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性T細胞
辅助性T细胞(,簡稱輔助T細胞)又稱助手型T细胞,是一种T细胞(白血球的一种),它的表面有抗原受体,可以辨識抗原提呈細胞的MHC-II类分子呈獻的抗原片段。
一旦受到抗原刺激,Th细胞就會增殖和分化成作用性Th细胞(effector Th)和记忆Th細胞(memory Th)。
- 活化Th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蛋白质或缩氨酸用来調控其它的免疫細胞;最通常是白介素(Interleukin),这可以使得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
- 记忆Th细胞对第一次接触的抗原进行特化,这可以在被称为“二次免疫应答”中起作用。
很多Th细胞在细胞表面表达CD4蛋白質。这种亲和力使得Th细胞和靶细胞可以在抗原特化反应中紧密地贴在一起。带有CD4分子的Th细胞称为CD4+ T细胞。輔助T细胞主要可區分為Th1、Th2、Th17及Thαβ等四種。
TH1輔助細胞
TH1輔助細胞主要作用為對抗細胞內細菌及原蟲的免疫反應,其主要為白介素12(IL-12)所驅動誘發,其主要的執行的細胞因子是伽馬干擾素(IFNγ),其最重要的執行細胞為巨噬細胞(Macrophage),另外還有殺手CD8-T細胞、產生IgG的B細胞以及分泌IFNγ的CD4-T細胞等、其主要的轉錄因子為STAT4,另外還有T-bet等等 。CD4-T細胞分泌的IFNγ會活化巨噬細胞,使其能夠吞噬並消化掉細胞內細菌及原蟲,另外IFNγ也會活化iNOS而放出過氧化亞硝酸鹽等自由基而直接殺死細胞內細菌及原蟲。TH1免疫反應對應的是「第四型過敏反應」(Type 4 hypersensitivity)又称「迟發型超敏反应」(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也就是過度的TH1表現將會導致巨噬細胞自體免疫疾病,比如麻風病或結核菌素過度反應以及第一型糖尿病等都屬此類。[1]
TH2輔助細胞
TH2輔助細胞主要作用為對抗細胞外多細胞寄生蟲的免疫反應,主要為白介素4(IL-4)所驅動誘發,而主要作用的細胞因子是IL-4、IL-5和IL-13;其最重要的執行細胞為肥大細胞(Mast cell)、嗜酸細胞(Eosinophil)及嗜鹼細胞(Basophil);另外還有產生IgE的B細胞以及分泌IL-4/IL-5的CD4-T細胞等;其主要的轉錄因子為STAT6和GATA。CD4-T細胞分泌的IL-5會活化嗜酸細胞,使其能夠攻擊細胞外寄生蟲;另外IL-4和IgE會活化肥大細胞而放出組織胺(histamine)、血清素(serotonin)等,造成氣管收縮、腹瀉及腸蠕動而排出寄生蟲。TH2免疫反應對應的是「第一型過敏反應-IgE調節性反應和一般過敏」(Type1 IgE mediate hypersensitivity & allergy),也就是過分的TH2激活將會導致肥大細胞及嗜酸細胞過敏疾病,比如過敏性鼻炎、氣喘及異位性皮膚炎等都屬此類。[1]
TH17輔助細胞
TH17輔助細胞主要作用為對抗細胞外細菌及黴菌的免疫反應,其主要為白介素6(IL-6)及TGFβ所驅動誘發,其主要的執行的細胞因子是白介素1(IL-1)和白介素6(IL-6)以及TNFα,其最重要的執行細胞為中性球(Neutrophil),另外還有產生IgG/IgA/IgM的B細胞以及分泌IL-17的CD4-T細胞等,其主要的轉錄因子為STAT3,另外還有RORγ等等。CD4-T細胞分泌的IL-17和TNFα會活化中性球,使其能夠吞噬並消化掉細胞外細菌及黴菌,另外IL6等也會活化補體反應而直接殺死細胞外細菌及黴菌。TH17免疫反應對應的是「第三型過敏反應-免疫複合體及補體性反應」(Type3 Immune complex & complement hypersensitivity),也就是過分的TH17激活將會導致中性球自體免疫疾病,比如類風濕性關節炎或超敏反應(Arthus reaction)等都屬此類。[2]
THαβ輔助細胞
THαβ輔助細胞主要作用為對抗細胞內病毒的免疫反應,其主要為阿爾發或貝他干擾素(IFNα/β)所驅動誘發,其主要的執行的細胞因子是白介素10(IL-10),其最重要的執行細胞為自然殺手細胞(NK cells),另外還有殺手CD8-T細胞、產生IgG的B細胞以及分泌IL10的CD4-T細胞等,其主要的轉錄因子為STAT1和STAT3,另外還有IRF等。CD4-T細胞分泌的IL10會活化自然殺手細胞,使其能夠啟動ADCC作用殺死受病毒感染之細胞,使其发生凋亡而將細胞內病毒的DNA分解掉,另外IFNα/β也會抑制細胞轉譯和轉錄活化以防止病毒繼續感染。THαβ免疫反應對應的是「第二型過敏反應-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性反應」(Type2 antibody dependent cytotoxic hypersensitivity),也就是過分 的THαβ激活將會導致自然殺手細胞自體免疫疾病,比如重症肌無力等屬此類。[3]
參考文獻
- Mosmann, TR; Cherwinski, H; Bond, MW; others, , Journal of Immunology, 1986, 136 (7): 2348–57
- Harrington, LE; Hatton, RD; Mangan, PR; others, , Nature Immunology, 2005, 6 (11): 1023–32, PMID 16200070, doi:10.1038/ni1254
- Hu, Wanchung. (Ph.D.论文).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