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印巴對峙
2001–2002年印巴邊境對峙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军事对峙。导致军队在边界两侧和克什米尔地区的控制线(LoC)沿线集结。这是继1998年两国成功引爆核装置之后,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第二次重大军事对峙,第一次是1999年的卡吉尔战争。军事集结是印度对2001年12月13日新德里印度议会和2001年10月1日查谟和克什米尔立法议会遭到恐怖袭击的回应发起的。在那次袭击中,包括袭击大楼的5名恐怖分子在内的12人丧生[10][11]。印度声称,袭击是由两个以巴基斯坦为基地的恐怖组织实施的,他们在查謨和克什米爾幫助虔诚军作战,印度表示这两个恐怖组织都得到了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的支持,巴基斯坦否認這一說法。[12]這次對峙於2002年6月10日結束。在兵力略占劣勢的情況下,這次對峙以巴基斯坦獲勝告終。
2001年印巴邊境對峙 印度代號: 帕拉克拉姆行动 | |||||||
---|---|---|---|---|---|---|---|
印巴邊境衝突的一部分 | |||||||
太空中看印巴邊境 | |||||||
| |||||||
参战方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科切里爾·拉曼·納拉亞南 (印度總統) 阿塔爾·比哈里·瓦傑帕伊 (印度總理) 上將 Sundararajan Padmanabhan (印度陸軍參謀長) 元帥 Srinivasapuram Krishnaswamy (印度空軍參謀長) 上將Madhvendra Singh (印度海軍參謀長) |
上將 佩爾韋茲·穆沙拉夫 (巴基斯坦總統) 上將 莫哈末·阿茲·汗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准將 尤沙夫·汗 (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 元帥 慕沙夫·阿里·米爾 (巴基斯坦空軍參謀長) 上將阿卜杜勒·阿齊茲·米爾扎 (巴基斯坦海軍參謀長) | ||||||
兵力 | |||||||
500,000–700,000名士兵[1] | 300,000–400,000名士兵[1] | ||||||
伤亡与损失 | |||||||
798人陣亡[2] 2001-2005年期间1295名平民在与地雷有关的事件中伤亡(根据印度非政府组织的一项调查)[7] | 不明[8] | ||||||
155,000名印度人和44,000名巴基斯坦人流离失所 (國際新聞組織估計)[9] |
參考文獻
- Kashmir Crisis 的存檔,存档日期11 July 2006. GlobalSecurity.org
- . 印度時報. 31 July 2003 [20 March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2 October 2012).
- . [202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7).
- Bhaskar, C. Uday. . TheQuint. 2016-09-20 [2021-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3 March 2020) (英语).
- . The Indian Express. 2019-03-04 [2021-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8) (英语).
- Singh, Satnam Jit; Puangsuan, Yeshua Moser. . The Hindu. 2015-03-19 [2021-11-16]. ISSN 0971-751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 April 2019) (英语).
- Sajjad Malik, Muhammad; Iqbal Cheema, Pervaiz. (PDF). Journal of Political Studies, Vol. 26, Issue - 1, 2019. [29 December 20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1-17).
The cost for Pakistan in terms of men was around 34 deaths of soldiers and injuries to another 10. “The buildup cost India nearly 4-billion dollars as compared to Pakistan‟s 1.4 billion dollars” Pandit, 2003)10.
- Rajesh M. Basrur. . Peter R. Lavoy (编). 1s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4 December 2009: 326. ISBN 978-0-521-76721-7.
- . BBC News. [2021-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17 February 2002).
- "Who will strike first" 的存檔,存档日期5 December 2008., The Economist, 20 December 200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