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世界聽障游泳錦標賽
2007年世界聽障游泳錦標賽(英語:2007 World Deaf Swimming Championships)是一項由台北市政府與中華民國聽障者體育運動總會聯合主辦,2009年聽障奧運籌委會基金會承辦的競賽,於2007年8月12日-8月16日在國立體育學院游泳池舉行,參賽者以聽障游泳選手為主,且因為台北市將在2009年舉辦台北聽障奧運的關係,而被視為一項前哨戰,更成為國際「聾人文化」交流的一項重要指標。
2007年世界聽障游泳錦標賽官方標誌 | |
參賽國家及地區 | 24國 |
---|---|
參賽運動員 | 125人 男:71人/女:54人 |
開幕典禮 | 2007年8月11日 台北市立體育館 |
閉幕典禮 | 2007年8月16日 國立體育學院射箭場 |
正式宣佈開幕 | 台北市長郝龍斌 |
這項比賽是台灣舉辦世界級比賽以來,第一次承办聽障運動相關的競賽,也是國際聽障運動總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Sports for the Deaf,簡稱ICSD)停辦12年之後,再度恢復的比賽。本次比赛誕生了部分新的紀錄,被认为是台灣成功宣傳國際「聾人文化」的一項重要創舉。
獎牌榜
排名 | 參賽隊伍 | 總數 | |||
---|---|---|---|---|---|
1 | 烏克蘭 | 12 | 6 | 4 | 22 |
2 | 俄羅斯 | 7 | 6 | 7 | 20 |
3 | 德國 | 6 | 7 | 4 | 17 |
4 | 白俄羅斯 | 5 | 4 | 5 | 14 |
5 | 瑞典 | 2 | 5 | 1 | 8 |
6 | 美國 | 2 | 1 | 2 | 5 |
爱尔兰 | 2 | 1 | 2 | 5 | |
8 | 中華臺北 | 1 | 1 | 1 | 3 |
比利時 | 1 | 1 | 1 | 3 | |
10 | 日本 | 0 | 2 | 3 | 5 |
11 | 波蘭 | 0 | 2 | 1 | 3 |
12 | 英国 | 0 | 1 | 4 | 5 |
13 | 南非 | 0 | 1 | 4 | 5 |
總計 | 38 | 38 | 39註1 | 115 |
籌辦過程
在2003年,台北市獲得2009年聽障奧運的主辦權[1]之後,籌備會在2005年3月,和聽障奧運籌備工作进展的同时,決議再度爭取2007年世界聽障游泳錦標賽的主辦權,希望藉承办此項比賽,讓ICSD了解主辦城市台北市的籌備進度。
在台北市獲得2007年世界听障游泳锦标赛的主辦權後,ICSD游泳技術委員瑞得·賈許溫(Reed Gershwind)于2006年8月15日,前往台北市的聽障奧運比賽地點,與相關單位召開籌備相關會議與簡報,驗收籌備成果[2]。
大會標誌與吉祥物
大會標誌的世界地圖背景,代表該項比賽為世界級賽事,曲線則代表游泳選手的體態;在配色上,橘色代表選手勇於突破的精神,藍色則象徵海洋的蔚藍;而標誌左上方線條,則是選手追求速度的目標,右下方的波浪,代表比賽競爭的激烈。
比賽吉祥物則選定台灣定棲型鯨豚「中華白海豚」,起因是台灣在地形上四面環海,加上白海豚的固定棲息,代表效忠台灣的一種象徵,該吉祥物布偶僅提供給大會貴賓、媒體群、各項目奪牌選手。
大會行程表
◎:開幕典禮 | ※:歡迎餐會 | ⊕:技術會議 | *:閉幕晚會 |
◇:交流晚宴 | Dn(Hn/Fn):第n比賽日(僅進行預賽則為Hn,決賽則為Fn)。 |
2008年8月 | 9日 | 10日 | 11日 | 12日 | 13日 | 14日 | 15日 | 16日 | 17日 | 18日 |
---|---|---|---|---|---|---|---|---|---|---|
各國代表隊來台 | ★ | ★ | ||||||||
賽前記者會 | ★ | |||||||||
開幕日 | ◎ ※ ⊕ | |||||||||
比賽日 | D1 ◇ | D2 | D3 | D4 | D5 * | |||||
文化參訪日 | ★ | |||||||||
各國代表隊離台 | ★ |
比賽項目與時程
- 因為第三比賽日的下午遇上天候問題,頒獎典禮移往第四比賽日進行[3]。
- 800公尺只進行女子組的比賽,1500公尺只進行男子組的比賽。
項目 | 50公尺 | 100公尺 | 200公尺 | 400公尺 | 800公尺註2 | 1500公尺註2 | 4x100公尺接力 | 4x200公尺接力 |
---|---|---|---|---|---|---|---|---|
自由式 | D1 | D4 | D3註1 | D5 | H2 F3註1 | H2 F3註1 | D5 | D1 |
蝶式 | D2 | D5 | D1 | |||||
蛙式 | D3註1 | D1 | D4 | |||||
仰式 | D4 | D2 | D5 | |||||
混合式 | D4 | D2 | D3註1 |
競賽重點規定
- 註:本章節僅摘錄部分重點規定,完整內容詳見官方網站提供的資訊。
- 委員會包含申訴與技術兩部分,皆由下列官方指定人員所組成,包含:
- 賈許溫(Reed Gershwind,國際聽障運動總會游泳技術委員)
- 許玉雲(中華民國游泳協會秘書長)
- 許東雄(中華民國游泳協會國家級裁判)
- 陳鴻雁(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競技運動處)
- 競賽項目:請參閱比賽分配一節的說明。
- 競賽正式規則:
- 團體比賽中,接力棒次可在預賽、決賽間進行更動,但參賽國所遞交之選手名單必須前後一致。
- 報名人數未達一定額度時,決賽僅進行一組,長距離(1500公尺與800公尺)比賽不在此限。
- 參賽選手在比賽中不得使用助聽器進行比賽,出發時必須依照大會的指示燈進行出發。
- 除了國際游泳總會(FINA)應有的競賽、衣著、技術等規定,包括參賽資格、申訴審理、行政組織等,皆由國際聽障運動總會負責。
開幕式
開幕日(8月11日)的系列活動,主辦單位是選在台北市立體育館(台灣當地俗稱「紅館」)進行。首先是以自助餐形式進行的歡迎餐會,之後是選手入場儀式與開幕典禮。
參賽選手入場是依照澳大利亞、奧地利、白俄羅斯、比利時、愛沙尼亞、德國、英國、希臘、愛爾蘭、義大利、日本、拉脫維亞、荷蘭、巴基斯坦、波蘭、俄羅斯、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南非、斯里蘭卡、瑞典、烏克蘭、美國的英文字母開頭順序進場,接著才是主辦國中華台北,而ICSD的會旗則是在最後才進場[4]。
入場儀式完畢後,主辦單位就安排「競技啦啦隊」、「旗開得勝」、「鼓陣舞獅」的三項表演。在「鼓陣舞獅」的表演進行前,主辦單位邀請中華聽障運動協會理事長陳志和、台北市長郝龍斌、台北聽障奧運籌委會基金會董事長趙玉平、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全民體育處彭台臨處長進行啟動儀式[5],接著在最後一項的「鼓陣舞獅」表演中,舞獅團也將寫上「Welcome to Taipei(歡迎來到台北)」與「Swim to the TOP of the World(游向世界最高點)」的對聯標語給揭開。
賽事焦點
- 註:開幕式並非比賽日的第一天。
第一日(8月12日)
正式比賽的開始,則是在國立體育學院游泳池進行,然而,在某些組別沒有到達預賽門檻的情況下,團體的接力賽與男子200公尺蝶式項目,就因為參賽者數量過少的關係,調整至決賽進行,且因為天候的因素,一度影響到比賽的進度[6]。
而女子50公尺自由式的比賽,則成為大會第一個刷新紀錄的項目。烏克蘭選手里特維寧科(Ganna Lytvnenko)就以27秒06的成績,刷新世界紀錄,與原紀錄僅差0.01秒[7]。
在當日比賽結束後,台北市長郝龍斌也邀請各國領隊在台北皇冠飯店桂花廳進行會餐,並進行文化交流,而奧地利則在餐會中,致贈下屆比賽的錦旗與紀念衫給郝龍斌[8]。
第二日(8月13日)
雖然在這天並無新紀錄的誕生,但在決賽時段,就首度出現必須以附加賽來決勝負的情況。
在男子50公尺蝶式的比賽中,白俄羅斯的塔拉諾(Andrei Taranau)與日本的早川友二先是在上午的預賽雙雙晉級決賽圈,但因為成績都是27秒78且並列第九,必須要以加賽來決定水道順位[9],而這項加賽,並不會影響到原先的晉級資格。
另外,在正式比賽結束後,主辦單位突然宣布進行女子50公尺自由式的加賽,起因是破紀錄當日,遭到同組其他選手的抗議,但是,這場加賽,並未影響到前一日決定的勝負。
第三日(8月14日)
因應部分參賽隊伍的請求,主辦單位把決賽時間挪到下午四點提前舉行[10]。
首先,白俄羅斯的狄瓦(Natalia Deeva)在女子50公尺蝶式的預賽及決賽中,皆刷新世界紀錄,隨後,在女子4x100公尺混合式接力賽中,也和她的另外三個隊友一同締造新世界紀錄並封后,進而創下「單一選手,在同一比賽日的不同時段,破三項紀錄」的創舉[3][11]。
但是在下午的決賽時段,因為西南氣流影響,大雨持續不斷[12],雖然晚上的雨勢稍為減緩,部分決賽項目也順利進行完畢,但為了顧及參賽選手的安全,主辦單位只好把頒獎典禮延到隔日的預賽結束後進行[3]。
第四日(8月15日)
「前兩名雙破世界紀錄」,首度在女子50公尺自由式比賽中出現。
地主選手曾紓寧先是在預賽中晉級,但是,瑞典姐妹花─安妠·波勒瓦裘克(Anna Polivanchuk)與艾莉絲安卓拉·波勒瓦裘克(Alexandra Polivanchuk)都是頭號勁敵,因為預賽時,安妠與曾紓寧的時間差距,僅有0.21秒的差距[13],競爭更顯激烈,雖然曾紓寧是以0.01秒差擊敗安妠,但是她與第二名的安妠都雙雙打破原來32秒31的世界紀錄[14]。
而另外一項刷新紀錄的比賽,則是女子100公尺自由式的決賽,而破紀錄者,則是在第一天就刷新50公尺自由式女子新紀錄的里特維寧科(Ganna Lytvnenko),成績為58秒05[15]。
閉幕晚宴
因為最終比賽日的一場大雨,除了部分獎項的頒獎必須在練習池內進行以外,閉幕典禮的程序也被迫延後一小時進行。
在正式典禮之前,主辦單位就邀請貴賓與參賽者為ICSD的會旗進行見證,台北市長郝龍斌、ICSD技術委員賈許溫、中華民國聽障者協會理事長陳志和等貴賓,皆相互致贈紀念獎牌。
郝龍斌在閉幕致詞中,讚賞參賽選手的競賽精神,及鼓勵各國在未來能參與2009年台北聽障奧運,並致贈感謝狀給所有參賽隊伍;而陳志和則是以手語的方式,表達對主辦單位的感謝與配合[17]。
活動花絮
- 2007年7月10日,中華台北聽障游泳代表隊在新竹縣立游泳館展開密集培訓[18],並且在7月11日,於台北市立育成高中游泳池,與台北市長郝龍斌體驗了一場屬於聽障世界的游泳接力,並接受媒體訪問[19]。
- 開幕日當天,大會籌備委員會執行長葉公鼎指出,中國代表隊在三週前臨時致函主辦單位,表示無法率團參與比賽,未說明原因,但表示会参加2009年台北聽障奧運。台北市長郝龍斌在開幕完接受媒體採訪時,否认「政治力介入比賽」,并向媒體說明「政治與體育互不相關與」的立場[20]。ICSD對未出席比賽的中國隊選手處以每人20美元的罰款[21][22]。
- 公共電視台手語新聞節目《手語資訊站》製作群,從賽前即大力報導推廣此賽事,並且製作包括場地、選手、志工等一系列的專題報導,並全程報導比賽最新成績。此系列報導將參與本年度的卓新獎國內報導獎。並且,公共電視台在週末的《聽聽看》節目,也在網站中彙整活動的訊息。
特殊紀錄
- 获得獎牌最多的選手:納得查克(Volodymyr Natalchuk, 烏克蘭),六金三銀一銅[23]。
- 获得大會第一面金牌的選手:沙辰科(Ekaterina Savchenko, 俄羅斯)。
- 第一项出現新世界紀錄的項目:女子50公尺自由式決賽。
- 同時在預賽與決賽刷新同一項紀錄的選手:狄瓦(Natalia Deeva, 白俄羅斯)。
- 沒有拿到任何獎牌的國家:愛沙尼亞、荷蘭、希臘、斯里蘭卡、斯洛維尼亞、斯洛伐克、澳大利亞、奧地利、義大利、拉脫維亞[23]。
- 唯一沒有出現新世界紀錄的日子:第二比賽日(8月13日)。
- 第一次出現附加賽的日子:第二比賽日(8月13日)。
- 因天候因素導致頒獎延期的比賽日:第三比賽日(8月14日)。
- 犯規場次最多的一日:第五比賽日(8月16日),預賽與決賽各兩組[24]。
- 因未說明不出席理由而遭懲處的國家隊: 中国。
- 一人包辦參賽國所有獎牌的選手:艾德安生(Koen Adriaenssens, 比利時)、曾紓寧( 中華台北)、艾德絲(Kristin Ates, 美國)。
破紀錄一覽
- 註:所有紀錄皆為「長水道」比賽之世界紀錄。資料來源:官方網站資訊
日期 | 項目 | 選手 | 國籍 | 成績 | 時段 |
---|---|---|---|---|---|
8月12日 | 女子50公尺自由式 | 里特維寧科(Ganna Lytvnenko) | 烏克蘭 | 27秒06 | 決賽 |
8月14日 | 女子50公尺蝶式 | 狄瓦(Natalia Deeva) | 白俄羅斯 | 34秒97 | 預賽 |
34秒91 | 決賽 | ||||
女子4x100公尺混合式接力 | 魯斯科(Maryia Rudzko) 狄瓦(Natalia Deeva) 亞倫佐娃(Katsiaryna Yeramtsova) 派翠斯漢卡(Aksana Petrushenka) | 白俄羅斯 | 4分38秒00 | 決賽 | |
8月15日 | 女子50公尺仰式 | 曾紓寧 | 中華臺北 | 32秒23 | 決賽 |
波勒瓦裘克(Anna Polivanchuk) | 瑞典 | 32秒24 | |||
女子100公尺自由式 | 里特維寧科(Ganna Lytvnenko) | 烏克蘭 | 58秒05 | 決賽 | |
8月16日 | 女子4x100公尺自由式接力 | 古斯科娃(Veronika Gus'kova) 馬魯基納(Luiza Marushkina) 羅莫瓦(Olga Lomova) 費多洛瓦(Olga Fedorova) | 俄羅斯 | 4分04秒72 | 決賽 |
其他資料來源
- 吳協昌. . 中央通訊社. 2003年3月1日 [2007年8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4月28日).
- 蘇嘉祥. . 體育新聞 (民生報). 2006年8月19日: B4 [2007年8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7月26日).
- . 2007年8月14日 [2007年8月23日].
- 李安東. . 中央通訊社. 2007年8月11日 [2007年8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9月29日).
- 方旭. . 中央通訊社. 2007年8月11日 [2007年8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14日).
- (Aspx). 2007年8月11日 [2007年8月25日].
- 郭美瑜. . 中央通訊社. 2007年8月12日 [2007年8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14日).
- (Aspx). 2007年8月12日 [2007年8月25日].
- (Aspx). 2007年8月13日 [2007年8月25日].
- (Aspx). 2007年8月13日 [2007年8月26日].
- 李安東. . 中央通訊社. 2007年8月14日 [2007年8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16日).
- . 維基新聞. 2007年8月14日.
- (Aspx). 2007年8月15日 [2007年8月26日].
- . Deaf World Record. [2007年8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0月8日).
- 李安東. . 中央通訊社. 2007年8月15日 [2007年8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11日).
- 李安東. . 中央通訊社. 2007年8月16日 [2007年8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8月21日).
- 郭美瑜. . 中央通訊社. 2007年8月16日 [2007年8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0日).
- 彭芸芳. . 新竹·教育 (聯合報(新竹版)). 2007年7月11日: C1.
- 楊惠琪. . 北市要聞 (聯合報(台北版)). 2007年7月12日: C2.
- 李御榮; 彭光煦. . TVBS. 2007年8月11日 [2007年8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9月30日).
- 方旭. . 中央通訊社. 2007年8月10日 [2007年8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16日).
- 楊惠琪. . 北市要聞 (聯合報(台北版)). 2007年8月11日: C2.
- (Aspx). 2007年8月16日 [2007年8月27日].
- (Aspx). 2007年8月16日 [2007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