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尾草

狼尾草(学名:),也称䓞草、狗尾巴草(浙江),芮草(江蘇),老鼠狼,狗仔尾(廣東),狼茅、狗尾草、狗子草、黑狗尾草,是一种多年生禾本科植物。

狼尾草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单子叶植物 Monocots
演化支 鸭跖草类植物 Commelinids
目: 禾本目 Poales
科: 禾本科 Poaceae
属: 狼尾草屬 Pennisetum
种:
狼尾草 P. alopecuroides
二名法
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L.) Spreng.
狼尾草
紫色狼尾草

型態描述

多年生草本,稈高 30~100 公分,扁壓狀,粗壯,叢生。外形及形型態與芒草十分相似,但生長環境不同[1]。葉片長 30~60 公分,寬 0.5~0.8 公分,革質,常內捲,略代粉白色;葉鞘無毛,邊緣被纖毛;葉舌長約 0.05 公分,被一圈短毛。花序為圓錐花序,長 10~15 公分,穗狀,圓筒形,序軸被毛;不孕分枝形成櫬托小穗之剛毛,剛毛與小穗一起脫落;穗柄長 0.2~0.3 公分,小穗長約 0.7 公分,披針形或闊披針形,銳尖;穎略呈硬質;外穎細小;內穎為小穗的 1/2 長,狹長橢圓形,銳尖;下位外稃與上位外稃等長,銳尖,闊披針形;上位外稃半透明。花期 9~10 月。有灰白及紫紅等顏色[1]

分佈

这种植物原生地廣泛見於亚洲包含中國、緬甸、日本、台灣、馬來西亞、大洋洲島群及澳洲,在中國广泛分布于南北各省区[2]。 秋天會落葉[3]

用途

狼尾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原產自南非,是國內主要芻料作物之一。臺灣的狼尾草種原是 1961 年自菲律賓引進,經過畜產試驗所多年育種與栽培研究,陸續選育出各具特色的品種。狼尾草具有扦插繁殖、再生能力強、產量高,且栽培過程少有病蟲害發生的特性,可新鮮給飼或調製成青貯料餵飼動物。除此之外,也能做為食材、田間敷蓋物、造紙材料或生質酒精原料。畜牧業對芻料需求大,但國產芻料自給率低,102 年仍需進口 225,293 公噸飼料用植物產品。而當原物料與進口乾草價格愈高,酪農所受成本壓力愈大時,改用國產芻料為降低生產成本與提高收益的方法之一。100 年休耕農地期作面積達 20 萬公頃,其中兩期作連續休耕農地面積達 5 萬公頃,爰農委會 102 年推動之「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計畫」,已將狼尾草等牧草列入契作替代推廣作物,可增加農地利用並提高國產芻料自給率。[4]

異名

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 Alopecurus hordeiformis L.
  • Panicum alopecuroides L. (basionym)
  • Pennisetum compressum R. Br.
  • Pennisetum hordeiforme (Thunb.) Spreng.
  • Pennisetum japonicum Trin. ex Spreng.

參考文獻

  1. . 東方日報 (香港). 2017-12-13 [2017-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3) (中文(繁體)).
  2. 北京农业数字信息资源中心. . [2012-08-21].
  3. .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s. [2016-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6) (英语).
  4. (中文).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狼尾草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