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褐山蟻

紅褐山蟻Formica rufa,英文俗名 red wood ant、southern wood ant、 horse ant)為蟻屬紅褐山蟻種群的一種螞蟻,是該屬的模式種,樹棲,原生於歐洲和小亞細亞[2],但在北美洲也被紀錄過[3],棲息於針葉和闊葉林中,在林地和公園中都可以發現它們的蹤跡[3]。工蟻體色為紅色和稍棕的黑色,頭部背側及前中軀背板有黑色斑塊,工蟻多形性,體長介於4.5—9 mm(0.18—0.35英寸)[3],大顎發達,且可以從腹部末端噴出蟻酸來防禦[3]。1671年,英國自然學家約翰·雷首次萃取出蟻酸,他搗碎了大量的紅褐山蟻然後進行蒸餾,成功萃取蟻酸[4]

紅褐山蟻
工蟻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膜翅目 Hymenoptera
科: 蟻科 Formicidae
属: 蟻屬 Formica
种:
紅褐山蟻 F. rufa
二名法
Formica rufa

描述

紅褐山蟻咬著毛毛蟲
巡邏中的紅褐山蟻

紅褐山蟻的蟻巢為巨大顯眼的拱型土丘,由草、枝條或針葉組成[3],常會蓋在太陽照射的到的林間空地,靠著腐爛的樹樁蓋。大型群體工蟻數量可以高達十到四十萬隻,蟻后數量可以到達100隻[3]

紅褐山蟻為多制,紅褐山蟻還會接納來自同巢剛婚飛完的蟻后,蟻巢因此而越加茁壯,蟻后數量甚至能高達數百隻,這些古老的蟻巢的高度和直徑能達到數公尺以上。紅褐山蟻領域性極強,會主動攻擊其他物種的螞蟻,甚至會導致周圍的螞蟻消失。紅褐山蟻在春天時婚飛,春天時紅褐山蟻會重新建立領地,這個時候也是鄰近群體間打鬥最激烈的時間[5]

紅褐山蟻在春天時會透過分巢的方式建立新巢[3],它們也可以透過暫時社會性寄生的方式建立新巢,宿主為黑山蟻F. fusca)種群的物種,特別是黑山蟻F. fusca)和萊曼氏蟻F. lemani),但 F. glebariaF. cunnicularia 和其他相近的物種(包含毛山蟻屬)也有被寄生的案例。

食性

紅褐山蟻蟻巢
草地上的紅褐山蟻蟻巢,地點靠近保加利亞里拉

紅褐山蟻主食為蚜蟲蜜露,但它們也會獵食無脊椎動物,如昆蟲或蛛形鋼[3],它們是積極的清除者,覓食的隊伍可以長達 100 公尺[3],大工蟻甚至會在更遠的地方覓食[6]。在林業上,紅褐山蟻常會被用來控制害蟲,紅褐山蟻偶爾也會被人工引進某個地方來控制害蟲。

行為

工蟻行為

工蟻會護幼及照顧蟲繭。工蟻在羽化初期的某個特定時間會特別敏感,它們會接收某種由蟲繭釋放的化學刺激物,刺激物的有無會影響工蟻後續的行為。1978 年,Moli 等人進行了實驗,觀察工蟻對同巢蟲繭及異巢蟲繭的反應,如果工蟻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和蟲繭接觸,工蟻便無法辨識蟲繭的來源,也不會照顧蟲繭,這種情況下兩種蟲繭都會被吃掉。如果工蟻只接觸同巢的蟲繭,工蟻會蒐集兩種蟲繭,但只會照顧跟保護同巢的蟲繭,異巢的蟲繭會被當作食物吃掉。如果在異巢蟲繭中注射同巢蟲繭的萃取物,工蟻會無差別的照顧兩種蟲繭,這顯示了蟲繭中的某種化學刺激物影響了工蟻的行為,然而,還沒有人確認該化學物為何[7]

覓食行為

紅褐山蟻的覓食方式會隨著環境改變。紅褐山蟻會和蚜蟲共生,也會和其他獵食者競爭食物,無論是在樹冠層或落葉層,紅褐山蟻都傾向於獵食環境中數量最多的生物,紅褐山蟻偏好取食巢穴附近樹冠層的獵物,當食物資源減少時,它們也會到比較遠的地方或其他樹上覓食,而不是更勤奮地搜索落葉層[8],當食物資源減少時,覓食工蟻的數量並不會增加,於是覓食範圍的擴大降低了覓食的效率[9]

親緣行為

在特定情況下,紅褐山蟻會對其他紅褐山蟻表現出攻擊性[9][10],春天時來自敵對巢穴的工蟻常有種內競爭的現象,可能是為了保護地盤和活動路徑。在研究了活動路徑和工蟻間的打鬥後,科學家發現紅褐山蟻的地盤會隨著季節改變。長期的覓食路徑會隨著時間而漸漸發達,其他螞蟻如果經過路徑就會遭受攻擊。季節更迭會影響覓食的模式,進而改變地盤的範圍[9]

螞蟻透過化學信號分辨敵我,如果無法分辨敵我,蟻群將會瓦解。重金屬沉澱會影響螞蟻的攻擊性[11],可能是因為重金屬對生理的影響,也可能是因為環境中食物資源的改變,在受汙染地區的螞蟻覓食效率會降低。爭奪資源的頻率增加可能會導致螞蟻的攻擊性增加,但受到重金屬影響後,螞蟻的攻擊性並不會增加。

在1989年,Moli 進行了實驗來觀察食物如何影響紅褐山蟻的親緣辨識機制。他把野外採集的工蟻和同巢的蟻后飼養在實驗室中,給予人工食物,分別飼養7天和30天,時間結束後,將被飼養過的工蟻放回原來的蟻巢中並觀察結果,飼養7天的工蟻被蟻群接納,而30天的則被蟻群攻擊,Moli 的結論是:工蟻會不斷地接收與釋放化學訊息、螞蟻的飲食會影響群體的氣味,進而影響巢友互相辨識[12]

群體結構

紅褐山蟻種群中的不同物種具有不同的群體結構。有些為多制,群體中可以容納好幾隻蟻后,蟻巢和蟻巢彼此相連,形成巨大的網絡;有些為單制,蟻群中只有一隻蟻后。有些地方的紅褐山蟻則兩者兼具,單制蟻巢的新藉由婚飛建立新巢,多制則由舊巢的工蟻協助,在附近建立新巢,像蜜蜂一樣[13]。多制可能是由單制演化而來,其中一種支持這個說法的現象為:單制的蟻巢在特定的環境或生理情況下會接納新的蟻后[14][15]。有時候出自單制蟻巢的新會被舊巢接納,形成多制[16]

分巢

紅褐山蟻通常具有好幾個蟻巢,環境改變時它們會藉由移巢來應對。分巢是紅褐山蟻建立副巢的主要方式,食物資源減少、遭受其他蟻群攻擊或蟻群本身狀態改變都有可能導致紅褐山蟻移巢。移巢的時候,工蟻、蟻后、幼蟲、繭和卵會在舊巢和新巢之間移動,雖然目的地是副巢,但是負責搬運的工蟻有時候會把另一個個體帶回舊巢。分巢的過程短則一周,長則可超過一個月[17]

群體

紅褐山蟻蟻巢交替非常迅速,Klimetzek 在三年的時間中計算到了248個蟻巢。蟻巢年齡和死亡率沒有關聯。蟻巢體積越大,年齡越大,蟻巢的大小會隨著年齡增加[18]

參考資料

  1. Social Insects Specialist Group.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1996, 1996: e.T8645A12924924. doi:10.2305/IUCN.UK.1996.RLTS.T8645A12924924.en.
  2. . [2019-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1).
  3. Robinson, William H.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247 [2019-05-07]. ISBN 978-05218125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1).
  4. Charles Earle Rave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ISBN 978-0-521-31083-3.
  5. . [2019-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5).
  6. Wright PJ, Bonser R & Chukwu UO. . Ecological Entomology. 2000, 25 (2): 226–233. doi:10.1046/j.1365-2311.2000.00253.x.
  7. Moli, Francesco Le; Passetti, Maria. . Italian Journal of Zoology. 1978, 45 (4): 389–97. doi:10.1080/11250007809440148.
  8. Lenoir, L. .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Entomology. 2003, 5 (3): 183–89. doi:10.1046/j.1461-9563.2003.00176.x.
  9. Skinner, G. J.; Whittaker, J. B. . 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 1981, 50 (1): 313–26. JSTOR 4047. doi:10.2307/4047.
  10. Elton, Charles. . 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 1932, 1 (1): 69–76. JSTOR 996. doi:10.2307/996.
  11. Sorvari, Jouni; Eeva, Tapio. .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0, 408 (16): 3189–192. PMID 20434195. doi:10.1016/j.scitotenv.2010.04.008.
  12. Le Moli, F.; Mori, A. . Ethology Ecology & Evolution. 1989, 1 (4): 329–39. doi:10.1080/08927014.1989.9525503.
  13. Bernasconi, Christian; Maeder, Arnaud; Cherix, Daniel; Pamilo, Pekka. . Ann. Zool. Fennici: 189–99.
  14. Goropashnaya, Anna V.; Fedorov, Vadim B.; Pamilo, Pekka. .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04, 32 (1): 198–206. PMID 15186807. doi:10.1016/j.ympev.2003.11.016.
  15. Maeder, Arnaud; Freitag, Anne; Cherix, Daniel. . Ann. Zool. Fennici. 2005, 42: 201–12.
  16. Gyllenstrand, N.; Seppa, P.; Pamilo, P. . Insectes Sociaux. 2004, 51 (2): 139–45. doi:10.1007/s00040-003-0720-2.
  17. Mabelis, A.A. . Netherlands Journal of Zoology. 1978, 29 (1): 109–25. doi:10.1163/002829679X00124.
  18. Klimetzek, D. . Oecologia. 1981, 48 (3): 418–21. PMID 28309762. doi:10.1007/BF00346504.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紅褐山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