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塞施密特Bf 108
梅塞施密特Bf 108“颱風”(德语:Messerschmitt Bf 108 Taifun)是威利·梅塞施密特任職巴伐利亞飛製造廠(即是後來的梅塞施密特)所設計的一種四座位飛機,前方是典型的雙座位教練機設計而後座還能坐兩名乘客,故除了作為教練機還能作為客機等多種用途,Bf 108可說是後來Bf 109戰鬥機的前身。
Bf 108“颱風” | |
---|---|
Bf 108“颱風” | |
类型 | 四座位飛機 |
制造商 | 巴伐利亞飛機製造廠 |
设计者 | 威利·梅塞施密特 |
首飞 | 1934年 |
主要用户 | 納粹德國 |
制造数量 | 855架 |
研發簡史和設計特點
Bf 108的故事始於1933年(當時叫M37),Bf 108是一架全鋁合金製單翼飛機,機翼下有可向外收起的起落架,主翼是梯形而在其後端為副翼和襟翼,襟翼可由飛行員控制由0度至48度向下,這樣可依實際飛行情況提供額外昇力,主翼前緣為自動式縫翼,為時速63英里至69英里時會自動伸出去提升低速時的穩定性和當接近失速時提供預警,這種自動縫翼令Bf 108是一種穩定和容易控制的飛機,這些特點都繼續用於後來的Bf 109戰鬥機當中
使用
Bf 108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作為納粹德國空軍的教練機去培訓飛行員,即使在二戰後仍由法國生產去作為民用小型飛機,而且其品質和二戰後出現的民用小型飛機相比仍不落伍,在二戰後才拍攝的電影「633轟炸大隊」當中甚至以Bf 108去充當Bf 109
Bf 108在滿洲國
1937年,親日本的滿洲航空株式會社向巴伐利亞公司購買19架Bf 108B,其中有三架是給日本關東軍使用,也有3架是給日本人的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作為行政專機。
這批飛機是作為滿洲國軍和日本關東軍作為運輸、聯絡等用途,1938年11月28日,一架Bf 108B載著兩名日本關東軍軍官飛往海拉爾,途中因為看錯地圖而引致飛機在燃料用盡後迫降,1939年的諾門罕戰役,日軍和滿洲國軍有多架Bf 108B參戰,其中有一架被蘇軍擊落,1940年2月11日,為了慶祝日本皇紀2600年,有一架滿洲國軍的Bf 108B在飛行表演時因為發動機故障而墜毀,1941年6月9日,一架載有日本關東軍軍官的Bf 108B,誤入蘇聯領空,之後被蘇軍戰鬥機擊傷後迫降,人員被蘇軍俘虜,後經過雙方談判後釋放,1945年8月,蘇聯對日本宣戰,當時滿洲國還有多架Bf 108B仍能飛行,之後被蘇軍繳獲。
基本資料
- 乘員:4人(1名駕駛+1名學員和另外兩名乘客)
- 機長:8.3米
- 翼展:10.5米
- 機高:2.3米
- 空重:806公斤
- 最重:1,350公斤
- 機翼面積:16平方米
- 最快速度:305公里/小時
- 航程:1,000公里
- 昇限:6,200米
- 發動機:As10C風冷式發動機(270匹馬力)
參考資料
- 納粹神鷹Bf 109
作者:馬丁.凱登,星光出版社,ISBN957-677-210-9
外部連結
- 威利.梅塞施密特小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