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港運動會五人足球比賽

第三屆全港運動會五人足球比賽英語:),獲香港賽馬會贊助冠名稱為「香港賽馬會五人足球比賽」(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Futsal Competition),是2011年全港運動會其中一個運動比賽項目,五人足球與排球為本屆新增設的兩個項目[1]

2011年全港運動會五人足球比賽
賽季資料
賽事日期2011年4月18日–2011年5月29日
參賽隊數18
冠軍(第 1 次奪冠)
賽季統計
比賽場數44 場
入球總數361 球(每場 8.2 球)
2013
香港賽馬會五人足球比賽橫幅
行政長官曾蔭權擔任頒獎嘉賓

賽事由體育委員會主辦,社區體育事務委員會負責統籌,十八區區議會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香港足球總會協辦,比賽於2011年4月18日至5月29日分別於5個場地內舉行。決賽於2011年5月29日在馬鞍山體育館舉行,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頒發金牌[2],而贊助機構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則負責頒發銀牌銅牌

組別

本賽事只設男子組,每分區可提名最少5人及最多18人參賽,正式賽事時每隊可以在出場表格中填報5名正選球員及最多7名後備球員[3]

限制

參賽運動員必須年滿15歲(於1996年或以前出生),並必須持有有效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或「香港居民身份證」及居住香港滿3年或以上。凡於2008至2011年期間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不包括青少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亞洲運動會東亞運動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運動會、世界錦標賽(不包括世界青年錦標賽)、亞洲錦標賽(不包括亞洲青年錦標賽)、世界盃外圍賽、亞洲盃外圍賽、東亞盃亞洲室內運動會五人制足球項目的足球比賽運動員均不得參加。截至2011年1月28日,參賽者必須在所代表的分區居住[3]

賽制及規則

初賽按地域分4組,5隊或4隊為1組,分別為港島(南區、中西區、灣仔區、東區)、九龍(深水埗區、油尖旺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新界東(北區、大埔區、沙田區、西貢區)及新界西(離島區、元朗區、屯門區、荃灣區、葵青區),採小組單循環制,賽和將不加時,勝方得3分,賽和得1分,負方0分,按分數、得失球差和得球排名,每組頭兩名出線進入八強賽事,如兩支或以上球隊積分相同,將根據相同分數的球隊的對賽成績再作決定,若仍未能決定最後排名,則以抽籤決定最終排名。八強賽會重新進行對賽抽籤,由八強至決賽賽事採單淘汰制,如對賽雙方在法定時間賽和,則雙方立即互射點球決定勝負。同時設有排名附加賽讓八強賽事的負方爭奪第五至第八名的名次,排名附加賽亦採用單淘汰制。

每場比賽法定時間為全場40分鐘,每半場20分鐘,半場休息不多於10分鐘。分組初賽時採不停錶計時;而八強至決賽則採停錶計時的賽制進行;球隊可於比賽中任何時間作後備球員替換[3]

比賽日期及場地

馬鞍山體育館內觀

2011年3月23日在新界沙田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總部召開領隊會議和進行對賽抽籤,五人足球比賽於以下地點舉行[4]

  • 港島區分組初賽將於2011年4月25日至5月2日於黃竹坑遊樂場舉行。
  • 九龍區分組初賽將於2011年4月19日至4月29日於康寧道遊樂場舉行。
  • 新界東區分組初賽將於2011年4月22日至5月1日於源禾遊樂場舉行。
  • 新界西區分組初賽將於2011年4月18日至4月30日於沙咀道遊樂場舉行。
  • 八強賽至決賽將於2011年5月18日至5月29日於馬鞍山體育館舉行。
照片場地位置賽事階段
黃竹坑遊樂場黃竹坑港島區分組初賽
康寧道遊樂場觀塘九龍區分組初賽
源禾遊樂場沙田新界東區分組初賽
沙咀道遊樂場荃灣新界西區分組初賽
馬鞍山體育館馬鞍山八強賽至決賽

比賽結果

初賽

球隊
南區 3300152+139
東區 320132+16
中西區 3102189+93
灣仔區 3003124-230
  東區 中西區 灣仔區 南區
東區 1-0 2-0 0-2
中西區 0-1 17-0 1-8
灣仔區 0-2 0-17 1-5
南區 2-0 8-1 5-1
球隊
黃大仙區 4400203+1712
觀塘區 4301397+329
油尖旺區 41121213-14
九龍城區 4112511-64
深水埗區 4004143-420
  油尖旺區 觀塘區 黃大仙區 九龍城區 深水埗區
油尖旺區 1-7 0-4 1-1 10-1
觀塘區 7-1 3-5 5-1 24-0
黃大仙區 4-0 5-3 5-0 6-0
九龍城區 1-1 1-5 0-5 3-0
深水埗區 1-10 0-24 0-6 0-3
球隊
大埔區 3300229+139
北區 32011812+66
沙田區 31021220-83
西貢區 3003516-110
  沙田區 北區 大埔區 西貢區
沙田區 3-8 3-10 6-2
北區 8-3 4-8 6-1
大埔區 10-3 8-4 4-2
西貢區 2-6 1-6 2-4
球隊
屯門區 4301198+119
元朗區 4301177+109
葵青區 43012510+159
荃灣區 41031219-73
離島區 4004029-290
  離島區 荃灣區 葵青區 元朗區 屯門區
離島區 0-6 0-13 0-5 0-5
荃灣區 6-0 3-7 1-7 2-5
葵青區 13-0 7-3 3-1 2-6
元朗區 5-0 7-1 1-3 4-3
屯門區 5-0 5-2 6-2 3-4

資料來源:比賽結果:五人足球男子隊(初賽)

淘汰赛

決賽最終比數東區4-3僅勝北區
決賽東區於完場前43秒射入的奠勝球
第5、6名次賽官塘於完場前37秒一度扳平5-5
 
決賽
 
          
 
5月18日-馬鞍山體育館
 
 
南區7
 
5月27日-馬鞍山體育館
 
觀塘區 3
 
南區3
 
5月18日-馬鞍山體育館
 
東區6
 
東區5
 
5月29日-馬鞍山體育館
 
屯門區1
 
東區4
 
5月20日-馬鞍山體育館
 
北區3
 
黃大仙區3(3)
 
5月27日-馬鞍山體育館
 
北區3(4)
 
北區5(5)
 
5月20日-馬鞍山體育館
 
大埔區5(4)
 
元朗區3
 
5月29日-馬鞍山體育館
 
大埔區6
 
大埔區8
 
 
南區6
 

名次賽

半準決賽負方
  • 上線負方
    • 觀塘區 9-4 屯門區
  • 下線負方
    • 黃大仙區 5-4 元朗區
第7、8位名次賽
  • 元朗區 12-1 屯門區
第5、6位名次賽
  • 黃大仙區 6-5 觀塘區

資料來源:比賽結果:五人足球男子隊(決賽)

成績

三甲球隊

五人足球比賽全場總冠軍在「第三屆全港運動會總冠、亞、季軍」獎項中得10分、第二名得8分、第三名得7分、第四名得6分、第五名得5分、第六名得4分、第七名得3分、第八名得2分,其餘第八名以後曾參與比賽的分區得1分。

項目 金牌 银牌 铜牌
男子五人足球 東區 北區 大埔區
隊伍 名次 得分
東區110
北區28
大埔區37
南區46
黃大仙區55
觀塘區64
元朗區73
屯門區82
沙田區--1
中西區--1
九龍城區--1
葵青區--1
西貢區--1
油尖旺區--1
深水埗區--1
灣仔區--1
荃灣區--1
離島區--1

資料來源:第三屆全港運動會 - 得分表

三甲隊伍參賽名單

東區球員高志超和譚兆偉

金牌隊伍東區以丙組地區球隊東區足球隊成員為骨幹,由前香港女子隊隊長何詠琴執教,成員包括前香港足球先生譚兆偉高志超潘文俊李偉文前港腳;而銅牌的大埔區則以港甲球隊新界地產和富大埔的球員作為主力[5],惜因與足總盃決賽撞期而實力削弱[6]。,於準決賽互射點球遭初賽腳下敗將北區爆冷門淘汰[7],未能與東區合演夢幻決賽。

金牌:東區
  • 領隊:呂志文
  • 教練:何詠琴
  • 隊員:陳志成、高志超、莊懋生、曾霆鋒、曾梓軒、翁衛傑、潘文俊李萬恆李偉文、關凱佑、方健華、楊志強、譚兆偉、麥偉智、王文浩、布榮麟、王家威、姜柏林
銀牌:北區
  • 領隊:周賢明
  • 教練:陶志剛
  • 隊員:潘耀財、曾天麒、鄧進滿、周晉傑、何民樂、何政衛、楊浩宏、張証傑、譚浩文、張詠業、馬樂彬、鄭世傑、黎浩然
銅牌:大埔區

參考資料

  1. . [2010-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11).
  2. . [2011-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30).
  3. . [2010-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05).
  4. . [2011-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5. . tpfc.org.hk. 2011-05-02 [2011-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9) (中文(香港)).
  6. . 大埔足球會球迷會官方網誌. 2011-05-21 [2011-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2) (中文(香港)).
  7. . [2011-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8).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2011年全港運動會五人足球比賽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