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奇亚·阿恰良
拉奇亚·阿恰良(亞美尼亞語:,俄語:,也译格拉奇亚·阿科波维奇·阿恰良、格拉齐亚·阿恰良、阿查良等,1876年3月8日—1953年4月16日)是著名亚美尼亚语言学家,以对亚美尼亚语及亚美尼亚语方言的研究而知名。他被认为是亚美尼亚语方言学的奠基人。
拉奇亚·阿恰良 | |
---|---|
出生 | 1876年3月20日[儒略曆3月8日] 奥斯曼帝国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 |
逝世 | 1953年4月16日 蘇聯亚美尼亚耶里温 | (77歲)
国籍 | 亚美尼亚 |
教育程度 | 巴黎大学 斯特拉斯堡大学 |
职业 | 语言学家、教育家 |
签名 | |
生平
阿恰良1876年3月8日出生于奥斯曼帝国的伊斯坦布尔,早年单目失明。[1]其父雅各布为鞋匠。他在君士坦丁堡的小学及中学学会了法语、土耳其语及波斯语。[2]毕业后,他在君士坦丁堡及埃尔祖鲁姆的学校教书[3],直到1895年,他赴法国就读于巴黎大学(索邦大学),其导师为安托万·梅耶。1898年就读于斯特拉斯堡大学。
其后阿恰良迁至俄属亚美尼亚继续其教师生涯,1919年至1923年间,他在伊朗的德黑兰及大不里士的亚美尼亚学校教书,教书之余,他在这些地方研究了当地的亚美尼亚语方言。[4]1923年,他迁至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就任于埃里温国立大学,并在该大学工作了30余年。
阿恰良在年轻时便与尼古拉·马尔相识,但之后阿恰良批评马尔的“雅弗语言学”,叱之为“在严肃的科研事业中没有它们的位置”。因此,在1950年,他以“反马尔主义”的理由一度被从埃里温大学解职并被捕。但很快,斯大林听说在亚美尼亚,阿恰良和卡潘强(同样是反对“马尔主义”的著名语言学家)的事情后,亲自过问之下,他们很快被释放并恢复工作。斯大林随后发表了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一文,用斯大林的话说,“马尔没有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只是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化、庸俗化了”,“科学的存在不能没有争论”,“马尔主义”的这种行为“养成了不负责任的习气,助长了专横行为”。[5][6][7]他于1953年4月16日逝世于耶里温。
埃里温的格拉奇亚·阿恰良大学(Yerevan Hrachya Acharian University,有些地方译作“格拉奇娅·阿恰良”大学)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这所大学是亚美尼亚在后苏联时代第一所私立大学。[8][9]2015年,在埃里温树立起了他的一座半身像。[10][11]
著作
阿恰良一生中发表过许多学术论文及著作,其中比较出名的有《亚美尼亚语词源词典》(,全七卷)、《亚美尼亚语语法大全,与562种语言比较》(,全12卷)、《亚美尼亚语人名词典》(,全5卷)、《亚美尼亚语史》()等等。
参考资料
- Aghayan, E. B. . Patma-Banasirakan Handes. 1976, № 1 (1): 43–60 [2022-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0).
- Stepanian, G. Kh. . Patma-Banasirakan Handes. 1959, N 2–3 (2–3): 190–203 [2022-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 Stepanian 1959,第193頁.
- Aghayan 1976,第43頁.
- Baloyan 2016,第32頁.
- Aghayan 1976,第44頁.
- 罗伊·麦德维杰夫; 若列斯·麦德维杰夫; 王桂香等译. .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4.08: 251–258. ISBN 7-5011-6732-X.
- М.В.戈尔巴涅夫斯基; 杜桂枝,杨秀杰译. . 北京: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2.01: 153–177. ISBN 9787801124463.
- 罗伊·梅德韦杰夫; 肖雨潞编译.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7–10.
- . arka.am. ARKA News Agency. 31 August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12 January 2021).
- . azatutyun.am. RFE/RL. 31 August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3 November 2020) (亚美尼亚语).
- . ArmeniaNow. 19 November 2015 [2022-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5).
- . news.am. 19 Nov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3 August 2016) (亚美尼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