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 and chill

Netflix and chill”是一个互联网用语,用作性行为的委婉说法,既可以理解为情侣性愛,也可以是床伴約砲一夜情。2009年首次出现在Twitter上,但当时的意思并不是性暗示。该短語在TwitterFacebookVine社交网站上越来越受欢迎。[1]2015年,“Netflix and chill”已经成为网络流行语,在Fusion TV上通常被描述为“性行为”。[2]

来源

NoFaceNina Twitter
@nofacenina

I'm about to log onto Netflix and chill for the rest of the night.

2009-01-21[3]

“Netflix and chill”这个短语首次出现在2009年1月21日“NoFaceNina”发布的一条推文中:[1][2]

「我等會就登入Netflix,然後整晚在那裡放鬆。」

chill在俗語中是放鬆的意思,這裏是指打發時間。故這個短語早期并非表示性暗示,只是指觀賞Netflix打發時間的行为,且通常是自己一個人觀賞。[4]2013年,Netflix在美国的受欢迎程度大幅上升,已经有数百万的付费用户,越来越多人把Netflix这个名词当作动词使用,并将该短语独立使用。

这个短語用作性行为的委婉说法,被认为是在2014年年中形成的,到2014年底已经在非裔美国人Twitter社区中传播开来。[4]2015年4月,這个短語被收入《市井词典》,其定义为[2]

“两个人去对方家(做爱)或做其他与性有关的行为的暗号。”

很快这个短語就从Twitter上的黑人社区传播开来,成为网络流行语,《卫报》和《每日镜报》等新闻网站也有对此报道。[5]

影响

随着该短语越来越常用,与该短语相关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开始出现。[6]

在两所不同的大学,有学生策划了“Netflix and chill”活动,其中一个因有太多人参加被当局取消了。[7]在纽约的Maker Faire,Netflix发布了一个大按钮原型,名为“The Switch”,当它被按下时,将调暗用户所在环境的灯光,激活手机的“请勿打扰”功能,并准备开始播放Netflix,为即将开始的活动消除障碍。这经常被称为“Netflix and chill按钮”。[8]

2015年10月,企业家科里·威廉姆斯(Kori Williams)创立了名为“Netflix and chill”的避孕套,并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预防怀孕和通过性傳染病[9][10][11]

2015年11月,位于加州洛思加圖斯的Netflix公司总部外的Netflix标志被喷上了“and chill”的涂鸦。[12]同年12月,爱莉安娜·格兰德发布了假日EP《圣诞节与寒意》(Christmas & Chill)。[13]

2016年1月,艺术家汤姆·加勒(Tom Galle)和ART404公司在纽约市创立了一个“Netflix & Chill Room”,并在Airbnb上出租。[14]

2016年2月初,Netflix发布了一项关于恋爱中的用户如何使用其服务的调查结果,该调查也被称为“Netflix and chill study”。[15]与此同时,许多社交网站上还许多附加“#DatingWithNetflix”标签的帖子,宣传Netflix对情侣用户产生的积极影响。[16]

2016年6月,创作歌手Danah在SoundCloud上发布了一首名为“Netflix and Chill”的歌曲。这首歌由澳大利亚流行乐队Justice Crew成员Wippy Lion制作,表达了这个短语在流行文化中的用法。[17]

2020年1月,班傑利公司推出一款名为“Netflix & Chilll'd”的冰淇淋[18]

参考文献

  1. First recorded use of "Netflix and Chill" on twitter.com NoFaceNina [@nofacenina]. (推文). 2009-01-21 [2015-12-02] Twitter.
  2. Roose, Kevin. . Fusion.net. 2015-08-27 [2015-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27).
  3. NoFaceNina [@nofacenina]. (推文). 2009-01-21 Twitter.
  4. Rickett, Oscar. . The Guardian (London). 2015-09-29 [2015-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6).
  5. . Daily Mirror. [2015-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1).
  6. Golby, Joel. . Vice. 2015-10-13 [2015-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7. Shepherd, Jack. . The Independent (London). 2015-09-25 [2016-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2).
  8. Brian, Matt. . Engadget. 2015-09-28 [2015-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2).
  9. McDonald, Andy. . Huffington Post. 2015-10-08 [2017-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2).
  10. Lakshmin, Deepa. . MTV News. 2015-10-08 [2017-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6).
  11. Dimanche, MISE à JOUR. . 2015-10-11 [2017-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2).
  12. O'Neil, Lauren. . CBC News. 2015-11-06 [2015-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2).
  13. Roth, Madeline. . MTV. [2017-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7).
  14. Burns, Janet. . Forbes. [2016-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1).
  15. Papisova, Vera. . Teen Vogue. [2016-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3).
  16. Netflix. . Facebook. 2016-02-13 [2016-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7).
  17. YKIGS. . YouKnowIGotSoul.com. 2016-07-04 [2016-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0).
  18. Groce, Nia. . Insider. 2020-01-17 [2020-05-1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