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亞足聯挑戰盃外圍賽
2012年亞足聯挑戰盃外圍賽是一項足球賽事,以決定出八支晉身2012年亞足聯挑戰盃決賽周球隊。[1] 外圍賽抽籤儀式在2010年10月20日,於馬來西亞吉隆坡的亞洲足協舉行。[2]
| 賽事資料 | |
|---|---|
| 主辦國 | 緬甸(A組) 馬來西亞(B組) 馬爾代夫(C組) 尼泊爾(D組) |
| 比賽日期 | 2011年2月9日–4月11日 |
| 參賽隊數 | 20 隊(來自1個大洲) |
| 賽事統計 | |
| 比賽場數 | 32 場 |
| 總入球數 | 84 球(場均 2.63 球) |
附加賽圈
附加賽圈由八支排名最低的球隊參與角逐,會以主客兩回合制形式進行。[3] 假如有需要時,會以作客入球優惠、加時賽和互射十二碼決出勝負。勝出一方可晉級分組賽階段。
| 第一隊 | 總比數 | 第二隊 | 首回合 | 次回合 |
|---|---|---|---|---|
| 不丹 |
0–5 | 0–3 | 0–2 | |
| 菲律賓 |
3–2 | 2–0 | 1–2 | |
| 中華臺北 |
6–3 | 5–2 | 1–1 | |
| 柬埔寨 |
5–4 | 3–1 | 2–3(加时) |
首回合
| 中華臺北 |
5–2 |
|
|---|---|---|
| Lin Cheng-yi Chang Han Chen Po-Liang Lo Chih-An |
報告 | Thongkhen Syvilay |
次回合
阿富汗總比數以 5–0 勝出。
菲律賓總比數以 3–2 勝出。
中華台北總比數以 6–3 勝出。
柬埔寨總比數以 5–4 勝出。
分組賽
於分組賽中,16 支球隊會被分成四組,每組有四隊,以單循環形式進行。[3] 每組前兩名可晉身決賽周賽事。2011年2月18日,亞洲足協宣佈各組的主辦權:A組由緬甸主辦、B組由馬來西亞主辦、C組由馬爾代夫主辦、D組由尼泊爾主辦。[4]
A組
- 時間為緬甸標準時間 (UTC+6:30)。
| 排名 | 隊伍 | 賽 | 勝 | 和 | 負 | 得 | 失 | 差 | 分 | 獲得資格 |
|---|---|---|---|---|---|---|---|---|---|---|
| 1 | 3 | 2 | 1 | 0 | 5 | 1 | +4 | 7 | 晉級決賽周 | |
| 2 | 3 | 1 | 2 | 0 | 4 | 1 | +3 | 5 | ||
| 3 | 3 | 1 | 0 | 2 | 2 | 5 | −3 | 3 | ||
| 4 | 3 | 0 | 1 | 2 | 2 | 6 | −4 | 1 |
B組
| 排名 | 隊伍 | 賽 | 勝 | 和 | 負 | 得 | 失 | 差 | 分 | 獲得資格 |
|---|---|---|---|---|---|---|---|---|---|---|
| 1 | 3 | 2 | 1 | 0 | 7 | 2 | +5 | 7 | 晉級決賽周 | |
| 2 | 3 | 2 | 1 | 0 | 6 | 1 | +5 | 7 | ||
| 3 | 3 | 1 | 0 | 2 | 3 | 6 | −3 | 3 | ||
| 4 | 3 | 0 | 0 | 3 | 0 | 7 | −7 | 0 |
資料來源:RSSSF
C組
- 時間為馬爾代夫標準時間 (UTC+5)。
| 排名 | 隊伍 | 賽 | 勝 | 和 | 負 | 得 | 失 | 差 | 分 | 獲得資格 |
|---|---|---|---|---|---|---|---|---|---|---|
| 1 | 3 | 2 | 1 | 0 | 6 | 1 | +5 | 7 | 晉級決賽周 | |
| 2 | 3 | 2 | 1 | 0 | 4 | 0 | +4 | 7 | ||
| 3 | 3 | 1 | 0 | 2 | 5 | 6 | −1 | 3 | ||
| 4 | 3 | 0 | 0 | 3 | 3 | 11 | −8 | 0 |
D組
| 排名 | 隊伍 | 賽 | 勝 | 和 | 負 | 得 | 失 | 差 | 分 | 獲得資格 |
|---|---|---|---|---|---|---|---|---|---|---|
| 1 | 3 | 3 | 0 | 0 | 7 | 0 | +7 | 9 | 晉級決賽周 | |
| 2 | 3 | 1 | 1 | 1 | 1 | 1 | 0 | 4 | ||
| 3 | 3 | 1 | 0 | 2 | 1 | 3 | −2 | 3 | ||
| 4 | 3 | 0 | 1 | 2 | 0 | 5 | −5 | 1 |
晉級球隊
以下八支球隊獲得了在尼泊爾舉行的決賽周的資格。
| 球隊 | 晉級途徑 | 決賽周次數 | 最近參賽 | 過往最佳成績 |
|---|---|---|---|---|
| 外圍賽A組首名 | 2nd | 2006 | 半準決賽 (2006) | |
| 外圍賽A組次名 | 2nd | 2006 | 分組賽 (2006) | |
| 外圍賽B組首名 | 4th | 2010 | 冠軍 (2008) | |
| 外圍賽B組次名 | 3rd | 2010 | 亞軍 (2010) | |
| 外圍賽C組首名 | 1st | 首次 | 沒有 | |
| 外圍賽C組次名 | 4th | 2010 | 冠軍 (2006) | |
| 外圍賽D組首名 | 3rd | 2010 | 季軍 (2008) | |
| 外圍賽D組次名 | 3rd | 2008 | 準決賽 (2006) |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