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大西洋飓风季时间轴

1983年大西洋飓风季的活跃程度创下了53年来大西洋飓风季的新低,一共只形成了7个热带低气压[1],其中4个达到热带风暴或以上强度[2]。本季于1983年6月1日正式开始,同年11月30日结束,传统上这样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绝大多数热带气旋在大西洋盆地形成的时间段。飓风艾丽西亚是本季第一个获得命名的风暴,于8月15日形成。热带风暴迪安则是全季最后一场风暴,于9月30日消散。这个时间轴中记录了本季所有热带气旋形成、增强、减弱、登陆转变成温带气旋以及消散的具体信息。还包括实际操作中没有发布的信息,如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在风暴过后进行的回顾。包括最大持续风速、位置、距离在内的所有数字都是经四舍五入换算成整数。

1983年大西洋飓风季所有风暴的路径图。

本季产生的7个热带低气压有4个达到热带风暴强度并获得命名,其中又有3场达到飓风强度,1个成为大型飓风,在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达到三级强度[3]。飓风艾丽西亚给德克萨斯州造成严重破坏和大量人员伤亡,共有21人丧生,经济损失高达26亿美元(1983年美元,相当于2024年的76.4億美元),创下该州因单场风暴遭受损失数额的新纪录[4]飓风巴里是一场强度较弱的一级飓风,其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在向西穿越墨西哥湾,最终从墨西哥最北端,德克萨斯州布朗斯维尔附近登陆[5]

风暴时间轴

6月

6月1日
1983年大西洋飓风季正式开始[6]

7月

7月23日
7月29日时第一号热带低气压的残留。
7月27日
  • 中午12点:第一号热带低气压以每小时55公里风速经过圣卢西亚[7]
  • 中午12点:第二号热带低气压在布拉瓦岛西南方向395公里洋面形成[7]
7月28日
  • 下午18点:第一号热带低气压在加勒比海开放水域上空消散[7]

8月

8月2日
  • 中午12点:第二号热带低气压在小安的列斯群岛附近的开放海域上空消散[7][8][9]
8月15日
  • 中午12点:第三号热带低气压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西南偏南方向约295公里海域形成[10]
  • 下午18点:第一号热带低气压增强至热带风暴强度并因此获命名为“艾丽西亚”()[10]
8月17日
8月18日
8月17日的飓风艾丽西亚。
  • 早上6点:飓风艾丽西亚达到三级飓风强度,成为本季仅有的一场大型飓风(风速达到或超过每小时178公里)[10]
  • 上午8点:飓风艾丽西亚以每小时185公里风速从德克萨斯州加尔维斯敦附近登陆[10]
  • 中午12点:飓风艾丽西亚减弱成一级飓风[10]
  • 下午18点:飓风艾丽西亚降级为热带风暴[10]
8月19日
  • 早上6点:热带风暴艾丽西亚减弱成热带低气压[10]
8月20日
8月23日
  • 下午18点:第四号热带低气压在巴拿马拿骚东北方向175公里洋面形成[12]
8月24日
  • 早上6点:第四号热带低气压达到热带风暴强度并因此获命名为“巴里”()[12]
8月25日
  • 上午11点:热带风暴巴里减弱成热带低气压,然后以每小时55公里风速从佛罗里达州墨尔本附近登陆[12]
8月26日
8月27日达到最高强度的飓风巴里。
8月27日
  • 中午12点:热带低气压巴里重新增强成热带风暴[12]
8月28日
8月29日
  • 凌晨0点:飓风巴里减弱成热带风暴[12]
  • 早上6点:热带风暴巴里减弱为热带低气压[12]
  • 下午18点:热带低气压巴里在墨西哥上空消散[12][13]

9月

9月10日
  • 中午12点:第五号热带低气压在百慕大东南以南约235公里洋面形成[14]
9月11日
  • 凌晨0点:第五号热带低气压达到热带风暴强度并因此获命名为“尚塔尔”()[14]
飓风尚塔尔的路径图。
  • 下午18点:热带风暴尚塔尔增强成飓风[14]
9月13日:
  • 凌晨0点:飓风尚塔减弱成热带风暴[14]
9月15日
  • 凌晨0点:热带风暴尚塔尔减弱成热带低气压[14]
  • 中午12点:热带低气压尚塔尔在开放水域上空消散[14][15]
9月19日
9月21日
9月26日
即将登陆的热带风暴迪安。
  • 下午18点:第一号亚热带风暴在巴哈马拿骚东南方向540公里海域形成[18]
9月27日
  • 下午18点:第一号亚热带风暴转变成热带气旋并因此获命名为“迪安”()[18]
9月30日

10月

10月1日

11月

11月30日
  • 1983年大西洋飓风季正式结束[6]

参考资料

  1. Robert Case and Harold Gerrish. (PDF).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1984 [2014-04-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1-02).
  2. John Arnold. .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1983-11-30 [2014-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4).
  3. NHC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 2006-02-17 [2014-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9).
  4.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86 [2014-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2).
  5.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86 [2014-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2).
  6. Atlantic Oceanographic and Meteorological Laboratory,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 NOAA. [2014-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5).
  7.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 Hydro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Center. 2008 [2014-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2).
  8. Liz Balmaseda. . The Miami Herald. 1983-07-31 [2014-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9).
  9. Miami Herald. . The Miami Herald. 1983-08-03 [2014-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9).
  10.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83 [2014-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2).
  11.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83 [2014-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0).
  12.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83 [2014-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2).
  13.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83 [2014-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9).
  14.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83 [2014-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2).
  15.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83 [2014-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0).
  16. Miami Herald. . The Miami Herald. 1983-09-19 [2014-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9).
  17. Miami Herald. . The Miami Herald. 1983-09-21 [2014-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9).
  18.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83 [2008-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2).
  19. Miles B. Lawrence. .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1983-10-14 [2014-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6).
1983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熱帶氣旋
萨菲尔-辛普森飓风风力等级
TD TS C1 C2 C3 C4 C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