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古柏帶天體

在天文學中,QB1天體Cubewano)是指運行軌道海王星之外,且不與大行星產生軌道共振古柏帶天體。這類天體的半長軸在40-50天文單位之間,且不會切入海王星的軌道,有時也稱為傳統的古柏帶天體。軌道接近圓形(離心率在0.15以下)。

這個奇特的名稱來自繼冥王星與卡戎以來,第一顆被發現的海王星外天體(15760) 阿爾比恩,在2018年1月命名前的臨時編號為1992 QB1,此後發現的類似天體均稱作QB1天體(原文為「QB1-o's」或直接發音為「Cubewanos」)。

歸屬於QB1天體者如下:

這張圖用於說明較大的QB1天體的軌道。圖中也包含了較大的類冥天體(冥王星厄耳枯斯伊克西翁),以灰色呈現作為比較之用。水平軸表示半長軸,軌道的離心率以從近日點遠日點的紅色線段表示,對應到垂直軸的數值就是軌道傾角

軌道

絕大多數的QB1天體在與海王星2:3與1:2的共振軌道之間被發現。例如,夸奧瓦的軌道接近圓形並接近黃道平面;另一方面,類冥天體有較大的離心率,使得一些成員的軌道會比海王星更靠近太陽。

QB1天體的主要成員(被稱為「冷群體」)軌道接近圓形並有低軌道傾角,少數的成員(「熱群體」)的特性則有較大的離心率和高軌道傾角[1].

最近的深度黃道巡天提出了這兩個族群的分布報告,一群的軌道傾角以4.6°為中心(稱為「核」),另一群的軌道傾角則擴展至30°(稱為「冕」)。[2]

分布狀態

這張圖描繪了所有當時已知的QB1天體(在2006年2月,共532個)和類冥天體。在右邊秀出的直方圖是軌道傾角、離心率和半長軸。插入左邊的以離心率對應軌道傾角來比較QB1天體和類冥天體的分布。

為數龐大的古柏帶天體(超過三分之二)軌道傾角都在5°度之內,離心率則小於0.1,它們的半長軸顯示偏好集中在主帶的中間。但可議的是,越小的天體越接近共振軌道的邊緣地帶,似乎不是被捕捉進共振範圍內,就是軌道曾被海王星修正過。

在「熱」和「冷」的分布上是明顯的有所差異:超過30%QB1天體都是低傾角、接近圓形的軌道;類冥天體的軌道參數在分布上更加均勻,在區域性的最大離心率集中在0.15-0.2的範圍內,軌道傾角則在5-10°。 也可以參考黃道離散天體

這張圖表代表的是傳統天體(排列成線)從極和黃道俯視的圖。QB1天體用藍色表示,與類冥天體一起的用紅色表示,海王星是黃色。

當比較QB1天體和類冥天體的離心率時,可以明顯的看出QB1天體在海王星軌道外面形成帶狀,類冥天體則鄰近海王星軌道,甚至進入軌道內側。當比較軌道傾角時,「熱」QB1天體明顯的分布在傾角較大的區域,類冥天體則一貫的在小於20°的區間內。

尋求正式的定義

雖然這不是「QB1」或「傳統古柏帶天體」的官方定義,但是這些用語通常是用於受到海王星重大擾動的天體,因而除了與海王星的軌道共振之外(共振外海王星天體),而且有證據顯示古柏帶有一個邊界,因為在1998年就懷疑在47-49天文單位缺乏低傾角的古柏帶天體,到了2001年則有更多的數據支持[3]。當然,傳統上還是依據軌道半長軸來區分,包括在1:2與2:3共振之間的天體,也就是在39.4至47.8AU(排除這些共振的中間較小的) [1]

然而,這樣的定義缺乏精確性:特別是在傳統的對象和離散盤之間仍然是混淆的。目前依據J. L. Elliott等人的分類,是改用平均軌道參數作為正式的標準。不拘形式的置入,使得這樣的定義會包括那些從未橫越過海王星軌道的天體。根據這樣的定義,一個合格的古柏帶天體是:如果:

  • 不是共振的,
  • 它的平均Tisserand's參數超過3,
  • 它的平均離心率小於0.2。

這樣的介紹來自深度黃道巡天的報告[2],而且在最近的文獻上多數都採用此種定義[4]

家族

第一個碰撞家族,也就是由單一的天體所殘留下的殘骸構成的族群,已經被證實了,其成員包括2003 EL61和衛星、2002 TX300和4個小天體。這些天體不僅遵循著相似的軌道,還有著相同的物理特徵,不像其他的古柏帶天體表面有著大量的冰(H2O)和完全沒有或是只有少量的有機物。在紅外線電磁波觀測下,表面的成分會影響到物體本質(相對於紅色)的顏色和吸收至1.5和2微米的深度[5]

家族中4個最明亮的天體在圖表中位於代表2003 EL61圈子的裡面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大衛·朱維特, A.Delsanti The Solar System Beyond The Planets in Solar System Update : Topical and Timely Reviews in Solar System Sciences , Springer-Praxis Ed., ISBN 3540260560 (2006). Preprint of the article (pdf)
  2. J. L. Elliot, S. D. Kern, K. B. Clancy, A. A. S. Gulbis, R. L. Millis, M. W. Buie, L. H. Wasserman, E. I. Chiang, A. B. Jordan, D. E. Trilling, and K. J. Meech The Deep Ecliptic Survey: A Search for Kuiper Belt Objects and Centaurs. II. Dynamical Classification, the Kuiper Belt Plane, and the Core Population.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129 (2006), pp. preprin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3. 查德·處基羅和米高·E·布朗 The Radial Distribution of the Kuiper Belt,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554 (2001), pp. L95–L98 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4. E. Chiang, Y. Lithwick, M. Buie, W. Grundy, M. Holman A Brief History of Trans-Neptunian Space. to appear in Protostars and Planets V (August 2006) Final preprint on arXiv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5. 米高·E·布朗, Kristina M. Barkume, Darin Ragozzine & Emily L. Schaller, A collisional family of icy objects in the Kuiper belt, Nature, 446, (March 2007), pp 294-29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