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209458 b
HD 209458 b是太陽系外行星之一,其恆星為HD 209458。它位於飛馬座,與太陽近似,距離地球大約157.761光年。为一颗热木星。HD 209458的視星等為8.24等,肉眼不能看見,可用雙筒望遠鏡來觀測。該行星的非正式名稱為「歐西里斯」(Osiris)。
太陽系外行星 | 太陽系外行星列表 | |
---|---|---|
母恆星 | ||
母恆星 | HD 209458 | |
星座 | 飛馬座 | |
赤经 | (α) | 22h 03m 10.7728s |
赤纬 | (δ) | +18° 53′ 03.55″ |
距離 | ±0.4015 157.761ly (±0.1231 48.369pc) | |
光譜類型 | G0V | |
軌道參數 | ||
半長軸 | (a) | 0.04707 +0.00045 −0.00047 AU |
軌道離心率 | (e) | ±0.009 0.014 |
公轉週期 | (P) | 74859±0.00000038 3.524d |
軌道傾角 | (i) | ±0.05° 86.71 |
物理性质 | ||
质量 | (m) | ±0.04 0.73MJ |
半径 | (r) | ±0.02 1.39RJ |
密度 | (ρ) | ±70 1040kg m-3 |
温度 | (T) | ±10 6091K |
發現 | ||
發現時間 | 1999年9月9日 | |
發現者 | 大衛·夏邦諾等人 | |
發現方法 | 徑向速度法 | |
發表論文 | 已發表 | |
數據庫參考 | ||
太陽系外行星 百科全書 | data | |
SIMBAD | data |
該行星的公轉軌道半徑約為700萬公里,相等於0.05天文單位,以及水星軌道距離的八分之一。其公轉週期為3.5天,运行周期为潮汐锁定,对着恒星一面的溫度約攝氏1000度,而背面则只有几百度。質量是地球的220倍,相等於0.7個木星質量。
HD 209458 b具有多個外行星的第一紀錄,包括首個以凌日觀測的方式發現的外行星、首個已知有大氣的、首個觀測到有蒸發中的氫氣層的,以及其大氣成份含有氧和碳的。
行星的發現
透過對HD 209458作出的光譜觀測,該行星於1999年11月5日首度被發現。天文學家對已知有行星的恆星作出光度觀測,希望可量度到行星凌日導致光度稍微減少的現象。要在地球作凌日觀測,該行星的軌道傾斜需使行星能夠通過地球與該恆星之間,當時並沒有外行星以凌日觀測方式發現。
11月7日,天文學家錄得該恆星的光度下跌了1.7%,及後證實是行星凌日導致的。每次凌日持續約3小時,恆星表面有1.5%被行星覆蓋。
Hipparcos衛星多次對該恆星作出觀測,從而能使天文學家能準確計算出該行星的公轉週期為3.524736天。該行星被建議以埃及神話中的冥王歐西里斯來命名。
物理特徵
透過分析光譜的數據,得出該行星的質量比木星小,約為木星的0.6倍。在地球上能夠觀測到的行星凌日使天文學家可計算出該行星的半徑,比木星長約35%,這是不可能在單靠多普勒偵測來發現的外行星上做到的。造成其半徑比木星長的原因,有人認為它與恆星距離極近,可稱之為熱木星,其物質在高溫下膨脹,造成其密度較低。
行星大氣
2001年11月27日,哈伯太空望遠鏡透過光譜分析,發現該行星的大氣含有元素鈉[1],那是人們首次在外行星上發現大氣。鈉光譜線的範圍從50毫巴至1微巴[2],約為HD 189733 b的三分之一[3] 。 2003至2004年間,天文學家又利用攝譜儀發現行星外側的巨大橢球氣層,內含氫、碳和氧,且溫度高達攝氏10,000度。此外氣層延伸了3.1 RJ(木星半徑),遠大於此行星半徑1.32 RJ[4]在此高溫之下,根據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速度分佈,速度高於行星逃脫速度的粒子比例殊為可觀,據估計該行星每秒正散失1-5億公斤的氫氣。在分析穿透外氣層的恆星光譜後,發現較重的元素像是碳及氧,均因極端的流體拖曳效應而被這散失中的氫氣層帶離行星,氫尾長度可達20萬公里,約與行星直徑相同。
一般認為,這種氣體散迭,對所有離類太陽恆星不到0.1天文單位的行星而言,是很常見的。HD 209458b 不會整個蒸散,但在其預估五十億年的生命中,將會損失約佔其質量的7%。[5] 此行星的磁場有可能減緩這散失,當外氣層被恆星離子化,磁場將會保存這些離子。[6]
行星上的风速可达7000公里/小时[7]。
参考文献
- I. A. G. Snellen, S. Albrecht, E. J. W. de Mooij, and R. S. Le Poole.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08, 487: 357–362 [2017-06-09]. Bibcode:2008A&A...487..357S. arXiv:0805.0789 . doi:10.1051/0004-6361:20080976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30).
- Sing, David K.; Vidal‐Madjar, A.; Lecavelier Des Etangs, A.; Désert, J.‐M.; Ballester, G.; Ehrenreich, D.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8, 686: 667. Bibcode:2008ApJ...686..667S. arXiv:0803.1054v2 . doi:10.1086/590076.
- Seth Redfield, Michael Endl, William D. Cochran and Lars Koesterke.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20 January 2008, 673 (673): L87–L90. Bibcode:2008ApJ...673L..87R. arXiv:0712.0761 . doi:10.1086/527475.
- Ehrenreich, D.; Lecavelier Des Etangs, A.; Hébrard, G.; Désert, J.-M.; Vidal-Madjar, A.; McConnell, J. C.; Parkinson, C. D.; Ballester, G. E.; Ferlet, R. .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8, 483 (3): 933–937. Bibcode:2008A&A...483..933E. arXiv:0803.1831 . doi:10.1051/0004-6361:200809460.
- Hébrard, G.; Lecavelier des Étangs, A.; Vidal-Madjar, A.; Désert, J. -M.; Ferlet, R. Jean-Philippe Beaulieu, Alain Lecavelier des Étangs and Caroline Terquem , 编. . Extrasolar Planets: Today and Tomorrow. AS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2003, 321: 203–204. Bibcode:2004ASPC..321..203H. ISBN 1-58381-183-4. arXiv:astro-ph/0312384 . 30 June - 4 July 2003, Institut d'astrophysique de Paris, France.
- Semeniuk, Ivan. . September 1, 2009 [Oct 30,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0).
- Ignas A. G. Snellen; Remco J. de Kok; Ernst J. W. de Mooij; Simon Albrecht. . Nature. 24 June 2010, (465): 1049–1051 [2010-06-24]. doi:10.1038/nature09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