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義大利大選
2008年義大利國會選舉選出參議院共315席議員、眾議院630席議員。總統喬治·納波利塔諾於2008年1月24日正式宣布解散議會,選舉活動開始。選舉結果,曾兩度出任義大利總理的貝盧斯科尼領導的中間偏右聯盟勝出,第三次出任總理。
選舉背景
2006年義大利大选,内政部公布了议会选举投票结果。中左联盟在众议院630个议席中获得348席,超过半数。在参议院的315个议席中,中左联盟获得158席,比中右联盟获得的156席多2个席位。另一个席位由上述两大联盟以外的小党派获得。該次大選結果普羅迪領導的中間偏左聯盟雖然取得勝利,貝盧斯科尼和他領導的中右聯盟在選舉中以些微票數慘敗,被迫下台。他再度成為在野黨聯盟領導人。由於貝盧斯科尼的政黨聯盟在參議院取得多數,故普羅迪的政府變得不穩定。
2007年2月22日,普罗迪向義大利总统乔治奥·纳波利塔诺递交辞呈。据一些義大利的政治分析家表示,若普羅迪下台,義大利将处于群龙无首的状况,3月2日普羅迪通過國會信任投票,繼續擔任總理。
背景
2008年1月24日,貝盧斯科尼的政黨向普羅迪領導的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在義大利共和黨倒戈支持後,不信任動議以161票贊成,156票反對獲得通過,普羅迪被迫辭職,義大利再度舉行大選。
「踏腳板革命」
2007年11月18日,貝魯斯柯尼主張他的支持者已收集超過七百萬份簽署,要求義大利總統喬治·納波利塔諾舉行大選。之後不久,貝魯斯柯尼在米蘭聖巴貝拉廣場一輛汽車的踏腳板上[1],宣布義大利力量黨將併入或變為一個新生的「義大利人民政黨」。[2][3] 被稱為「踏腳板革命」(rivoluzione del predellino)的這次事件很快就廣為人知。[4][5]
最初,力量黨的命運仍不明確。之後,新政黨的核心確定將由力量黨、自由之圈和其他草根團體所組成,另外部分自由之家的少數政黨也將加入。在貝魯斯柯尼宣布後數天,民族聯盟黨魁吉安法蘭柯·菲尼(Gianfranco Fini)表示停止支持貝魯斯柯尼參選總理,他的政黨將不加入新政黨。基督教與中間派民主聯盟黨魁卡西尼從一開始就持反對態度,並有意與菲尼結盟。[6][7]
2008年1月24日,第二屆普羅迪內閣垮台,將舉行新選舉。貝魯斯柯尼暗示義大利力量黨可能最後一次參加選舉,並將新政黨成立時間延至選後的隔天。在與菲尼和解的氣氛下,貝魯斯柯尼也表示可能會有其他政黨加入新政黨。[8] 2月8日,貝魯斯柯尼與菲尼同意與北方聯盟以「自由人民」聯盟名義推出共同名單。[9]
大選結果
大選結果,自由人民黨得票率達37.4%,拿下276席眾議院與146席參議院席次,成為義大利第一大黨,連同北方聯盟取得過半數議席。自由人民黨也是自1979年義大利天主教民主黨以來第一組得票率超過35%的政黨。貝盧斯科尼第三度出任總理。
資料來源
- RCS Corriere della Sera. . Corriere.it. [2012-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6).
- . [2010-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15).
- . Corriere.it. 2007-11-18 [2013-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9).
- . Tempi.it. [2012-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5).
- . Ricerca.repubblica.it. 2010-10-29 [2012-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3).
- . Corriere della Sera. 2007-11-24 [2012-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8).
- . Corriere della Sera. 2007-12-10 [2012-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7).
- . Corriere della Sera. 2008-01-26 [2012-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1).
- . Corriere della Sera. 2008-02-09 [2012-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