
猶太人
排名 | 分類 | 德國本土 | 東方邊區 | 蘇台德 | 合計 | |
---|---|---|---|---|---|---|
1 | 猶太人 | 233,646 | 94,530 | 2,363 | 330,539 | |
2 | 第一級混血 | 52,005 | 16,938 | 2,183 | 71,126 | |
3 | 第二級混血 | 32,669 | 7,391 | 1,396 | 41,456 | |
根據1935年紐倫堡法案,如果一個人的祖父母四人中全部或三個是猶太人,則該人在法律上即屬於猶太人。若一個人的祖父母中有兩個或一個是猶太人,則該人屬於「混血兒」。第一級混血指3/8或1/2猶太血統;第二級混血指1/4猶太血統;1/8猶太血統則屬於德國人。這實際上是納粹時期具有偏見的偽科學,因為猶太人與德國人在種族上並沒有顯著差異,猶太血統的定義僅根據是否為猶太社群成員,不論其參與程度。
參考文獻
- (德文)Die Bevölkerung des Deutschen Reichs nach den Ergebnissen der Volkszählung 1939. Berlin 194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