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利奧
奧利奧(英語:),是1912年億滋國際旗下的餅乾品牌納貝斯克(Nabisco)所創製的一種饼干,其銷量在同類產品中位居第一[3]。
奥利奥 Oreo | |
---|---|
两个奥利奥饼干 | |
產品類型 | 夹心曲奇 |
持有者 | 億滋國際[lower-alpha 1] |
生產商 | |
國家/地區 | 美國 |
建立 | 1912年3月6日[2] |
目標市場 | 世界 |
口號 | "Wonderfilled" "Milk's favorite cookie" "Only Oreo" "Stay Playful" |
網站 | www |
Oreo的華文宣傳口號,在台灣是「轉一轉,舔一舔,泡一泡」,在中國大陸是「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在香港是「一擰、一舔、一浸」
名字來源
有關Oreo曲奇名字的意思有多个说法,有指「Or」在法文中有黃金的意思,因Oreo早期的包裝是金色的;另一種說法則指源自希臘文「Oros」,解作山丘,因為原本的Oreo是土堆形的,加上希臘文「」解作美麗的意思。
另外亦有人指「re」指中間的忌廉(cream),而兩個「O」則表示外面兩層的朱古力曲奇。
也一些人认为,奥利奥的名字来自英语,是“白心黑仁”的意思。
历史
最初生产的Oreo饼干,主要是向英国裔人士銷售的,因為納貝斯克公司認為他們的餅乾過於「傳統」。原本Oreo是土堆型狀的,分檸檬調合蛋白和奶油兩種口味,以30美分一磅的價錢向顧客出售,並以玻璃樽盛載,讓顧客能看見Oreo餅乾。直到1916年,Oreo餅乾更換了新的設計。1920年代,由於忌廉口味較受歡迎,納貝斯克公司停止了檸檬調合蛋白口味的生產。
現今的Oreo曲奇,是由美國人威廉·图奈尔(William A Turnier)於1952年引入的,在曲奇上印有納貝斯克公司的標誌。
1975年,納貝斯克公司開始推出不同款式和口味的Oreo餅乾,而首款Oreo的變款就是Double Stuf Oreo。[4]
奥利奥于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它已经发展成为具影响力的、成功的饼干领导品牌。
模仿品
明顯地,澳丽澳、粤利粤、奥得利等是中國的奧利奧冒牌貨奧利奧在1912年模仿Hydrox的問題也常被提出來作為對比。
產品種類
現時於美國出售的Oreo產品大約有45種:
- Oreo威化:被巧克力覆蓋的威化餅乾條,以忌廉作為夾心。
- 金色奧利奧巧克力夹心口味(在2007年前稱作Uh-Oh Oreo):香草口味的威化餅乾,以巧克力口味的忌廉作為夾心。
- 金色奧利奧:香草口味的威化餅乾,以香草口味的忌廉作為夾心。
- Mini Oreo:比普通奧利奧餅乾體積較小。
- Oreo Thins : 比普通奧利奧餅乾較扁。
- 奥利奥美味双心口味:在1987年出現,巧克力餅乾與兩種口味的夾心,它們是牛油與巧克力、薄荷與忌廉和咖啡與忌廉。類似Double Stuf Oreo
- 奥利奥双倍装:在1975年出現,忌廉含量是普通奧利奧餅乾的兩倍。
- Big Stuf Oreo:在1985年出現,體積是普通奧利奧餅乾的幾倍,獨立售賣,每塊含有316卡路里和13克脂肪,在1991年停止售賣。
- 奥利奥奶糖口味:覆蓋在一層牛奶糖中。
- 奥利奥牛奶巧克力味:覆蓋在一層巧克力中。
- 奥利奥100卡路里装:一種六角形的、沒有夾心的巧克力餅乾。
- Grinch Oreo:為了推廣主題電影而出現的限量版版本。
- 奥利奥巧克力夹心蛋糕:由兩塊巧克力蛋糕和夾在中間的忌廉組成,忌廉的口味有香草和巧克力兩種。
- 奥利奥香蕉口味:它的夾心是黃色的香蕉口味忌廉。[5]其中五至六種有在香港出售。
- 奥利奥生日蛋糕口味:卡夫为100周年纪念推出的特别口味。
參考资料
注释
文献
- de la Merced, Michael J. . The New York Times (DealB%k). March 21,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6, 2012).
- (PDF). Mondelez International. [October 4, 20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August 26, 2019).
- Diane Toops. . Foodprocessing.com. 2005-01-07 [2008-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1) (英语).
- Jennifer Rosenberg. . About.com. 2008-04-14 [2008-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8) (英语).
- Kraft Foods : Nabisco Worl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trieved on 14 Apr, 2008.
- . 2018-02-01 [2018-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1).
- . Android. [2018-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7) (美国英语).
- . archive.is. 2017-09-27 [2018-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7).
- . 2018-03-24 [2018-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