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M机器人

BEAM机器人是一类小型响应式机器人,由以施密特触发器为核心的模拟电路控制,不使用微处理器,不具有可编程能力。曾于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受到DIY社区和理工教育领域的关注,后随着微处理器变得廉价而走向没落。

概述

1980年代后期,MIT教授罗德尼·布鲁克斯提出了响应式的和基于行为的机器人技术,提出无需先构建复杂的环境模型、再规划机器人行为,而是将机器人行为看作是从感知到执行的刺激响应,并将每一组从感知到执行的过程封装成一个“行为”(behavior)。[1]

1990年代,就职于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机器人工程师马克·蒂尔登(Mark Tilden)受到罗德尼·布鲁克斯的理论启发,与其同事开发出无微处理器的小型响应式仿生型机器人,用以执行执行单一动作。[2][3]蒂尔登将其机器人称为“BEAM”,取自生物学(Biology)、电子学(Electronics)、美学(Aesthetics)、力学(Mechanics)四词的首字母缩写。[4][5]BEAM机器人本质上是简单的电子模拟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6],但被蒂尔登本人宣传成“活的机器”,并将机器人内核心为施密特触发器模拟电路宣传成人脑的“神经网络”[7][8][9]

BEAM机器人不使用微处理器存储器,而是使用电阻电容晶体管二极管等模拟电子元器件焊接搭建,有时也会加装寄存器触发器等简单的数字电子元器件[10]。搭建上注重电子和机械设计,使用尽量少的电子元器件[10][11],大多使用太阳能供电[3],并鼓励使用废弃电子电机设备(WEEE)作元件[12]

对比同时代基于微处理器搭建的机器人的昂贵价格,蒂尔登提出的BEAM机器人成本仅为15-40美元左右[13],因而受到DIY爱好者的欢迎,并在爱好者社区内涌现出各型新式设计。同时也因为能锻炼学生的模拟电路设计、印制电路板焊接、机械组装等能力被引入理工教育领域[10]。后随着Arduino[14]树莓派等廉价微处理器被应用到机器人DIY开发中,BEAM机器人不再受到DIY社区关注。而教育领域则转而使用可编程的乐高Mindstorms[10]

参考

  1. Brooks, R. . IEEE Journal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1986, 2 (1): 14–23. doi:10.1109/JRA.1986.1087032.
  2. . wired. 1994-09-01 [2023-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1).
  3. . Dateline Los Alamos. [2023-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8).
  4. . herald scotland. 1996-03-10 [2023-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8).
  5. . 新浪网. CHIP《新电脑》. 2005-06-24 [2023-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8).
  6. Rietman, Edward A.; Tilden, Mark W.; Askenazi, Manor. . 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 2003-12, 45 (3-4): 249–263. doi:10.1016/j.robot.2003.08.002.
  7. . CNN. 1998-04-30 [2023-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8).
  8. . LA Times. 1996-07-07 [2023-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8).
  9. . spie.org. 1999-07-01 [2023-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8).
  10. Ruiz-del-Solar, J.; Aviles, R. . 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 2004-11, 47 (4): 474–480. doi:10.1109/TE.2004.825063.
  11. . azorobotics. 2022-02-11 [2023-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2).
  12. Boya-Lara, Carlos; Saavedra, Doris; Fehrenbach, Aaron; Marquez-Araque, Angel.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 2022-12, 19 (1): 7. doi:10.1186/s41239-021-00311-9.
  13. . electronics360. 2017-07-11 [2023-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8).
  14. . digikey. 2019-07-15 [2023-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8).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