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捷克語/斯洛伐克語:,[1][2]),舊譯捷克斯拉夫[3],中文簡稱捷斯,是一个存在於1918年至1992年的中東歐国家[4],採取民主共和制度,被德国、波蘭、奧地利、匈牙利、羅馬尼亞所包围,在经济和對外政策上由捷克为主导、斯洛伐克为辅助,而两国在政治和對內文化上則完全平等[5]。
捷克斯洛伐克 | |||||||||||||||||||||
---|---|---|---|---|---|---|---|---|---|---|---|---|---|---|---|---|---|---|---|---|---|
1918-1939 1945-1992 1939-1945: 流亡政府 | |||||||||||||||||||||
首都 | 布拉格 50°05′N 14°25′E | ||||||||||||||||||||
常用语言 | 捷克語 · 斯洛伐克語 · 德語 · 波蘭語 · 匈牙利語 · 意第緒語 · 盧森尼亞語 | ||||||||||||||||||||
政府 | 第一共和國 (1918-1938) 第二共和國 (1938-1939) 第三共和國 (1945-1948) 社會主義共和國 (1948-1990) 聯邦共和國 (1990-1992) | ||||||||||||||||||||
總統 | |||||||||||||||||||||
• 1918-1935 | 托馬斯·馬薩里克 | ||||||||||||||||||||
• 1935-1938 · 1945-1948 | 愛德華·貝奈斯 | ||||||||||||||||||||
• 1938-1939 | 埃米爾·哈查 | ||||||||||||||||||||
• 1948-1953 | 克萊門特·哥特瓦爾德 | ||||||||||||||||||||
• 1953-1957 | 安托寧·薩波托斯基 | ||||||||||||||||||||
• 1957-1968 | 安東寧·諾沃提尼 | ||||||||||||||||||||
• 1968-1975 | 盧德維克·斯沃博達 | ||||||||||||||||||||
• 1976-1989 | 古斯塔夫·胡薩克 | ||||||||||||||||||||
• 1989-1992 | 瓦茨拉夫·哈維爾 | ||||||||||||||||||||
總書記/第一書記 | |||||||||||||||||||||
• 1948–1953 | 克萊門特·哥特瓦爾德 | ||||||||||||||||||||
• 1953–1968 | 安東寧·諾沃提尼 | ||||||||||||||||||||
• 1968–1969 |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 | ||||||||||||||||||||
• 1969–1987 | 古斯塔夫·胡薩克 | ||||||||||||||||||||
• 1987–1989 | 米洛什·雅克什 | ||||||||||||||||||||
總理 | |||||||||||||||||||||
• 1918-1919 (首任) | 卡雷爾·克拉馬日 | ||||||||||||||||||||
• 1992 (末任) | 揚·斯特拉斯基 | ||||||||||||||||||||
立法机构 | 联邦议会 (1969年-1992年) | ||||||||||||||||||||
• 上议院 | 民族院 | ||||||||||||||||||||
• 下议院 | 人民院 | ||||||||||||||||||||
历史时期 | 20世紀 | ||||||||||||||||||||
• 獨立 | 1918年10月28日 | ||||||||||||||||||||
• 德占捷克 | 1939年 | ||||||||||||||||||||
• 解放 | 1945年5月9日 | ||||||||||||||||||||
• 二月事變 | 1948年2月25日 | ||||||||||||||||||||
• 天鵝絨革命 | 1989年11月至12月 | ||||||||||||||||||||
• 分裂 | 1992年12月31日 | ||||||||||||||||||||
面积 | |||||||||||||||||||||
1921 | 140,446平方公里 | ||||||||||||||||||||
1992 | 127,900平方公里 | ||||||||||||||||||||
人口 | |||||||||||||||||||||
• 1921 | 13,607,385 | ||||||||||||||||||||
• 1992 | 15,600,000 | ||||||||||||||||||||
货币 | 捷克斯洛伐克克朗 | ||||||||||||||||||||
电话区号 | +42 | ||||||||||||||||||||
互联网顶级域 | .cs | ||||||||||||||||||||
| |||||||||||||||||||||
今属于 | 捷克 斯洛伐克 烏克蘭 ∟ 外喀爾巴阡州 |
1918年,由奥匈帝国解体,捷克是从奥地利独立出來的,而斯洛伐克是从匈牙利独立出來的[6],两国因为民族、语言和風俗文化均極度相近而合併為一個國家。捷克斯洛伐克中的捷克地区由於继承了奥匈大部份的工业设备[7],所以其经济能力在新生的小国中异常强大,加上還有蘇台德地區防禦工事、中東歐最高的識字率而讓其成為一個中等強國。捷斯在一战结束後、二战开始前的那一段時間裏,曾短暫躋身為世界第七大工業國,前六名為美、德、蘇、英、法、意,捷斯的工业排名比當時的日本、波蘭、比利時、加拿大、瑞士等大部份工业国家還要高[8]。
1939年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捷克斯洛伐克大部份地區被納粹德國佔領,在工業核心區域成立了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及斯洛伐克共和國兩個傀儡國。因為捷斯的捷克地區工業基礎雄厚,所以既使亡国了也能作为纳粹德国境内的工业区而继续發挥作用[9]。
在1948年,蘇聯和美國打敗了納粹德國並分區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在蘇共扶持下發動了一場名為“二月事件”的政變,隨即就进行全国大选。捷共輕鬆當選為執政黨,它掌權後,它的外交政策開始以苏联馬首是瞻,將捷斯改造為一個社会主义國家[10][11]。1955年捷斯加入《華約》,並與所有的東歐所有共产主义國家結成軍事同盟[12]。1960年,捷斯把國名也改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模式,即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13]。
到了1989年,全東歐各地都開始了民主化革命,而發生在捷克斯洛伐克這個國家的革命叫作“天鵝絨革命”。一年後的1990年,捷斯廢除社会主义體制,並改名為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1991年,受蘇聯解體的影響,捷克和斯洛伐克著兩塊地區也出現了分裂傾向。1992年,捷斯以和平不流血的方式順利完成了國家分裂,兩塊地區分別独立成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共和国,史稱“天鵝絨分離”[14]。但這場分裂並未破壞捷克和斯洛伐克之間的友誼,捷斯兩國至今關係良好,無論在政府還是在民間都對彼此有極高的好感度[15][16]。
名稱
捷克斯洛伐克在一戰結束至苏东剧变期間經歷了數次政權更迭[17],使用過的名稱有:
- 1918~193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簡稱ČSR,第一共和國)或捷克斯洛伐克,在1920年正式命名之前,也稱為捷克斯洛伐克或捷克斯洛伐克國家。
- 1938~1939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第二共和國),或捷克-斯洛伐克。
- 1945~1960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 (簡稱ČSR,第三共和國),或捷克斯洛伐克。
- 1960~1990年: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ČSSR),或捷克斯洛伐克。
- 1990~1992年: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 (簡稱ČSFR),或捷克斯洛伐克。
歷史
捷克斯洛伐克地区位於欧洲的中心,在其独立之前受哈布斯堡王朝建立的奧地利帝國统治达300年之久,1867年奧地利帝國改組成奧匈帝國,捷克和斯洛伐克地区分別劃歸奧地利和匈牙利。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兵敗解體,波希米亞、摩拉維亞及斯洛伐克等地區组成一个獨立的國家,名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国家独立后,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发展迅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曾在世界上十大工业化国家中排名第七(僅次於美、蘇、德、英、法、,高于日、波、土、西)。
1938年,英法等国与納粹德國和意大利王國签定慕尼黑协定,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决定将其西部领土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1939年3月,納粹德國以接收蘇台德區為由,出兵將整個捷克斯洛伐克吞併,德国在捷克成立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斯洛伐克则成立受德国保护的斯洛伐克共和國。[18]斯洛伐克的部分地区割让给德国的盟友匈牙利王國。
1945年,苏联向東歐反攻,依波茨坦協定捷克斯洛伐克除了布拉格以西被美軍佔領外,包含首都布拉格皆被苏联红军攻佔,捷克和斯洛伐克再度合併,割让德国與匈牙利的领土重新划归捷克斯洛伐克,但外喀爾巴阡州则割让给苏联的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因為美國佔領了捷斯中的捷克部份,所以二戰後的捷斯曾一度恢復为現代化的民主國家[14]。
1946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在美、蘇軍隊撤走後舉行名副其實自由選舉,共產黨贏得最多選票-38.6%,儘管共產黨是最大黨但是支持的人卻只佔少數,但是反對共產黨的各個政黨彼此間也有所分歧;次年,斯洛伐克的自治仍未解決,經濟困難有增無解卻又在史達林的壓力下拒絕美援,這使共產黨政府大失民心不得同意在1948年5月重新舉行選舉。不過在當年2月,聯合政府的一些他黨籍的部長提出辭呈,抗議共產黨擴大警察控制而採取的措施,這進而引起政治危機,共產黨組織群眾遊行來支持其訴求;這時外交部長被發現橫屍人行道上,多數人認為他是被政府派人謀殺,這等於共產黨在發動政變,他們完全地控制該次選舉,儘管總理未被替換但是政府已經完全被共產黨所掌握。[19]但在1948年二月事件发生后,成為亲苏联的社會主義國家。并加入苏联提倡建立的华沙条约组织和经济互助委员会。1960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改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1968年,当时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第一书记杜布切克发动了“布拉格之春”的经济和政治改革运动,为苏联所不容,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平亂,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戛然而止,捷共第一书记杜布切克被挟持至莫斯科,苏联的行为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批评。
1989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成功發起天鵝絨革命後,結束了共產黨的一党专政,1990年,国名改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不過,由於民主化革命後的經濟改革中,捷、斯兩方的經濟差距日益拉大,原本隐藏的民族矛盾也因為民主化而开始浮出水面。1992年,捷克和斯洛伐克分道扬镳,经过议会表决,於1993年1月1日宣布正式解体为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两个国家,史稱天鵝絨分離。
共產黨領導人
從1921年至1945年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最高領導人的稱號為總書記(Generální Tajemník),從1945年至1953年稱主席(Předseda),從1953年至1971年稱第一書記(První Tajemník),從1971年至1989年又稱總書記。
# | 姓名 | 肖像 | 任期始於 | 任期終於 |
---|---|---|---|---|
1 | 克莱门特·哥特瓦尔德 | 1945年4月 | 1953年3月14日 | |
2 | 安东宁·诺沃提尼 | 1953年3月14日 | 1968年1月5日 | |
3 | 亚历山大·杜布切克 | 1968年1月5日 | 1969年4月17日 | |
4 | 古斯塔夫·胡萨克 | 1969年4月17日 | 1987年12月17日 | |
5 | 米洛什·雅克什 | 1987年12月17日 | 1989年11月24日 | |
6 | 卡雷尔·乌尔班内克 | 1989年11月24日 | 1989年12月20日 | |
— | 拉吉斯拉夫·阿达麦茨 | 1989年12月20日 | 1990年6月 |
領土變遷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1919-1938) |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1938-1939) |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1945-1960)和 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1960-1990) |
捷克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1992-1993) |
政權更迭
政權 | 存續日期 | 政治体制 | 國徽 |
---|---|---|---|
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國 | 1919年–1938年 | 單一制 共和立憲制 議會共和制 | |
捷克斯洛伐克第三共和國 | 1945年–1948年 | 單一制 共和立憲制 議會共和制 | |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 | 1948年–1960年 | 單一制 社會主義共和制 一黨專政 | |
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 | 1960年–1968年 | 單一制 社會主義共和制 一黨專政 | |
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 | 1968年–1989年 | 聯邦制 社會主義共和制 一黨專政 | |
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 | 1989年–1992年 | 聯邦制 議會制 共和制 地方分權 |
经济
捷克斯洛伐克独立后,它的人口超过1350万。它继承了奥匈帝国70%至80%的工业,包括瓷器和玻璃工业以及炼糖厂;超过40%的酒厂和啤酒厂;生产军备、机车、汽车和机械的比尔森(Plzeň)的斯柯达工厂;以及波西米亚北部的化学工业。19世纪末在斯洛伐克发展起来的所有匈牙利工业中的17%也落入了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在战间期世界上10个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捷克地区比斯洛伐克地区的工业化程度高得多。在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有39%的人口从事工业,31%从事农业和林业。大多数轻工业和重工业都位于苏台德地区,由德国人拥有,并由德国人拥有的银行控制。捷克人只控制了所有工业的20-30%。在斯洛伐克,17.1%的人口从事工业,60.4%从事农业和林业。喀尔巴阡山脉的鲁西尼亚基本上没有工业。
农业方面,捷克斯洛伐克独立后不久就推出一项改革计划,旨在纠正土地的不平等分配。当时,三分之一的农业用地和森林属于少数贵族地主--主要是德国人(或日耳曼化的捷克人--如金斯基、切尔宁或考尼茨)和匈牙利人--以及罗马天主教教会。一半的土地面积在20,000平方米以下。
1919年4月的《土地法》要求征用所有超过1.5平方公里的可耕地或2.5平方公里的一般土地(5平方公里是绝对的最大值)。再分配工作将逐步进行;在此期间,地主将继续拥有土地,并提供补偿。
现今捷克和斯洛伐克的比较
捷克共和国 | 斯洛伐克共和国 | |
---|---|---|
国旗和国徽 | ||
人口 | 10,649,800 | 5,450,421 |
面积 | 78,866 km2 (30,450 sq mi) | 49,037 km2 (18,933 sq mi) |
人口密度 | 134/km2 (347.1/sq mi) | 111/km2 (287.5/sq mi) |
政体 | 单一制议会制立宪共和国 | 单一制议会制立宪共和国 |
首都 | 布拉格 – 1,324,277 (2,677,964 Metro) |
布拉迪斯拉发 – 432,864 (659,598 Metro) |
最大城市 | ||
官方语言 | 捷克语 | 斯洛伐克语 |
开国领袖 | 波希米亚公爵 (867-889,传统上) | 普里比纳,下潘诺尼亚公爵 (846-861,传统上) |
现任国家元首 | 总统 彼得·帕維爾 (無黨籍;2023年至今) | 总统 苏珊娜·恰普托娃 (进步斯洛伐克;2019年至今) |
现任政府首脑 | 总理 彼得·費亞拉 (公民民主黨;2021年至今) | 总理 罗伯特·菲佐 (方向—社會民主黨;2023年至今) |
議會 | 捷克國會 (捷克參議院、捷克眾議院) | 國民議會 |
主要宗教 | 44.7% 未申报的 34.8% 无神论 10.5% 罗马天主教 6.8% 有精神信仰但無宗教信仰 1% 新教 |
62.0% 罗马天主教 13.4% 无神论 10.6% 未申報 5.9% 新教路德宗 3.8% 東儀天主教 |
族裔群体 | 64.3% 捷克人 25.3% 未指明的 5.0% 摩拉维亚人 3.0% 其他的 1.4% 斯洛伐克人 |
80.7% 斯洛伐克人 8.5% 匈牙利人 7.2% 未指明的 2.0% 斯洛伐克罗姆人 0.6% 捷克人 |
国内生产总值 | $261.732 十亿 $24,569 国内生产总值 (国际汇率) |
$111.874 十亿 $20,495 国内生产总值 (国际汇率) |
国内生产总值 (购买力平价) | $432.346 十亿 $40,586 国内生产总值 (国际汇率) |
$209.186 十亿 $38,321 国内生产总值 (国际汇率) |
货币 | 捷克克朗 (Kč) – CZK | 欧元 (€) – EUR |
人类发展指数 | 0.891 (very high) - 2017 | 0.857 (very high) - 2017 |
侨民 | ~150,000 斯洛伐克人在捷克 | ~37,000 捷克人在斯洛伐克 |
备注
参考文献
- . [12 April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 May 2011).
- 捷克語發音:[ˈtʃɛskoslovɛnsko], 斯洛伐克语发音:[ˈtʂeskɔslɔʋenskɔ].
- 中國文化大學、國科會. . 中華百科全書. [2018-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
- . history.state.gov. [27 Januar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9).
- Např. Národní listy takto nadepisovaly sekci článků s politickým přehledem z Československa.
- . uca.edu. [27 Januar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7).
- PRECLÍK, Vratislav. Masaryk a legie (Masaryk and legions), váz. kniha, 219 str., vydalo nakladatelství Paris Karviná, Žižkova 2379 (734 01 Karviná) ve spolupráci s Masarykovým demokratickým hnutím (Masaryk Democratic Movement, Prague), 2019, ISBN 978-80-87173-47-3, pp. 8 – 52, 57 – 120, 124 – 128, 140 – 148, 184 – 190
- . Universal Newsreel. 1933 [22 Febr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7 April 2014).
- . [27 Sept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8 September 2015).
- Z. A. B. Zeman, The Masaryks: The Making of Czechoslovakia (1976)
- Philip Windsor and Adam Roberts, Czechoslovakia 1968: Reform, Repression and Resistance (London: Chatto & Windus, 1969), pp. 97–143.
- Fenwick, Charles G. .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18, 12 (4): 715–718 [2023-10-17]. ISSN 0003-0554. JSTOR 1945847. S2CID 146969818. doi:10.2307/194584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0).
- John Lewis Gaddis, The Cold War: A New History (New York: The Penguin Press), 150.
- . czechuniversities.com. [27 Januar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5).
- office, Kafkadesk Prague. . kafkadesk.org. 2018-10-30 [2021-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0) (英国英语).
- Engelberg, Stephen. . The New York Times. 1993-01-01 [2021-09-28].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30) (美国英语).
-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捷克語字典的解釋:česko-slovenský príd. český a slovenský alebo slovenský a český; k názvu bývalého štátu Česko-Slovensko: česko-slovenské hranice; bývalí česko-slovenskí štátni občania; česko-slovenské vzťahy; dvojjazyčný česko-slovenský slovník。意為捷克斯洛伐克的官方國名有很多個,直到捷克斯洛伐克解體都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
- Ian Kershew著、林華譯. . 中信出版集團. 2018年12月: 359、360. ISBN 978-7-5086-8300-3.
- Ian Kershew著、林華譯. . 中信出版集團. 2018年12月: 538、539. ISBN 978-7-5086-8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