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魔術

黑色魔術Black magic),又稱為腦殘遊戲白痴遊戲定義遊戲,是一種隱藏規則的聚會遊戲,於1990年代至今流行於香港青少年之間,也流傳於中國大陸、台灣、美國等地。這類遊戲的名稱和規則很多元,為了讓遊戲可以續繼續下去,出題者可能會先和答題者的其中少數幾位串通好。其中有些特定的玩法的遊戲有自己的名稱,例如開關遊戲[1]、數馬遊戲[2]等等。遊戲由一名出題者及多位猜謎者進行。在遊戲過程中,出題者需要舉出一些例子,由猜謎者推理出箇中原理,但猜謎者不得直接講出原理,而是需要舉出另一些例子以證明自己明白。

Black magic可以自行創作題目,也有很多廣為流傳的題目。不同題目有不同的複雜程度,由兩個答案(例如「超級市場Black magic」的「有得賣」或「無得賣」)到很多個答案(例如「電碼Black magic」的A至Z 26個英文字母)不等。越多答案的題目,能夠成功瞎猜的機會也越低。Black magic的題目通常都會分散猜謎者的注意力,猜謎者必須細心觀察其他細節,才可找到箇中原理。

這類遊戲曾出現在嚮往的生活娛樂大家等綜藝節目上[1][3][4]

名稱由來

一種說法是,black magic的謎底並不能夠直接揭曉,否則便會遭遇不祥,這也是遊戲得名為black magic(黑巫術)的原因。

在西方國家,有另一個同樣被稱為黑色魔術(Black magic)的隱藏規則聚會遊戲,讓一個宣稱有魔法的人可以猜到其他人背著他挑選的物件。具體玩法是一位與表演者串通好的提問者會一一指向四周的物品,問指到的東西是不是大家挑的東西,表演者會正確地否認,直到提問者指向一件黑色的物品,則下一件指到的物品就會是大家先挑好的東西。[5]

玩法

出題者問一個看似沒有足夠資訊可以回答的問題,例如:「(右手拍左臂兩處)這是多少?」,答題者(一位以上)可能回答某個數字 ,但只有一個數字是正確的。出題和答題者重複問答 ,每次出題看似相同,但答案可能不同,或雖然題目不同但也看不出與答案間的直接關係,而實際上答案依據某個未公開的規律決定。答題者一開始在不知道規律的情況下回答,必須試圖找出規律。這個規律可能是關於出題者問問題的語調、時間、手勢、或是答題者的性別、穿著、上一輪的答案、答案的字數等等。例如出題者在拍手臂之的前、中、後開始問問題,可能分別表示答案是1、2、3。

有時候答案很難隨機猜中,為了讓遊戲可以續繼續下去,出題者可能會先和答題者的其中少數幾位串通好。

各地變形

許多地區都流傳者類似的遊戲,要玩家猜出規則。例如「巴比的世界(Bobby's World)」和「綠玻璃門(Green Glass Door)」要判斷哪些東西符合該世界的規則,答案是根據該英語詞彙的拼法決定[6][7][8]。「誰的三角形(Whose Triangle Is It)」的出題者在指向三個人或物件,玩家要猜這三人連出的三角形是誰的,而答案可能是根據這三人的穿著顏色、周遭的物件或三人被指出來的順序[9][10]

香港

名字描述示範
上山下山出題者會不斷說「上山下山…」,然後問猜謎者是上山還是下山。 A:上山下山上山下山,上山還是下山?

B:下山。
A:好,再來一次。上山下山上山下山,上還是下?
B:上山。

抓蝴蝶出題者首先會用手指畫出一個框,然候在框裡抓蝴蝶,然後問猜謎者自己抓了幾多隻蝴蝶。 出題者:抓蝴蝶......我抓了幾多隻?

答題者:3隻。

D是甚麼出題者會列出A、B和C,然後問猜謎者D是甚麼。 出題者:A是beginner,B是免費,C是補習,D是甚麼?

答題者:D是老師。

自然數出題者會用手勢做出一些數字,然後問猜謎者下一個是甚麼。 出題者:開始(三隻手指),三(五隻手指),五(一隻手指),這個是甚麼(兩隻手指)?

答題者:一。

砰砰砰出題者會用手作槍射人,然後問猜謎者誰死。 出題者:砰(指向A)砰(指向D)砰(指向C)砰(指向F),誰死?

答題者:D。

超級市場出題者會問猜謎者超級市場裏有沒有某樣物件。 出題者:超級市場有沒有蛇?

答題者:有。

有沒有出題者會問猜謎者某詞語有沒有一個性質。 出題者:媽媽有,爸爸沒有,姐姐有,哥哥沒有,兒子有沒有?

答題者:沒有。

可以去嗎出題者會問猜謎者可否去某個地點。 出題者:我可以去超級市場,不可以去街市,可以去西式餐廳,不可以去中式餐廳,那我可以去麪包店嗎?

答題者:不可以。

參考來源

  1. . 2019-06-09 [2020-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0).
  2. 楊靜. . Apple Daily. [2020-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0).
  3. Cassandra Yim. . U港生活. 2019-04-03 [2020-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0).
  4. 康子. . 頭條日報. 2019-08-20 [2020-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2).
  5. Casey Hayes. . 2020-02-06 [2020-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6. Casey Hayes. . 2019-12-11.
  7. . [2020-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1).
  8. Nancy Barnhart, Lee Mountain. . Affective Reading Education Journal. 2014, 34.
  9. . Yarps. [April 2,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4).
  10. Outbound Training. . Slide Share. [2020-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