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
傷寒(英語:)是由傷寒沙門氏菌(S Typhi)[3]经消化道侵入而引起的全身性急性肠道傳染病;屬於一種肠热病[10](enteric fever),其他尚有副傷寒。在漢語裡命名的歷史中,先由清末時譯為腸熱症,後受日本影響,音譯為腸窒扶斯,又稱為濕溫傷寒、腸傷寒、傷寒熱。
伤寒 | |
---|---|
傷寒患者的胸部出現玫瑰色斑 | |
症状 | 發燒、腹痛、頭痛、紅疹[1] |
起病年龄 | 暴露後6–30天[1][2] |
类型 | 原发性细菌性传染病[*]、反向人畜共患病、疾病 |
病因 | 傷寒沙門氏菌(Salmonella typhi),隨被糞便污染的食物傳播[3][4] |
风险因素 | 消毒不良、衛生不佳[3] |
診斷方法 | 細菌培養、DNA 檢測[3][2][5] |
鑑別診斷 | 其他感染症[6] |
預防 | 傷寒疫苗、洗手[7][2] |
治療 | 抗细菌药[3] |
1250萬(2015年)[8] | |
死亡數 | 149,000(2015年)[9] |
分类和外部资源 | |
醫學專科 | 感染科 |
ICD-11 | 1A07 |
ICD-10 | A01.001.0 |
ICD-9-CM | 002.0 |
DiseasesDB | 27829 |
MedlinePlus | 001332 |
eMedicine | 231135 |
Orphanet | 99745 |
症狀
傷寒症狀可輕可重,通常在暴露病原後6至30天後發病[1][2]。常會出現逐漸發燒數日的症狀[1],為長期緩慢的發燒,可達39°至40°C(103°至104°F)。也常出現虛弱、出汗、腹痛、便秘、以及頭痛的症狀[2][6]。偶見腸胃炎、腹瀉、嘔吐症狀,但通常不明顯[6],但腸道出血或穿孔是其最嚴重的併發症。有些患者會起玫瑰色斑(rose spot)[2]。有些嚴重病例會有意識混亂的現象[6]。若未妥善治療,症狀可能會持續數周至數月[2]。有些人可能會帶有傷寒桿菌,但卻沒有任何症狀,然而這些帶原者仍具有傳播病菌的能力[4]。傷寒及副傷寒皆屬於腸熱病[3]。
病源
傷寒的致病原為傷寒沙門氏菌(S Typhi)[3],俗稱傷寒桿菌,為腸道沙門氏菌的(Salmonella enterica)一種血清型,主要生長於消化道及血液中[2][6],且人類為其唯一宿主。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均为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ecies)属。伤寒杆菌會随著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透過苍蝇、蟑螂等媒介傳染给健康人,傳染力很高,因此本病一般經由攝入受糞便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傳染[4]。風險因子包含消毒不完全或衛生不良[3]。有開發中國家旅遊史者感染風險亦較高[6]。
預防
傷寒疫苗可減低注射後兩年感染傷寒的機會達30%至70%[7]。注射後七年仍有些許保護力[3]。至疫區旅遊者,建議預防性施打傷寒疫苗[4],其他避免感染的方法包含給予乾淨的饮用水、做好消毒,以及養成洗手的習慣[2][4]。未確定是否帶有傷寒桿菌者,不建議為他人烹調[2]。
治療
現代醫學採取的藥物可使用:氨苄西林(ampicillin)、氯黴素(chloramphenicol)、磺胺劑(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阿奇霉素、氟喹諾酮類(fluoroquinolones)如環丙沙星(ciprofloxacin)、第三代頭孢菌素等抗细菌药。但目前病原體對於上述藥物的抗藥性日益增加,使治療越來越不容易[3]。
病原治疗为关键,患者应避免接触传染源,药物治疗以氟喹诺酮类为首选,如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可用头孢类药物,如有过敏者可选用氯霉素,但注意其指征与副作用。肠出血者应禁食,大量出血者应输血,併發肠穿孔时宜及早手术治疗。[13]
歷史
因為它跟斑疹傷寒同樣會造成身體出現玫瑰色斑(rose spot),古代醫生認為它們是同一種疾病。
病名來源
傷寒這個病名在中國起源很早,但是這與西方醫學所說的 Typhoid Fever 不同,指的是所有外感熱病[14]。
在清朝,西醫將這個病名傳入中國,初期曾經譯為「肚腸熱症」、「小腸熱症」(兩者皆為Enteric fever的意譯)、「泰斐士熱」(Typhoid fever的音譯)等。1908年,博醫會名詞委員會出版《醫學辭匯》,將其譯為「癥症」、「腸熱症」,希望作為官方名稱,但是使用不廣。
腸窒扶斯()則是來自日本的譯名,緒方郁藏於1855年刊行的《療疫新法》最早使用這個譯名來稱呼 Typhoid 這個病名,並取代了傳統的中醫的病名。隨著留日學生的增加,這個病名被帶回中國。
1908年,丁福保將宮本叔、橋本節齋、寺尾國平所著的《新傷寒論》漢譯出版,首次將窒扶斯桿菌與腸窒扶斯這個病名介紹至中國[15]。丁福保認為,腸窒扶斯這個病症造成的發熱證狀,與中醫所謂的傷寒相近。腸窒扶斯之輕症,即中醫所謂「太陽病」;其熱偏於稽留或間歇者則為「少陽病」;若病重持續發熱則為「陽明病」。因此認為它即是中醫所謂的傷寒。這個說法也被當時許多學者所接受[16]。
章太炎認為腸窒扶斯相當於太陽病中的「抵當湯證」[17],但是傷寒的範圍較大,而腸窒扶斯的範圍較小。何佩瑜也有類似的看法[18]。徐仁甫則提出《傷寒論》的傷寒病即是窒扶斯桿菌侵入太陽經造成[19]。在他們的推動之下,腸窒扶斯慢慢被稱為「傷寒」。
但是這個說法並不是所有人都接受的。1912年,浙江發生傳染病,經浙江紹興醫學會會員調查,認為這是腸窒扶斯,但是它對應的中醫病名應該是濕溫時疫[20]。民國初年的余巖認為腸窒扶斯應該譯為溫邪或濕溫[21]。
1955年丁甘仁的門徒陳純仁出版《傷寒手冊》,整合了前人的說法,認為這個病證,應該稱為濕溫傷寒。根據陳存仁的說法,「傷寒」有三重意義:「第一是所有熱病的集合名詞,泛指一切發熱病;較狹義的可能就是指《傷寒論》中的麻黃湯證,一種是新的,即專指濕溫傷寒症(腸熱證),故糾纏最多。」[22]。
流行病學與著名病例
1907年,廚師瑪莉·馬龍開始爆發的傷寒瑪莉(Typhoid Mary)事件,可說是醫學史上有名的案例,另一位带菌者托尼·拉贝尔感染了122人,其中有5人死亡。1914年塞尔维亚因傷寒傳染,半年內夺走15万人的生命。1934年和1937年,西藏先後爆發两次伤寒大流行,死亡數千人。1972年,墨西哥的伤寒大流行,有14000人死亡。
2015年,全球新病例數達1250萬人[8],當中最常見的國家為印度。孩童最容易受到感染[3][4]。自1940年代起,由於衛生觀念的進步以及抗生素的使用,已開發國家的傷寒發生率逐漸下降[4]。在美國,每年新病例數約為400例,總患病者約 6,000 [6][23]人。在2015年,傷寒共導致全球 149,000 人死亡,相較於1990年的181,000有下降的趨勢[9][24]。傷寒若不進行治療,有高達20%的死亡率[4]。若妥善治療,則死亡率可降低至1-4%之間[3][4]。
参考文献
- Anna E. Newton. . . 2014 [2018-01-02]. ISBN 97801999484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2).
- . cdc.gov. May 14, 2013 [28 March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6).
- Wain, John; Hendriksen, Rene S.; Mikoleit, Matthew L.; Keddy, Karen H.; Ochiai, R. Leon. . The Lancet. 2015-03-21, 385 (9973) [2022-07-24]. ISSN 0140-6736. PMID 25458731. doi:10.1016/S0140-6736(13)62708-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1) (英语).
- (PDF). Releve Epidemiologique Hebdomadaire. 2008-02-08, 83 (6): 49–59 [2018-01-02]. PMID 182602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4-02).
- Crump, John A.; Mintz, Eric D. .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0-01-15, 50 (2) [2022-07-24]. ISSN 1058-4838. PMC 2798017 . PMID 20014951. doi:10.1086/6495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4) (英语).
- . cdc.gov. 2013-05-14 [2015-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 Anwar, Elspeth; Goldberg, Elad; Fraser, Abigail; Acosta, Camilo J; Paul, Mical; Leibovici, Leonard. Cochrane Infectious Diseases Group , 编. .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4-01-02. doi:10.1002/14651858.CD001261.pub3 (英语).
- Vos, Theo; Allen, Christine; Arora, Megha; Barber, Ryan M.; Bhutta, Zulfiqar A.; Brown, Alexandria; Carter, Austin; Casey, Daniel C.; Charlson, Fiona J.; Chen, Alan Z.; Coggeshall, Megan. . The Lancet. 2016-10-08, 388 (10053) [2022-07-24]. ISSN 0140-6736. PMC 5055577 . PMID 27733282. doi:10.1016/S0140-6736(16)31678-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7) (英语).
- Wang, Haidong; Naghavi, Mohsen; Allen, Christine; Barber, Ryan M.; Bhutta, Zulfiqar A.; Carter, Austin; Casey, Daniel C.; Charlson, Fiona J.; Chen, Alan Zian; Coates, Matthew M.; Coggeshall, Megan. . The Lancet. 2016-10-08, 388 (10053). ISSN 0140-6736. PMC 5388903 . PMID 27733281. doi:10.1016/S0140-6736(16)31012-1 (英语).
- . terms.naer.edu.tw. [2022-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4).
- Alan J. Magill. 9th. London: Saunders/Elsevier. 2013: 568–572 [2018-01-02]. ISBN 97814557404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8).
- Cunha, Burke A. . Infectious Disease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Historical Aspect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Part I. 2004-03-01, 18 (1). ISSN 0891-5520. doi:10.1016/S0891-5520(03)00094-1 (英语).
- . [2011-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4).
- 《素問》:「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
- 宮本叔原著,丁福保譯,《新傷寒論》,序:「東西各國之言傷寒症也,日本為腸窒扶斯,譯其意為小腸發熱潰爛之謂,故從前教會醫院譯作小腸壞熱症。」
- 章太炎《章太炎醫論》:「西人治中土疾病,往往不效,而傷寒溫病尤甚,蓋其術至拙矣。有名腸窒扶斯者,以四七日為期,初七日發熱不甚,二七日發熱最高,三七日發熱亦高,四七日發熱漸下,或遂得解,二七三七日中,熱甚者多發狂,若熱犯心即死,彼謂腸中結熱,生瘡化膿,未成膿則熱甚,已成膿則熱衰,東土譯者,見《傷寒論》有七日愈六日愈,及傷寒再經諸文,遂譯腸窒扶斯為傷寒。」
- 章太炎《章太炎醫論》〈五、論陽明病即溫熱病〉
- 何佩瑜《醫界春秋》〈腸窒扶斯與傷寒〉:「西洋發明之「腸窒扶斯」,言熱病在腸,中國發明之「傷寒」謂傷於寒氣,此名固不同,所指亦異,故有謂兩證不同者。有謂腸窒扶斯即傷寒之一部者,而日本亦以腸窒扶斯為『腸傷寒』,是亦主張一部份之相同矣。其實腸熱病,雖另有其飲食不節、消化不良,種種原因,而多由於外傷於寒所誘起。傷寒,雖不即變為腸熱,而遷延誤治,實有侵腸變熱之可能。傷寒為腸窒扶斯之起因,腸窒扶斯為傷寒之結果,此事實相同者也。」
- 徐仁甫《實用醫學講義》:「病邪從太陽寒水之經而入,能遞傳陽明少陽及三陰者,名為傷寒症。今用顯微鏡檢之,實一種傳染之菌,古人未有此器發明,多以『邪』字名之。當今醫學,日新月異,必須將中西今昔症名參對方有進步,即使仲景復生,亦當為之,慎無食古不化,使我中醫醫術,日形退化也。」
- 何廉臣、陳樾喬《濕溫時疫治療法》:「西醫名曰:小腸壞熱病。東醫名曰:腸窒扶斯(譯即小腸發炎爛潰之謂)。中醫名曰:濕溫時疫。」
- 余巖《醫學革命論選》〈溫熱發揮〉:「於鬻醫滬上十有餘年,凡遇舊醫方案定為溫邪者,取其血驗之,多是腸窒扶斯。」「薛氏《濕溫病》第十三條云:『舌根白,舌尖紅,此腸窒扶斯之三角舌也。』其第二十三條云:『溫熱病十餘日,腹時痛,時圊血。』此腸窒扶斯之腸出血也。」「溫熱之為病,風溫之外,又有濕熱,亦名濕溫,證象複雜,包含多種之病,斷非一種病名所能籠絡,以今日證候學智識勘之,其所述多為腸窒扶斯之類。」
- 陳存仁《中醫師手冊》〈古今病名統一對照表(一)〉
- Jackson, Brendan R.; Iqbal, Shahed; Mahon, Barbara;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 MMW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2015-03-27, 64 (11) [2022-07-24]. ISSN 1545-861X. PMC 4584884 . PMID 2581168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4).
- . The Lancet. 2015-01-10, 385 (9963) [2022-07-24]. ISSN 0140-6736. PMC 4340604 . PMID 25530442. doi:10.1016/S0140-6736(14)616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5)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