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kout (遊戲)

Breakout》是一款由雅達利開發及發佈的街机遊戲。此遊戲是由諾蘭·布什內爾和史蒂夫·布里斯托構思[1],並且是參考1972年雅達利街机遊戲《》創作,於1976年4月發佈[2],並且已洐生了不少打磚塊作品,如《弹珠台砖块》和《快打磚塊》。[3]

Breakout
《Breakout》的北美街機傳單
类型动作游戏 编辑维基数据
平台街机
开发商雅達利
发行商雅達利
设计师諾蘭·布什內爾 (概念)史蒂夫·布里斯托(概念)史蒂夫·沃茲尼亞克(原型)[1]
模式最多2人,輪流交替遊玩
发行日1976年4月
街机参数
框体直立式
显示水平方向,位图、中等分辨率

遊戲系統

Breakout Atari 2600移植版遊戲截圖

遊戲開始時,畫面今顯示8排磚塊,每隔兩排,磚塊的顏色就不同。由下至上的顏色排序為黃色、綠色、橙色和紅色。遊戲開始後,玩家必須控制一塊平台左右移動以反彈一個球。當那個球碰到磚塊時,磚塊就會消失,而球就會反彈。[3]當玩家未能用平台反彈球的話,那麼玩家就輸掉了那個回合。當玩家連續輸掉3次後,玩家就會輸掉整個遊戲。玩家在遊戲中的目的就是清除所有磚塊。玩家破壞黃色磚塊能得1分、綠色能得3分、橙色能得5分、而紅色則能得7分。當球碰到畫面頂部時,玩家所控制的平台長度就會減半。另外,球的移動速度會在接觸磚塊4次、接觸磚塊12次、接觸橙色磚塊和接觸紅色磚塊後加速。玩家在此遊戲中最高能獲896分,即完成兩個448分的關卡。當玩家獲得896分後,遊戲不會自動結束,只會待玩家輸掉3次後才會結束。但是,此遊戲的雙人模式存在漏洞,能讓玩家最高可得1344分。[4]

開發

《Breakout》是一款由諾蘭·布什內爾和史蒂夫·布里斯托構思的街機遊戲。[1]他們當時有意將模擬乒乓球比賽遊戲《乓》改為單人遊戲。之後,他們便有了製作打磚塊遊戲的靈感。《乓》開發者艾倫·奧爾康獲委任為此遊戲開發工作的負責人,並於1975年與Cyan Engineering合作開發此遊戲。同年,奧爾康委任史蒂夫·乔布斯設計此遊戲的街機原型,而乔布斯亦答應在4日內完成設計原型。[5]

雖然乔布斯沒有太多電路板設計經驗,但是他知道他的朋友斯蒂夫·沃兹尼亚克有製作少量電路板的能力。乔布斯成功說服沃兹尼亚克與他合作。[6]為了減少電路板數量,沃兹尼亚克利用其“棘手的小設計”來設計原型。[7]在開發工作接近尾聲時,沃兹尼亚克想將計分板移至螢幕的頂部,但乔布斯聲稱布什內爾想將計分板置於螢幕的底部,因此沃兹尼亚克放棄了這個想法。[8]二人成功在4天內完成設計,而乔布斯則獲得了5,000美金作為獎勵。可是,沃兹尼亚克並不知道5,000美金獎勵一事,因此只收了350美金作為薪酬。[9][10][11]

雅達利最終沒法使用沃兹尼亚克設計的原型,因為他將電晶體-電晶體邏輯的數量減少至42個,令到街機過於精巧和複雜,以致雅達利難以大量製造之。[7]但是,沃兹尼亚克卻指出這是因為雅達利不能明白他的設計。[8]最後,雅達利使用了他們自己的設計,而該設計需要高達100個電晶體-電晶體邏輯。[9]諷刺的是,沃兹尼亚克提出將計分板移至螢幕頂部的建議反而被接納。[10][12][13]

參考文獻

  1. . Everything2.com. [2013-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6).
  2. . Classic Gaming. [2013-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3).
  3. Nelson, Mark. . Gamasutra. [2007-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19).
  4. . The International Arcade Museum. [2013-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7).
  5. Isaacson, Walter. . Simon & Schuster: 166. 2011. ISBN 1-4516-4853-7.
  6. Letters – General Questions Answered, Woz.org
  7. Wozniak, Steven: "iWoz", a: pages 147–148, b: page 180. W. W. Norton, 2006. ISBN 978-0-393-06143-7
  8. Kent, Steven: The Ultimate History of Video Games, pages 71–73. Three Rivers Press, 2001. ISBN 0-7615-3643-4.
  9. . [2013-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31).
  10. . [2013-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2).
  11. . [2013-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3).
  12. . [2007-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7).
  13. . [2013-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