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甲型炮艇

53甲型炮艇(北约称黃埔级)。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50年代装备的中国设计制造的第一代炮艇。

53甲型
概觀
艦種炮艇
擁有國 中华人民共和国
代號北約代號:黃埔
次型55甲型炮艇
數量82艘
製造廠江南造船廠
動工1952
下水1953
服役1954年—
現況轉為海警用艇
技术数据
標準排水量50吨
全長27.5米
全寬5.5米
吃水1.6米
燃料柴油
动力3台GM6-71柴油機,3轴3桨
功率3x230马力
最高速度11節
續航距離400海里
乘員25人
偵搜系统水面雷達
武器裝備2门雙聯25毫米高射炮
4挺14.5公釐機槍

海军在1950年有感於原來自二戰日軍接收的25噸級江河砲艇已不能適應新的戰場需求,所以想以舊機器來翻造新的40噸級砲艇,主機是改用國府撤走後留在江南造船廠的一批美援GM6-71型柴油機。1951年三月,華東軍區交由江南造船廠以庫存物資試製一艘42噸三槳推進的小砲艇,但可能由於時間倉促經驗不足,竟然一下水就翻覆沉沒。接著1952年初,青島造船廠亦試製了一艘43噸級的砲艇。1952年9月海軍艦船修造部成立。1952年,海军舰船修造部在分析总结了历次海战中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是:新的炮艇应满足发动机功率要大,艇体要轻,攻击和退出快捷;火炮要中、小口径速射炮,弹药基数多,这样在近战中对中、大型舰艇上层建筑有杀伤力,又不使艇重增加过多;船体水动力性能好,能适应一定海情并能在南海盐湿、复杂气象条件下航行作战。

總設計師徐振騏重新設計了50噸級的巡邏砲艇交由江南造船廠試造獲得成功,1952年開始量產,此即為"53甲"型護衛艇,又稱"黃埔"級或"50噸級新砲艇";由於當時南方急需這批砲艇保衛珠江口與瓊州海峽等地,所以江南造船廠將設計圖稍做修改以適應南方氣候,並在上海廠分段製造後以火車運往廣州組裝,到了1955年共建造了82艘。由于这批库存的GM引擎以较过时,挖掘潜力后最大功率也仅达230马力,53甲型炮艇航速只有11.5节。

1953年六月,八艘"53甲"型砲艇組成第一及第二艇隊參加浙海大小鹿山等四島的爭奪戰,是為本級艇首次登上戰場。本級艇配屬各地區(如溫州廈門等)巡邏大隊,下轄二至三中隊,每中隊轄四艘砲艇。

參考文献

  • 舰船知识,2005,8.
  • Edwin E. Moise. .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9-07-15 [2020-09-07]. ISBN 978-1-68247-448-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