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38直升机

MI-38
概觀
類型 人員運輸直升機
技术数据
長度 70公尺
高度 18.4公尺
負載重量 最大掛載:5,000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 15,300公斤
發動機 TV7-117V× 2
- 推力 2,800馬力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 300公里/小時
巡航速度 250公里/小時
最大升限 6300公尺

歷史

自1980年代初以來,米-38的開發由 喀山直升機公司 進行[1] ,並在1989年巴黎航展期間首次展示了一個模型。1991年蘇聯解體后,喀山直升機公司與歐洲直升機公司合作,使Mi-38適應國際市場。1994年9月,Euromil股份公司成立,一個月後開始為該計劃提供資金。六分儀和普惠加拿大公司也將作為Mi-38航空電子設備和動力裝置設備的供應商參加該計劃。最初,這架直升機原定於1999年進行首次飛行測試,但直到1999年8月18日才簽署了完成第一架演示器的合同。2001年,在一架Mi-17直升機上對Mi-38的旋翼葉片進行了測試。2003年12月22日,第一架Mi-38演示機(PT-1)在喀山直升機廠上空進行了首飛。 [2]

第二架原型機(OP-2)由普惠加拿大PW127/TS發動機提供動力,於2010年12月2日首飛。該原型機還配備了由跨斯航空開發的IBKO-38或IBKV-38航空綜合體,該綜合體為Mi-38實施了玻璃駕駛艙的概念。同月,OP-2進行了從喀山到莫斯科的首次長途飛行,飛行里程超過800公里。[3]

2013年3月,國際航空聯合會證實,米-38原型機已經在E1h級中創下了五項紀錄。第二架原型機在無載荷的情況下達到8,620公尺(28,280英尺)以創下高度記錄。第二和第三項記錄是爬升速度;Mi-38在六分鐘內達到3,000公尺(9,843英尺)的高度,然後隨後在10分52秒內達到6,000公尺(19,685英尺)。另外兩項記錄是高度記錄:第一項記錄為7,895公尺(25,902英尺),有效載荷為1,000千克(2,205磅),第二項記錄為7,020公尺(23,031英尺),有效載荷為2,000千克(4,409磅)。[4]

第三架原型機(OP-3)於2013年12月17日開始飛行測試。該直升機配備了一對俄羅斯克里莫夫TV7-117V渦輪軸發動機[5] which produce about 2,100 kW(2,800 shp) 其產生功率約為2,100千瓦(2,800馬力),而普惠加拿大PW127 / TS的功率為1,900千瓦(2,500馬力)。[6]

第四架也是最後一架原型機(OP-4)於2014年10月16日首飛。與OP-3相同,它由Klimov TV7-117V發動機提供動力,但與第三原型車的不同之處在於其抗衝擊燃油系統和擴大的舷窗。[7]

2015年12月30日,Rosaviatsiya認證了Mi-38,完成了測試和認證計劃,並允許交付第一台。認證基於第三和第四架飛行測試原型機,配備1,900千瓦(2,500馬力)Klimov TV7-117V發動機。[8]

2017年7月,簽署了向俄羅斯國防部交付前兩架系列Mi-38的合同。喀山直升機工廠於2018年1月10日開始批量生產該直升機。到2020年止俄羅斯國防部總共計劃購買約15架直升機。[9] [10]

2018年11月23日,軍用改型Mi-38T進行了首飛。[11][12] Mi-38T是Mi-38的專用運輸和實用程式版本。它是為了滿足俄羅斯國防部的要求而開發的。由於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歐洲直升機公司於2003年退出該方案。因此需要一架帶有俄羅斯全部自製的進版直升機。新型Mi-38T與早期的Mi-38有一些不同。它的所有部件,包括發動機和航空電子設備,都是在俄羅斯製造的,Mi-38T的全玻璃駕駛艙安裝了IBKO-38航電系統。包含五個多功能顯示器(TDS-12),兩個多用途控制和顯示面板,飛行導航和無線電通信設備控制面板。Mi-38T直升機由兩台Limo TV7-117V發動機提供動力,每台發動機的最大連續功率為1,545kW。該發動機配備了新的數位控制(FADEC)系統。自製發動機號稱比加拿大普惠127T / S發動機更強大。Mi-38T的寬敞客艙最多可容納40人或多達12名擔架上的傷患或多達30個坐著的箱子,並由2名醫務人員陪同。它可以在貨艙中運輸最大貨物有效載荷高達5,000kg,或在外部吊索上運輸最大5,000kg的貨物有效載荷。300km/h,減少了醫療後送和貨物運輸任務期間的反應時間。Mi-38T直升機可以在白天或晚上在各種天氣條件下運行,溫度在-45°C至50°C之間。 它可以在結冰條件下執行任務,同時在高達6,300公尺的高度飛行。直升機有能力降落在毫無準備的地點。[6][13]喀山直升機公司副總經理瓦迪姆·里蓋表示,米-38現在可以搭載多達40名乘客。俄羅斯國防部於2019年12月接收了前兩架系列Mi-38。[14][9][15] 2020年1月,俄羅斯直升機公司宣佈已收到一家未指明的出口客戶(據俄羅斯媒體報道,在中東地區)訂購Mi-38T,用於“運輸和增加舒適的客艙配置”,從2021年到2022年交付。 2020年8月,俄羅斯聯邦國防部又訂購了2架米-38,增加了舒適艙配置,緊急情況部於2021年8月訂購了9架。[16][17]

參看

  1. . TASS. 2014-10-20 [2019-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0).
  2. . Flight Global. 2004-01-06 [2020-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3).
  3. . armyrecognition.com/. 2010-12-02 [2020-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9).
  4. Drwiega, Andrew. . Rotor & Wing. 26 March 2013 [4 December 2021]. ISSN 2473-2958. (原始内容存档于4 December 2021).
  5. . Russian Helicopters. 2013-12-17 [2020-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6).
  6. . military-today.com. [2020-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4).
  7. . Russian Helicopters. 2014-10-20 [2020-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4).
  8. Perry, Dominic. . London: Flightglobal. 2016-01-04 [2016-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6).
  9. Butowski, Piotr. . Air International. March 2020, 98 (2): 53 [2021-12-06]. ISSN 0306-56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4).
  10. . Interfax. 2018-01-10 [2019-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2).
  11. . bmpd.livejournal.com. 2018-11-24 [2018-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6).
  12. . 2018-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8).
  13. . TASS. 2018-11-23 [2022-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4).
  14. Karnozov, Vladimir. . AINonline. 2019-12-06 [2021-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8).
  15. Butowski, Piotr. . Air International. Vol. 98 no. 4. April 2020: 62. ISSN 0306-5634.
  16. . [2022-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4).
  17. . [2022-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