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halem微架構

Intel Nehalem (發音:/nəˈheɪləm/[1]) ,是Intel研發的中央處理器微架構之代號,該架構取代了前代的Core微處理器架構[2] 使用Nehalem架構的微處理器採用45納米製程(後期改用32納米製程),在2007年的Intel開發者論壇上Intel官方展示了一個採用兩顆Nehalem微架構的處理器的系統平台。首款採用Intel Nehalem架構的處理器是2008年11月正式發售的桌上型處理器Intel Core i7[3]

Nehalem
產品化2008年11月11日2008-11-11
設計團隊Intel
生产商
指令集架構MMXSSESSE2SSE3
SSSE3SSE4.1SSE4.2x86
x86-64EM64TEIST
XD bitAES
制作工艺/製程45nm
核心数量2 個至 8 個
一級快取64KB(每核心)
二級快取256KB(每核心)
三級快取4MB~12MB(各核心共享)
CPU主频范围至 3.33 GHz
QPI速率4.8 GT/s 至 6.4 GT/s
DMI速率2.5 GT/s 至 5.0 GT/s
CPU插座
封裝
  • LGA(桌面平台、伺服器平台)
  • PGA(流動平台)
應用平台伺服器工作站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超級計算機
核心代號
  • 伺服器平台:
    Beckton
  • 伺服器平台:
    Gainestown、Jasper Forest
  • 伺服器平台:
    Bloomfield、Jasper Forest、Lynnfield
  • 桌面平台/伺服器平台:
    Bloomfield、Lynnfield、Jasper Forest 、Havendale(已取消)
  • 流動平台:
    Clarksfield、Auburndale(已取消)
使用的處理器型號
上代產品Core
繼任產品Westmere

Intel在Pentium 4時代也使用過“Nehalem”的代號,該代號曾使用於NetBurst微架構的10Ghz版本之Pentium 4微處理器,後來改計劃取消。Nehalem微架構儘管與Netburst架構不是同一個時代的產物,但是兩者之間有一些共同的技術和特點,如超執行緒、較高的預設時脈等。儘管Nehalem架構的微處理器預設時脈普遍較高,但能效比依然比Core微架構的製程改進版Penryn微架構的微處理器要高。2011年1月,Intel Nehalem微架構由其下一代微架構Intel Sandy Bridge所取代。

Intel Nehalem的架構設計有不少地方與AMD K10類似(譬如每核心獨立電壓及時脈等),但要比AMD K10的效能更佳、能耗更低。AMD後來也推出K10的改進版K10.5來與Intel的Nehalem競爭。

技術特點

原生四核心的Nehalem微架構

整合北橋

全部型號的微處理器核心都整合了記憶體控制器,一般支援雙通道DDR3 SDRAM,消費級產品最高支援三通道DDR3 SDRAM,而伺服器平台則可以支援四通道DDR3 SDRAM;除此以外還處理器核心還整合了PCI Express 2.0控制器。

直連式總線

從Nehalem微架構開始,Intel改用QPI/DMI直連式總線,放棄了傳統的FSB。首發的Core i7使用了新的“Quick Path Interconnect”直連式總線,與AMD的HyperTransport相似。

相比FSB,每一個處理器都可以有獨立的QPI通道與其他處理器連接,處理器之間不用再共享FSB頻寬,並繞路到北橋才能通訊。此外,QPI是雙向傳輸[4]

後來發布的Core i5i3,處理器內部仍使用QPI,但與外部晶片組連接則使用與QPI類似但較QPI的頻寬小的DMI(Direct Media Interface)總線。

隨著FSB的『卸任』,一般意義上的『外頻』概念由『基準時鐘頻率』(BLCK)所取代。[5]

模組化的多核心設計

處理器採用模組化設計[6]。例如核心、記憶體控制器、以至輸入輸出介面控制器,都能夠以不同的數量配搭,而且都能做到原生多核心設計。這樣使得Nehalem架構的處理器產品線可以做成雙核心、四核心、六核心乃至八核心、十核心(僅見於Xeon E7[7],可以使到產品更容易針對不同市場。與AMD K10微架構類似,每一個模組都可以有獨立的電壓和獨立的時脈,讓處理器在不同負載水平的效能最大化的同時更省電。

二級分支預測器和新的轉譯後備緩衝區(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TLB)。

超執行緒

超執行緒技術回歸:部分處理器型號支援超线程的技術。消費級市場發售的最高六核心,十二執行緒,企業級的更達到八核心,十六執行緒甚至到後期的十核心,二十執行緒。不僅多執行緒處理能力加強,Intel認為該技術還能最多提升處理器30%的效能。

快取

多級快取:每核心64KB的L1快取(32KB指令快取+32KB資料快取);每核心256KB的L2快取,雖容量大小較Core微架構的小但擁有更低的讀寫延遲值;與AMD K10一樣,Intel Nehalem微架構的處理器都內建L3快取,每一個處理器共享最小4MB至最大12MB(企業級處理器更達到30MB)。

效能、電源管理

效能動態調節和電源管理:中高階型號的處理器會支援Turbo Boost港澳地區沒有正式官方中文名稱,台灣官方中文名稱為『渦輪加速』,中國大陸官方中文名稱為『睿頻』。其後該技術更名為Dynamic Speed,動態時脈[8])動態時脈調整技術,倘若有程式使用較多的處理器负载,處理器的頻率可以按步驟提升,此外,可以自動往上提升倍頻[9]該功能基本不需要作業系統的支援,完全由硬體監控[10]。除了時脈管理,電源管理方面引入Power Gates技術,核心閒置的時候可被關閉。對比上一代的Core架構,的核心電阻可以被關閉,電流可以完全不通過核心。各個處理器核心可運作於不同的頻率電壓[11]。Turbo Boost及Power Gates功能都是由同一個單元提供,佔去大約一百萬個晶体管[12]。而AMD K10及後來的改進版K10.5,核心必須手動才能關閉。

指令集

指令集更新:SIMD指令SSE4的版本會提升為SSE 4.2,SSE4.2在SSE4.1(於Core架構上)的基礎上新增了7條指令[13];引入第二代Intel虛擬化技術,支援EPT(Extended Page Table,擴展分頁表)、VPIDs(virtual processor identifiers,虛擬處理器標識)以及非屏蔽中斷窗口退出(non-maskable interrupt-window exiting)。[14]Intel Nehalem架构的原子操作延时降低了50%,在试图限制原子的开销上。[15]

搭配晶片組

晶片組方面,Intel推出了5系列晶片組與之搭配,桌面平台有P5*、H5*、X5*等系列型號,其中P5*、H5*系列型號採用LGA1156插座,X5*採用LGA1366插座。代號Bloomfield的Core i7和後期第二批的Intel X58晶片組(允許更變倍頻)的組合再次提升Intel平台的超頻極限。核心代號Lynnfield的Core i5所使用的晶片組,更名為“PCH”(Platform Controller Hub,PCH,整合了一部分北橋和整個南橋),取代以往分離的北橋晶片和南橋晶片,成為單晶片組。[16]早期,處理器核心的電壓與系統記憶體同步。此前,Intel官方表示首批處理器產品會支持DDR3-800和DDR3-1066規格的記憶體。對於DDR3-1333,由於處理器只可以接受較低的電壓水平(限制在1.65V或以下),高速的記憶體意味著需要較高的電壓,所以此規格的官方支援仍然存在疑問[17]。後來第二批X58晶片組主機版上,處理器核心電壓與系統記憶體電壓可以實現異步,方便用家超頻[18]。另外,原先只有XE版本處理器可以調整記憶體頻率。後來Intel修改為所有上市的Core i7處理器,均可以修改記憶體和QPI總線的頻率[19]

效能和能耗之改進

儘管核心面積比Core架構要大不少,性能較Core架構系列則仍大幅提升,並沒有令市場期望失望。[20]

與Core架構的45納米製程版本Core相比,Nehalem架構:

  • 在相同的能耗下比Core架構的單執行緒效能高出10%至100%;
  • 同樣的效能下的能耗平均比Core架構的低30%;
  • 每核心每時鐘週期的效能平均比上代架構高12%至20%。

核心及其步進

核心數量(記憶體通道數量、其他總線)製程晶片面積CPUIDModel步進流動平台桌面平台、 UP ServerDP ServerMP Server
八核心(四通道)45 nm684 mm²206E646D0 Beckton (80604)
四核心(三通道)45 nm263 mm²106A4
106A5
26C0
D0
Bloomfield (80601)Gainestown (80602)
四核心(雙通道、PCIe)45 nm296 mm²106E4
106E5
30B0
B1
Clarksfield (80607)Lynnfield (80605)Jasper Forest (80612)
雙核心(雙通道、PCIe、內建顯示核心)45 nm Auburndale (已取消)Havendale (已取消)
十核心(四通道)[21]32 nm513 mm²206F247A2 Westmere-EX (80615)
六核心(三通道)32 nm248 mm²206C244B1 Gulftown (80613)Westmere-EP (80614)
雙核心(雙通道、PCIe、內建顯示核心)32 nm
45 nm
81+114 mm²20652
20655
37C2
K0
Arrandale (80617)Clarkdale (80616)
  • 極致效能級別的處理器無倍頻限制;
  • 全部微處理器使用133MHz的基準時鐘頻率

處理器列表

繼任微架構

Intel遵循Tick-Tock策略,於2011年第一季度發布了Intel Sandy Bridge微架構,正式取代Intel Nehalem微架構以及其製程改進版Intel Westmere微架構。

Intel processor roadmap
Intel的微處理器架構路線圖,從 NetBurst以及P6Tigerlake

參考

  1. , [201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10)
  2. , Intel Corporation, 2007-03-28 [201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0)
  3. Gruener, Wolfgang, , TG Daily, 2008-08-10 [201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14)
  4. . [201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30).
  5. 又能超外频了? Haswell或恢复FSB概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zol.com.cn
  6. . [201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4).
  7. . [2012-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17).
  8. . [201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0).
  9. . [201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3).
  10. . [201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3).
  11. . [201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4).
  12. . [201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2).
  13. . [201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17).
  14. . [201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3).
  15. , [201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1)
  16. Botezatu, Bogdan, , Softpedia, 2008-04-22 [201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8)
  17. . [201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4).
  18. . [201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4).
  19. . [201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6).
  20. , PC Watch, 2008-01-29 [201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8)
  21. . [2012-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6).

外部連結

  • , InfoWorld, 2010-03-16 [201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09)
  • , X-bit Labs, 2009-09-24 [201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08)
  • , Hot Hardware, 2008-11-03 [201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06)
  • , hardCOREware.net, 2008-11-03 [201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06)
  • , PC Perspective, 2008-11-03 [201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06)
  • , Xtreview, 2008-10-01 [201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9)
  • Altavilla, Dave, , HotHardware, 2008-03-17 [201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3)
  • Shrout, Ryan, , PC Perspective, 2008-03-28 [201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14)
  • Stokes, Jon, , Ars Technica, 2007-03-28 [201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25)
  • Lal Shimpi, Anand, , AnandTech, 2007-09-18 [201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06)
  • Lal Shimpi, Anand, , AnandTech, 2008-11-03 [201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8)
  • David Kanter. . realworldtech.com. 2010-04-04 [2010-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1).
  • Holland, Maggie, , IT Pro, 2007-09-19 [201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8)
  • , CHW.net, 2008-01-05 [201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05) (西班牙语)
  • Stokes, Jon, , Ars Technica, 2008-04-09 [201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21)
  • Torres, Gabriel, , Hardware Secrets, 2008-03-17 [201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6)
  • Shimpi, Anand Lal, , AnandTech, 2008-06-05 [201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4)
  • Shimpi, Anand Lal, , AnandTech, 2008-08-21 [201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4)
  • , X-bit Labs, 2008-11-02 [201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06)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Nehalem微架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