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國民黨主席補選

中國國民黨第十屆黨主席補選,於2020年(民國109年)3月7日舉行,是中國國民黨自2001年第六屆黨主席選舉以來所舉辦的第九次黨員直選黨主席。選舉方式採用國民黨黨員直接平等、無記名、單記、相對多數的投票制度。本次投票率創下黨員直選以來的史上新低紀錄,打破四年前補選的四成一。本次選舉為2018年修訂選舉辦法後,首次施行的補選。

2020年中國國民黨主席補選

2020年3月7日
投票率35.85%(22.20%)
 
候选人 江啟臣 郝龍斌
民選得票 84,860 38,483
得票率 68.80% 31.20%

  江啟臣得票較高的黨部。

选前黨主席

吳敦義

當選黨主席

江啟臣

選舉結果,立法委員江啟臣以84,860票擊敗38,483票的前臺北市市長郝龍斌,當選第10任黨主席。江啟臣就任仅48歲,成為就任时最年輕的黨主席,以及首位以立法委員身份兼任的黨主席,但其得票僅略高於2016年於補選勝出的洪秀柱,亦為男性黨主席當選人者得票最低者;其得票率則是黨主席當選人中第三低,僅高於2016年當選的洪秀柱及2017年當選的吳敦義。敗選的郝龍斌為第二次參選,但均敗選,亦創下連續兩次參選均敗選的紀錄。

背景

國民黨在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慘敗後,時任黨主席吳敦義在同年1月15日宣佈率黨務主管總辭。吳敦義原建議由立法委員曾銘宗擔任代理黨主席[1],唯曾不具中常委身分而無法出任。最終國民黨召開臨時中常會,透過常委互推選出林榮德代理黨主席一職[1],曾銘宗則擔任代理秘書長[1]。國民黨副發言人黃心華於會後指中常會通過黨主席補選時程,預計在2020年3月7日舉行投票,中常委選舉將合併進行。[2]

作業時程

國民黨民国109(2020)年黨主席選舉作業時程[3]
辦理日期 作業項目
2020年1月17日中央黨部發佈公告。
2020年1月30日至2020年1月31日參選人領表及受理登記。
2020年2月3日參選人連署。
2020年2月3日至2020年2月4日參選人登記。
2020年2月5日至2020年2月6日進行參選資格的連署查核。
2020年2月7日2月7日前完成候選人號次抽籤確定候選人。
2020年2月10日海外通訊投票選舉票在2月10前要完成印製及寄發。
2020年2月12日主席補選政見說明會
2020年3月7日進行黨員投票、開票。

候選人

  • 2020年1月13日,孫文學校總校長张亚中宣布參選黨主席,[4]在1月31日前往要求領表被拒,[5]在2月3日前往要求登記被拒,[6]最終因資格不合未能成為候選人。
  • 2020年1月15日,藍天行動聯盟主席武之璋宣布參選黨主席,[7][8]但資格不合未能成為候選人。[9]
  • 2020年1月20日,前臺北市市長郝龍斌宣布參選黨主席。[10]
  • 2020年1月25日,立法委員江啟臣宣布參選黨主席。[11]
2020年中國國民黨主席補選候選人
候選人 簡歷 狀態

郝龍斌
出生、年齡:
1952年8月22日(67歲)
 中華民國臺灣省陽明山管理局士林鎮(今臺北市士林區
公職:
立法院第3-4屆立法委員(1996-2001)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2001-2003)
臺北市第13-14任市長(2006-2014)
中央黨職:
副主席(2014-2016、2016-2020)
選舉狀態:落選。

宣布參選:2020年1月20日
領表參選:2020年1月31日
登記參選:2020年2月4日


江啟臣
出生、年齡:
1972年3月2日(48歲)
 中華民國臺灣省臺中縣豐原鎮(今臺中市豐原區
公職:
行政院新聞局局長(2010-2011)
立法院第8-10屆立法委員(2012-)
中央黨職:
中央常務委員(2017-2020)
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2018-2019)
選舉狀態:當選。

宣布參選:2020年1月25日
領表參選:2020年1月30日
登記參選:2020年2月3日

主要政見

江啟臣

KMT Redesign:

改變!勇敢改變國民黨!
回歸民主、公義、創新的全民政黨,以行動向社會展示開放性的價值,凝聚全黨意志,建立與人民一起呼吸的政策方向,活化智庫功能,強化政策論述與人才培育工作。引領世代合作,建立戰鬥隊形,發揮不同世代優勢,透過經驗傳承,緊密銜接,凝聚世代共識,一起改變國民黨!具體落實:

一、組織扁平化:建立有效率的集體領導制度,讓決策跟上民意變化。

二、宣傳網路化:善用網路與多媒體,讓社會對話多元即時。

三、服務數位化:創建數位黨部,意見反映、服務需求,一鍵滿足。

四、經營在地化:由下而上改革,落實人才蹲點,展現紮根地方決心。

五、視野國際化:連結國際,表達立場爭取支持,建立國際合作管道。

——江啟臣

[12]

郝龍斌

一、黨面對空前危機,由我承擔做全黨發展墊腳石,重新團結這個大家庭。絕不把黨主席當成任何位置的跳板,也不做任何位置的規劃。

二、全心扮演過渡性角色,承擔轉型的責難及壓力,避免其他優秀同志在轉型陣痛折損。全力輔佐中興之主。培養新接班梯隊。

三、三個必須:

  • 黨的改造必須與民意完全契合,高度內造化:決策幹部法定比例由具公職身分同志參選擔任;成立黨籍行政首長聯席會報。
  • 黨的改造必須具體落實年輕化:四十歲以下具民意基礎公職同志須在決策幹部明定保障比例;聘用四十歲以下一級黨務幹部,比例無上限;公職從政同志聘用年輕幹部須培訓做參選準備。
  • 兩岸關係必須進行黨內對話辯論,凝聚符合國際局勢及國內民意的全新路線。
    ——郝龍斌

[12]

選舉結果

2020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江啟臣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84,860 68.80%
2郝龍斌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38,483 31.20%
選舉人數345,971
投票數124,019
有效票123,343
無效票676
投票率35.85%
第7屆中國國民黨主席第一次補選各黨部投票結果
黨部別 投票數 江啟臣 郝龍斌
得票數得票率得票數得票率
臺北市13,3067,93959.94%5,30540.06%
新北市14,20510,45173.93%3,68526.07%
基隆市1,8931,08757.67%79842.33%
宜蘭縣2,5451,66965.76%86934.24%
桃園市7,4434,79064.66%2,61835.34%
新竹縣3,6812,22260.50%1,45139.50%
新竹市2,0661,58677.07%47222.93%
苗栗縣4,7063,65177.93%1,03422.07%
臺中市12,06610,03883.57%1,97416.43%
彰化縣10,0027,38474.16%2,57325.84%
南投縣3,9772,80170.73%1,15929.27%
雲林縣3,0631,66154.42%1,39145.58%
嘉義縣2,5121,48059.20%1,02040.80%
嘉義市1,9291,33869.76%58030.24%
臺南市7,0074,91270.39%2,06629.61%
高雄市13,9929,83770.60%4,09629.40%
屏東縣5,9814,08968.69%1,86431.31%
花蓮縣3,9972,09752.62%1,88847.38%
臺東縣3,2062,09265.42%1,10634.58%
澎湖縣1,56292259.56%62640.44%
金門縣1,80898054.32%82445.68%
連江縣42933277.39%9722.61%
海外黨部2,6431,50260.35%98739.65%

各界反應

本次選舉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並未向當選人發出賀電。[13]

參考文獻

  1. 余祥. . 臺北. 中央通訊社. 2020-01-15 [2020-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5) (中文(臺灣)).
  2. 余祥. . 臺北. 中央通訊社. 2020-01-15 [2020-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5) (中文(臺灣)).
  3. . [2020-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5).
  4. . 自由時報. 2020-01-13 [202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中文(臺灣)).
  5. . 中時電子報 (中國時報). 2020-01-31 [2020-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1) (中文(臺灣)).
  6. 黃福其. . 中時電子報 (中國時報). 2020-02-03 [2020-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5) (中文(臺灣)).
  7. 本黨主席武之璋參選國民黨主席
  8. 余祥. . 中央通訊社. 2020-01-15 [202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6) (中文(臺灣)).
  9. . 民視新聞 (民間全民電視公司). 2020-01-31 [2020-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1) (中文(臺灣)).
  10. . ETtoday. 2020-01-20 [2020-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6) (中文(臺灣)).
  11. . 三立新聞網. 2020-01-25 [2020-01-25] (中文(臺灣)).
  12. 一〇九年中國國民黨主席補選選舉公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中國國民黨。
  13. . 華視新聞網. 2020-03-08 [2021-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