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 (古代)

中国古代的,前身為監察區兗州刺史部。早期轄境主要包括今山東省西南部與河南省東北部,東晉十六國時期轄境變動頻繁,北魏時轄境逐漸縮小,北朝後期以後轄境僅限於今山東省濟寧市一帶。

兗州
東漢明朝
188年-606年

619年-742年

758年-1118年

1137年-1385年
人口 
 282年
83300戶[1]
 549年
88032戶,266791口[2]
 639年
9366戶,15428口[3]
 1102年
71777戶,217734口[4]
 1207年
50099戶[5]
歷史 
 成立
188年
 废除
1385年
前身
继承
兗州刺史部
魯郡
魯郡
襲慶府
魯郡
魯郡
襲慶府
兗州府
今属于 中国山東省河南省

沿革

漢魏西晉

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設立十三刺史部。其中,兗州刺史部地處今山東省西南部與河南省東北部。但此时的兗州刺史部只是監察區,非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

東漢中平五年(188年)後,州成為正式的一級行政區域。兗州治山陽郡昌邑縣(今山東省鉅野縣東南),領五郡三國:陳留郡、東郡、東平國、任城國、泰山郡、濟北國、山陽郡、濟陰郡。初平三年(192年),兗州徙治濟陰郡鄄城縣(今山東省鄄城縣北)。後又徙治東郡廩丘縣(今山東省鄆城縣西北)[6]

西晉泰始元年(265年),改山陽郡為高平國。咸寧三年(277年),改東郡為濮陽國。太康十年(289年),復濮陽國為東郡永康元年(300年),分陳留國置濟陽國。建始元年(301年),改東郡為濮陽國[7]。光熙元年(306年),分濮陽郡置東燕國。至永嘉中(307年-313年),兗州領四郡六國:陳留國、濟陽郡濮陽郡、東燕郡、東平國(公國)、任城國、泰山郡、濟北國(侯國)、高平國(公國)、濟陰國建興三年(315年),濮陽、東燕二郡陷於石勒[8]

東晉十六國

東晉永昌元年(322年),陳留、泰山二郡陷於後趙太寧三年(325年),兗州全境陷於後趙,遂於徐州廣陵郡僑置兗州。

後趙時,兗州徙治濮陽郡鄄城縣(今山東省鄄城縣北)。建武元年(335年),割陳留、東燕二郡置洛州。至此,兗州領七郡:濟陽郡濮陽郡、東平郡、泰山郡、濟北郡、高平郡、濟陰郡。冉魏永興二年(351年),兗州大部陷於東晉

前燕元璽二年(353年),佔領後趙司州之陽平郡,置兗州,治館陶(今河北省館陶縣)。元璽四年(355年),佔領東晉兗州之濟北郡。光壽元年(357年),陽平郡還屬司州,兗州徙治濟北郡盧縣(今山東省平陰縣西)。光壽二年(358年),佔領後趙兗州之濮陽郡與東晉兗州之東平、任城、泰山(部分)三郡。光壽三年(359年),佔領後趙東燕郡與東晉陳留、濟陽、濟陰、梁四郡,屬兗州。建熙元年(360年),兗州徙治梁郡睢陽縣蠡臺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西南)。建熙七年(366年),佔領東晉高平、魯、泰山(部分)三郡,屬兗州。至此,兗州領十二郡:梁郡、陳留郡、濟陽郡濮陽郡、東燕郡、東平郡、泰山郡、濟北郡、高平郡、濟陰郡、任城郡、魯郡。

前秦建元六年(370年),佔領前燕兗州,徙治陳留郡小黃縣倉垣城(今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北),割梁郡屬南兗州,併任城郡入高平郡。建元十五年(379年),兗州徙治高平郡湖陸縣(今山東省魚臺縣東南)。至此,兗州領十郡:陳留郡、濟陽郡濮陽郡、東燕郡、東平郡、泰山郡、濟北郡、高平郡、濟陰郡、魯郡。

東晉太元九年(384年),收復兗州。太元十一年(386年),泰山郡陷於翟魏。太元十二年(387年),陳留、東燕、濟陰、高平四郡陷於翟魏;濟北郡陷於後燕,改屬青州。太元十五年(390年),收復泰山、高平二郡。太元十九年(394年),濮陽、東平、泰山、高平、魯五郡陷於後燕,改屬徐州

後燕建興七年(392年),佔領翟魏東燕、陳留、濟陰、滎陽四郡,置兗豫二州,治東燕郡白馬縣滑臺城(今河南省滑縣東)。

東晉隆安二年(398年),佔領後燕徐州之魯、泰山、高平、東平四郡,兗州之陳留、濟陰二郡,青州之濟北郡,屬兗州。

南燕二年(399年),佔領東晉兗州之泰山、東平、濟北三郡,以泰山郡置兗州,治梁父縣(今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東南),以東平、濟北二郡置并州

後秦弘始元年(399年),佔領東晉兗州之陳留郡,仍置兗州,治小黃縣倉垣城(今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北)。[8]

南北朝

北魏皇始三年(398年),佔領後燕濮陽郡天興二年(399年),佔領南燕東燕郡,改為東郡。遂以二郡置兗州,治東郡白馬縣滑臺城(今河南省滑縣東)。

東晉義熙五年(409年),佔領南燕兗州之泰山郡。義熙六年(410年),佔領南燕并州之東平、濟北二郡,屬兗州。義熙十二年(416年),佔領後秦兗州之陳留郡與北魏兗州之東郡、濮陽二郡。至此,以兗州舊土置北兗州,仍治滑臺城,領九郡:東郡、陳留郡、濮陽郡、魯郡、泰山郡、高平郡、東平郡、濟北郡、濟陰郡。

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僑置的兗州為南兗州,北兗州為兗州。永初三年(422年),兗州陷於北魏元嘉七年(430年),收復兗州濟水以東諸郡。後僑置陽平郡,後省。元嘉十三年(436年),兗州徙治魯郡鄒縣鄒山(今山東省鄒縣東南)。元嘉三十年(453年),兗州徙治魯郡魯縣瑕丘城(今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西北)。此後,瑕丘一直為兗州治所。大明元年(457年),復置陽平郡。至此,兗州領六郡:魯郡、泰山郡、高平郡、東平郡、濟北郡陽平郡泰始四年(468年),兗州全境陷於北魏

北魏泰常七年(422年),佔領南朝宋兗州,仍治滑臺。泰常八年(423年),割東平、濟北二郡置濟州。神䴥三年(430年),兗州濟水以東陷於南朝宋。至此,兗州領四郡:東郡、陳留郡、濮陽郡、濟陰郡。皇興元年(467年)後,為區別於東兗州,又稱兗州為西兗州。太和十一年(487年),割濮陽郡属濟州。太和十八年(494年),併陳留郡入東郡,割東郡屬司州,割濟陰郡屬東兗州。

北魏皇興元年(467年),佔領南朝宋兗州大部,改為東兗州,改陽平郡為東陽平郡,以東兗州之濟北郡併入濟州之濟北郡。皇興二年(468年),佔領兗州全境。皇興三年(469年),分泰山郡置東泰山郡。太和十八年(494年),改東兗州為兗州,割西兗州之濟陰郡屬兗州。神龜元年(518年),分高平郡復置任城郡。孝昌三年(527年),割濟陰郡屬西兗州。永安二年(529年),割東泰山郡屬北徐州。至此,兗州領六郡:魯郡、泰山郡、高平郡、任城郡、東平郡、東陽平郡

北齊天保七年(556年),併魯、任城二郡為任城郡,泰山、東平、東陽平三郡為東平郡。至此,兗州領三郡:任城郡、東平郡、高平郡。[8]

隋朝

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兗州三郡領縣直屬於州,併岱山縣奉高縣。至此,兗州領十二縣:魯、汶陽、鄒、樂平、平原(故任城郡所領)、任城、高平(故高平郡所領)、梁父、嬴、博、奉高、須昌(故東平郡所領)。

開皇四年(584年),改魯縣為汶陽縣。開皇六年(586年),改奉高縣岱山縣。開皇十年(590年),割須昌縣屬鄆州。開皇十三年(593年),分鄒、汶陽、平原三縣置瑕丘縣,瑕丘城由汶陽縣移屬瑕丘縣。開皇十六年(596年),改汶陽縣曲阜縣,樂平縣為平陸縣平原縣龔丘縣博縣汶陽縣;分嬴縣置牟城縣,汶陽縣置泗水縣;割汶陽、岱山二縣置泰州。至此,兗州領十一縣:瑕丘、鄒、曲阜、泗水、平陸、龔丘、任城、高平、梁父、嬴、牟城。

大業二年(606年),改兗州為魯州,併牟城縣入嬴縣,併高平縣入鄒縣;廢泰州為博城縣,屬魯州。大業三年(607年),改魯州為魯郡。[9]

永平元年(617年),改魯郡為兗州。至此,兗州領十縣:瑕丘、鄒、曲阜、泗水、平陸、龔丘、任城、梁父、嬴、博城。永平二年(618年),兗州陷於宇文化及之許,復為魯郡。

唐朝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佔領魯郡,改為兗州,不久即陷於竇夏,次年又陷於。武德四年(621年),再次佔領兗州。武德五年(622年),兗州治所瑕丘陷於,故置行兗州於鄆州,割梁父、嬴、博城三縣置東泰州。武德六年(623年),佔領瑕丘,兗州隸鄆州總管府。至此,兗州領七縣:瑕丘、鄒、曲阜、泗水、平陸、龔丘、任城。

貞觀元年(627年),兗州直隸於河南道;廢東泰州為博城縣,屬兗州;併曲阜縣入瑕丘縣。貞觀八年(634年),復置曲阜縣。貞觀十四年(640年),置兗州都督府,治兗州。貞觀十七年(643年),廢戴州,金鄉、方與二縣改屬兗州。乾封元年(666年),改博城縣乾封縣。總章元年(668年),復乾封縣為博城縣。至此,兗州領十縣:瑕丘、鄒、曲阜、泗水、平陸、龔丘、任城、博城、金鄉、方與。

武周長安四年(704年),分博城縣萊蕪縣

唐朝神龍元年(705年),改博城縣乾封縣天寶元年(742年),改兗州為魯郡,平陸縣中都縣聖武元年(756年),改魯郡為兗州。自此,兗州隸於北海節度使等使。唐朝至德元載(756年),復為魯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兗州。至此,兗州領十一縣:瑕丘、鄒、曲阜、泗水、中都、龔丘、任城、乾封、萊蕪、金鄉、方與。

上元元年(760年),割萊蕪縣屬淄州。寶應元年(762年),改方與縣魚臺縣。貞元四年(788年),萊蕪縣還屬兗州。貞元十四年(798年),割中都縣屬鄆州。元和十四年(819年),中都縣還屬兗州。至此,兗州領十一縣:瑕丘、鄒、曲阜、泗水、中都、龔丘、任城、乾封、萊蕪、金鄉、魚臺。元和十五年(820年)後,兗州為兗海節度使、泰寧軍節度使等使治所。[10]

五代北宋

後唐同光二年(924年)前後,割金鄉、魚臺二縣屬單州後周廣順二年(952年),罷泰寧軍節度使,降兗州為防禦州,割任城、中都二縣屬濟州。顯德元年(954年),升萊蕪監廣利軍。顯德六年(959年),廢廣利軍為萊蕪監。至此,兗州領七縣:瑕丘、乾封、泗水、龔丘、曲阜、萊蕪、鄒。[11]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復兗州為節度州[12]。開寶元年(968年),置京東路,兗州隸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乾封縣奉符縣。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曲阜縣仙源縣。熙寧五年(1072年),併鄒縣入仙源縣。熙寧七年(1074年),分京東路為兩路,兗州隸京東西路。元豐七年(1084年),復置鄒縣。大觀四年(1110年),改瑕丘縣為瑕縣,龔丘縣龔縣。至此,兗州領七縣一監:瑕、奉符、泗水、龔、仙源、萊蕪、鄒、萊蕪監政和八年(1118年),升兗州為襲慶府[13]

金元明

金朝天會六年(1128年),佔領襲慶府。天會八年(1130年),賜予劉齊。天會十五年(1137年)廢齊後佔領襲慶府,降為兗州,仍為節度州,隸山東西路,並以泰安軍為泰寧軍節度使支郡。至此,兗州領四縣:嵫陽(舊名瑕)、曲阜(舊名仙源)、泗水、龔。大定十九年(1179年),改節鎮泰寧軍為泰定軍,仍治兗州。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龔縣寧陽縣。至此,兗州領四縣:嵫陽、曲阜、泗水、寧陽。[14]

大蒙古國成吉思汗十五年(1220年),佔領兗州,降為普通州,隸濟州蒙哥汗二年(1252年),升兗州為節度州,隸東平路。至元二年(1265年),併泗水縣曲阜縣寧陽縣入嵫陽縣。至元三年(1266年),復置泗水縣。至元五年(1268年),復降兗州為普通州,隸濟州。至元八年(1271年),升濟州為濟寧府,兗州仍隸之。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濟寧府為濟寧路,兗州仍隸之。大德元年(1297年),復置寧陽縣。至此,兗州仍領四縣:嵫陽、曲阜、泗水、寧陽。[15]

吳元年(1367年),佔領濟寧路,改為濟寧府,兗州仍隸之。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省兗州附郭嵫陽縣入州。至此,兗州領三縣:曲阜、泗水、寧陽。洪武十八年(1385年),濟寧府徙治兗州,改為兗州府,遂廢兗州。[16]

辖县

隋代行政区划变迁
区划開皇元年区划大業三年
兖州魯郡
高平郡任城郡東平郡瑕丘縣 任城縣 曲阜縣
鄒縣 龔丘縣 平陸縣
博城縣 梁父縣 嬴縣
泗水縣
高平縣 任城縣魯縣 汶陽縣
鄒縣 平原縣
乐平縣
博平縣 奉高縣
岱山縣 梁父縣
嬴縣
兖州辖县(583年—1385年)
583年高平縣任城縣、魯縣、汶陽縣鄒縣平原縣乐平縣博平縣奉高縣梁父县、须昌县、嬴縣(废除岱山縣
584年高平縣任城縣、魯縣(改为汶陽縣)、鄒縣平原縣乐平縣博平縣奉高縣梁父县、须昌县、嬴縣(废除汶陽縣
586年高平縣任城縣汶陽縣鄒縣平原縣乐平縣博平縣奉高縣(改为岱山縣)、梁父县、须昌县、嬴縣
593年高平縣任城縣汶陽縣鄒縣平原縣乐平縣博平縣岱山縣梁父县、须昌县、嬴縣(增瑕丘县为州治)
596年瑕丘县高平縣任城縣汶陽縣(改为曲阜縣)、鄒縣平原縣(改为龚丘县)、乐平縣(改为平陆县)、梁父县、嬴縣(须昌县改属郓州,博平縣岱山縣改属泰州,增设泗水县、牟城县
606年瑕丘县任城縣曲阜縣鄒縣、龚丘县、平陆县、梁父县、嬴縣、泗水县(废除高平縣牟城县博城县来属)
622年瑕丘县任城縣曲阜縣鄒縣、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梁父县、嬴縣、博城县改属东泰州
627年瑕丘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废除曲阜县博城县来属)
634年瑕丘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博城县(增设曲阜县
643年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博城县(金乡县、方与县来属)
666年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博城县(改为乾封县)、金乡县、方与县
668年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乾封县(改为博城县)、金乡县、方与县
704年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博城县、金乡县、方与县(增设莱芜县)
705年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博城县(改为乾封县)、金乡县、方与县、莱芜县
742年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平陆县(改为中都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方与县、莱芜县
760年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方与县(莱芜县改属淄州)
762年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中都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方与县(改为鱼台县)
788年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中都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鱼台县(莱芜县来属)
798年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鱼台县、莱芜县(中都县改属郓州)
819年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废除莱芜县,鱼台县改属徐州
820年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鱼台县来属)
827年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鱼台县(增设莱芜县)
839年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鱼台县、莱芜县(中都县来属)
924年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莱芜县、中都县(金乡县、鱼台县改属单州)
952年瑕丘县曲阜县鄒縣、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莱芜县(任城縣中都县改属济州)
954年瑕丘县曲阜县鄒縣、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莱芜县(增设广利军
959年瑕丘县曲阜县鄒縣、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莱芜县、广利军(改为莱芜监
1008年瑕丘县曲阜县鄒縣、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改为奉符县)、莱芜县、莱芜监
1012年瑕丘县曲阜县(改为仙源县)、鄒縣、龚丘县、泗水县、奉符县、莱芜县、莱芜监
1072年瑕丘县仙源县、龚丘县、泗水县、奉符县、莱芜县、莱芜监(废除鄒縣
1084年瑕丘县仙源县、龚丘县、泗水县、奉符县、莱芜县、莱芜监(增设邹县
1110年瑕丘县(改为瑕县)、仙源县邹县、龚丘县(改为龚县)、泗水县、奉符县、莱芜县、莱芜监
1129年瑕县(改为嵫阳县)、仙源县(改为曲阜县)、邹县、龚县、泗水县、奉符县、莱芜县、莱芜监
1131年嵫阳县曲阜县、龚县、泗水县(奉符县、莱芜县、莱芜监改设泰安军邹县改属滕阳军
1189年嵫阳县曲阜县、龚县(改为宁阳县)、泗水县
1265年嵫阳县曲阜县、泗水县(废除宁阳县)
1297年嵫阳县曲阜县、泗水县(增设宁阳县)
1368年嵫阳县(废除州的附郭县)、曲阜县、宁阳县、泗水县
1369年曲阜县、宁阳县、泗水县(邹县来属)
1385年曲阜县、宁阳县、泗水县、邹县(改济宁府为兖州府,兖州属县并入)

長官

東漢兗州牧(192年-204年)
東漢兗州刺史(204年-220年)
曹魏兗州刺史(220年-265年)
  • 王淩(文帝時)[20]
  • 王昶(文帝、明帝時)[21]
  • 桓範(明帝時)[22]
  • 夏侯威
  • 令狐愚(?-249年)[20]
  • 黃華(251年見任)[20]
  • 李翼(?-254年)[23]
  • 鄧艾(254年-255年)[20]
  • 州泰(257年見任)[20]
  • 劉昶[24]
  • 司馬伷(?-265年)
晉朝兗州刺史(265年-307年)
  • 司馬伷(265年-268年)[25]
  • 司馬泰(268年-275年)[26]
  • 郑烈(275年-280年)
  • 王浑(282年見任)
  • 胡罴(283年見任)
  • 宗岱(290年見任)
  • 任罕(292年見任)[27]
  • 羊煒[28]
  • 向凯(293年見任)
  • 孫旂(297年-?)[29]
  • 王彥(301年見任)[30]
  • 諸葛銓(302年見任)[20]
  • 苟晞(304年-305年)[31]
  • 司馬楙(305年)[32]
  • 苟晞(305年-307年)[31]
晉朝兗州牧(307年-309年)
  • 司馬越(307年-309年)[32]
晉朝兗州刺史(309年-325年)
  • 袁孚(309年-310年)[33]
  • 楊瑁(311年)[31]
  • 田徽(王浚署,311年-313年)[34][33]
  • 焦求(劉琨署,311年-313年)
  • 李述(荀藩署,311年-?)[35]
  • 郗鑒(司馬睿署,鎮鄒山、合肥,?-322年)[36]
  • 劉演(劉琨署,鎮廩丘,313年-320年)[37]
  • 劉遐(鎮彭城,322年-324年)[28]
  • 檀贇(鎮鄒山,?-325年)[38]
後趙兗州牧(350年)
  • 苻健(350年)[39]
後趙兗州刺史(351年)
  • 劉啟(351年)
冉魏兗州刺史(351年)
  • 魏統(351年)
前燕兗州刺史(352年-360年)
  • 李歷(352年-?)
  • 孫元(353年-?)[40]
前燕兗州牧(360年-370年)
前秦兗州刺史(370年-384年)
  • 梁成(371年-?)[42]
  • 彭超(?-379年)
  • 毛盛(鎮湖陸,379年-?)[43]
  • 張崇(?-384年)[44]
後燕兗州刺史(387年-399年)
  • 慕容楷(鎮東阿,387年-?)[45]
  • 慕容宙(鎮滑臺,392年-?)[46]
南燕兗州刺史(399年-409年)
  • 慕容法(鎮梁父,399年-?)[47]
後秦兗州刺史(399年-416年)
  • 韋華(?-416年)[48]
北魏兗州刺史(401年-416年)
  • 長孫肥(401年-408年)[49]
  • 尉建(?-416年)[50]
東晉北兗州刺史(416年-420年)
  • 王仲德(416年-418年)[48][51]
  • 申永(418年-420年)[52]
劉宋兗州刺史(420年-468年)
  • 申永(420年-422年)[52]
  • 徐琰(422年-423年)[53][54]
  • 鄭順之(423年)[55]
  • 竺靈秀(430年)
  • 申宣(431年)
  • 徐遵之(431年-433年)
  • 王仲德(433年-436年)
  • 王方俳(436年-438年)
  • 劉遵考(未就任,438年)
  • 趙伯符(438年-441年)
  • 臧質(441年-444年)
  • 徐瓊(444年-448年)
  • 劉駿(448年-451年)
  • 蕭思話(451年-453年)[56]
  • 徐遺寶(453年-454年)
  • 夏侯祖權(454年-455年)[57]
  • 申坦(455年-457年)[57][52]
  • 夏侯祖權(457年-458年)[58]
  • 沈昙庆(457年-458年)
  • 沈僧榮(458年-465年)[57][59]
  • 薛安都(465年)[60]
  • 殷孝祖(465年-466年)[61]
  • 张永(466年)
  • 申纂(466年)
  • 畢眾敬(466年)[62]
  • 王整(466年-467年)[63]
  • 崔平(467年)
  • 周寧民(467年)
  • 劉休賓(467年-468年)[64]
北魏兗州刺史(422年-494年)
  • 元苟兒(422年-?)[50]
  • 司馬天助(太武帝時)[65]
  • 羅忸(太武帝時)[66]
  • 杜道雋[67]
  • 羅伊利(獻文帝時)[68]
  • 穆伏真[69]
  • 李式(孝文帝初)[70]
  • 鄭羲(孝文帝時)[71]
  • 高祐(孝文帝時)[72]
  • 李崇(孝文帝時)[73]
  • 來提(?-486年)[66]
北魏東兗州刺史(467年-494年)
  • 李璨(467年-471年)[74]
  • 畢衆敬(與李璨對為刺史,467年-468年)[75]
  • 游明根(皇興中)[76]
  • 于洛侯(471年見任)[77]
  • 畢元賓[75]
  • 嚴雅玉(481年-?)[78]
  • 丘麟[66]
北魏兗州刺史(494年-534年)
  • 李韶(太和中)[79]
  • 王諶[80]
  • 元贍[81]
  • 裴植(500年-?)[82]
  • 陸昕之(宣武帝時)[83]
  • 李憲(510年-511年)[70]
  • 元匡(?-515年)[84]
  • 賈思伯[85]
  • 王雲(?-517年)[86]
  • 王瓊(神龜中)[87]
  • 元法僧(正光中)[88]
  • 李虔[79]
  • 元端[89]
  • 羊敦(?-529年)
  • 羊侃(529年)[90]
  • 穆紹(未就任,529年)[69]
  • 元凝[91]
  • 尒朱仲遠(531年-532年)[92]
  • 元嶷(532年-534年)[93]
  • 樊子鵠(534年)[94]
東魏兗州刺史(534年-550年)
  • 樊子鵠(534年-535年)[95]
  • 高慎(538年)[96]
  • 李仲琁[70]
  • 李子貞[85]
  • 盧道約(542年-543年)[97]
  • 邢子才(武定中)[98]
  • 王彥夏(?-547年)[99]
  • 李子貢(武定中)[96]
  • 高思宗(?-550年)[100]
北齊兗州刺史(550年-577年)
北周兗州刺史(577年-581年)
隋朝兗州刺史(581年-606年)
  • 趙仲卿(開皇中)
  • 孫萬安
  • 鄒達
  • 趙弘謇
  • 楊休
  • 宋延期[109]
唐朝兗州刺史(619年-742年)
  • 徐圆朗(619年—622年)
  • 李宽(贞观年间)
  • 李元懿(633年)
  • 李灵夔(640年)
  • 李元裕(665年之前)
  • 李贤(665年)
  • 李元轨(666年)
  • 李慎(高宗时)
  • 窦怀哲(高宗时)
  • 李德颖(高宗时)
  • 宇文有意(武则天时)
  • 刘如璿(701年)
  • 于知微(中宗时)
  • 卢齐卿(景龙年间)
  • 独孤仁政(710年)
  • 宋璟(711年)
  • 崔日用(711年)
  • 阳峤(712年)
  • 乔侃(开元初年)
  • 苏诜(715年)
  • 韦元珪(718年—721年)
  • 陈宪(722年)
  • 韦元琰(开元年间)
  • 崔球(开元年间)
  • 苏倜(开元年间)
  • 郑溥(开元年间)
  • 崔瑶(开元末年)
  • 柳绛(开元末年)
唐朝兗州刺史(758年-907年)
  • 能元皓(760年—762年)
  • 田神功(762年—763年)
  • 郑日昌(大历初年)
  • 孟休鉴(773年)
  • 刘好顺(777年之前)
  • 辛巢父(大历年间)
  • 李惟诚(贞元初年)
  • 任要(798年)
  • 王僚(808年)
  • 陆亘(元和末年)[110]
  • 兗海節度使兼任(820年-832年)
  • 兗海沂密觀察使兼任(832年-876年)
  • 泰寧軍節度使兼任(876年-907年)
五代-宋初兗州刺史(907年-976年)
  • 泰寧軍節度使兼任(907年-952年)
  • 泰寧軍節度使兼任(960年-976年)
宋朝知兗州軍州事(976年-1118年)
  • 宋白(976年-977年)
  • 和峴(977年-?)[111]
  • 崔立(1008年)[112]
  • 楊瓊(?-1008年)[113]
  • 邵曄(1008年)[112]
  • 王欽若(判兗州軍州事,1008年)[114]
  • 趙安仁(判兗州軍州事,1008年)
  • 張禹珪(真宗時)[115]
  • 王臻(真宗時)[116]
  • 孫奭(真宗時)[117]
  • 李迪(仁宗時)[118]
  • 孔道輔(仁宗時)[119]
  • 梁適(仁宗時)[120]
  • 孫祖德(仁宗時)[121]
  • 范諷(仁宗時)
  • 劉湜(仁宗時)[122]
  • 杜衍(?-1047年)[118]
  • 王融(仁宗時)[118]
  • 陳太素[123]
  • 徐起[124]
  • 李師中[125]
  • 孫瑜[126]
  • 傅求(?-1073年)[126]
  • 劉攽(神宗時)[127]
  • 范子淵(1086年)[128]
  • 張耒(徽宗時)[129]
  • 王詔(徽宗時)[130]
  • 李孝壽(徽宗時)[118]
  • 宋康年(1116年見任)[131]
  • 王純(1117年見任)[132]
金朝泰寧軍節度使兼兗州管內觀察使(1137年-1179年)
  • 斜卯阿里(熙宗時)[133]
  • 酈瓊(1148年-1149年)[134]
  • 范承吉[135]
  • 完顏阿鄰(海陵王時)[136]
  • 僕散渾坦(海陵王時)[137]
  • 石抹榮(海陵王時)[138]
  • 張弘信(1164年見任)[139]
  • 溫迪罕蒲里特(大定中)[140]
  • 蒲察鼎壽(大定中)[141]
金朝泰定軍節度使兼兗州管內觀察使(1179年-1220年)
  • 僕散揆(1189年-?)[142]
  • 完顏𠅿(承安中)[143]
  • 党懷英(1197年-1198年)[144]
  • 孫即康(承安中)[145]
  • 鄒谷(?-1206年)[146]
  • 郭俁[147]
  • 胥鼎(未就任,1213年)[148]
  • 紇石烈執中(1213年)[149]
  • 孫邦佐(1215年-?)[150]
  • 完顏阿鄰[151]
  • 李元輔(1218年前)[147]
  • 兀顏畏可(1220年)[152]
大蒙古國泰定軍節度使兼兗州管內觀察使(1252年-1268年)
  • 王玉汝(1252年)[153]
元朝兗州知州(1268年-1367年)
  • 張炤(1271年-1274年)[154]
  • 汪澤民(?-1343年)[155]
明朝兗州知州(1367年-1385年)
  • 盧熊(1378年-1380年)[156]

參考文獻

  1. 《晉書·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
  2. 《魏書·卷一百六中·地形志二中第六》
  3. 《舊唐書·卷三十八·志第十八·地理一》
  4. 《宋史·卷八十五·志第三十八·地理一》
  5. 《金史·卷二十五·志第六·地理中》
  6.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漢卷》
  7. 《宋書·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
  8.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9.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隋代卷》
  10.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11.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五代十國卷》
  12. 《宋史·卷一·本紀第一 太祖一》
  13.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宋西夏卷》
  14.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遼金卷》
  15.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元代卷》
  16.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明代卷》
  17.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
  18. 《三國志·卷十五·魏書十五·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19. 《三國志·卷二十三·魏書二十三·和常楊杜趙裴傳第二十三》
  20. 《三國志·卷二十八·魏書二十八·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
  21. 《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二十七·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
  22. 《三國志·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裴註引《魏略》
  23. 《三國志·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
  24. 《晉書·卷四十三·列傳第十三》
  25. 《晉書·卷三十八·列傳第八》
  26. 《晉書·卷三十七·列傳第七》
  27. 《晉書·卷四十五·列傳第十五》
  28. 《晉書·卷八十一·列傳第五十一》
  29. 《晉書·卷六十·列傳第三十》
  30. 《晉書·卷四·帝紀第四》
  31. 《晉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三十一》
  32. 《晉書·卷五十九·列傳第二十九》
  33. 《晉書·卷五·帝紀第五》
  34. 《晉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九》
  35. 《資治通鑑·卷八十八·晉紀十》
  36. 《晉書·卷六十七·列傳第三十七》
  37.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
  38. 《晉書·卷六·帝紀第六》
  39. 《資治通鑑·卷九十八·晉紀二十》
  40. 《資治通鑑·卷九十九·晉紀二十一》
  41. 《資治通鑑·卷一百一·晉紀二十三》
  42. 《資治通鑑·卷一百三·晉紀二十五》
  43. 《資治通鑑·卷一百四·晉紀二十六》
  44. 《晉書·卷九·帝紀第九》
  45.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晉紀二十九》
  46. 《資治通鑑·卷一百八·晉紀三十》
  47. 《資治通鑑·卷一一一·晉紀三十三》
  48. 《宋書·卷二·本紀第二》
  49. 《魏書·卷二十六·列傳第十四》
  50. 《魏書·卷三·太宗紀第三》
  51. 《宋書·卷四十六·列傳第六》
  52. 《宋書·卷六十五·列傳第二十五》
  53. 《宋書·卷三·本紀第三》
  54. 《宋書·卷九十五·列傳第五十五》
  55. 《資治通鑑·卷一一九·宋紀一》
  56. 《宋書·卷五·本紀第五》
  57. 《宋書·卷六·本紀第六》
  58. 《宋書·卷六十八·列傳第二十八》
  59. 《宋書·卷七十七·列傳第三十七》
  60. 《宋書·卷八十八·列傳第四十八》
  61. 《宋書·卷七·本紀第七》
  62. 《資治通鑑·卷一三一·宋紀十三》
  63. 《資治通鑑·卷一三二·宋紀十四》
  64. 《宋書·卷八·本紀第八》
  65. 《魏書·卷三十七·列傳第二十五》
  66. 《魏書·卷三十·列傳第十八》
  67. 《魏書·卷八十三上·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
  68. 《魏書·卷四十四·列傳第三十二》
  69. 《魏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五》
  70. 《魏書·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四》
  71. 《魏書·卷五十六·列傳第四十四》
  72. 《魏書·卷五十七·列傳第四十五》
  73. 《魏書·卷六十六·列傳第五十四》
  74. 《魏書·卷四十九·列傳第三十七》
  75. 《魏書·卷六十一·列傳第四十九》
  76. 《魏書·卷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三》
  77. 《魏書·卷七上·高祖紀第七上》
  78. 《魏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十一》
  79. 《魏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二十七》
  80. 《魏書·卷九十三·列傳恩倖第八十一》
  81. 《魏書·卷十九中·景穆十二王列傳第七中》
  82. 《魏書·卷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
  83. 《魏書·卷四十·列傳第二十八》
  84. 《魏書·卷十九上·景穆十二王列傳第七上》
  85. 《魏書·卷七十二·列傳第六十》
  86. 《魏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一》
  87. 《魏書·卷三十八·列傳第二十六》
  88. 《魏書·卷十六·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89. 《魏書·卷二十一上·獻文六王列傳第九上》
  90. 《梁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三十三》
  91. 《魏書·卷十九下·景穆十二王列傳第七下》
  92. 《魏書·卷七十五·列傳第六十三》
  93. 《魏書·卷十五·昭成子孫列傳第三》
  94. 《魏書·卷八十·列傳第六十八》
  95. 《魏書·卷十二·孝靜紀第十二》
  96. 《北齊書·卷二十一·列傳第十三》
  97. 《魏書·卷四十七·列傳第三十五》
  98. 《梁書·卷五十六·列傳第五十》
  99. 《北齊書·卷二十·列傳第十二》
  100. 《魏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
  101. 《北齊書·卷二十九·列傳第二十一》
  102. 《北齊書·卷二十六·列傳第十八》
  103. 《北齊書·卷四十六·列傳第三十八》
  104. 《北齊書·卷四十七·列傳第三十九》
  105. 《北齊書·卷十六·列傳第八》
  106. 《北齊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五》
  107. 《北齊書·卷十七·列傳第九》
  108. 《周書·卷十六·列傳第八》
  109. 倪廣龍《隋代刺史研究》
  110. 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编》
  111. 《宋史·卷四百三十九·列傳第一百九十八》
  112. 《宋史·卷四百二十六·列傳第一百八十五》
  113. 《宋史·卷二百八十·列傳第三十九》
  114. 《宋史·卷二百八十三·列傳第四十二》
  115. 《宋史·卷二百六十一·列傳第二十》
  116. 《宋史·卷三百○二·列傳第六十一》
  117. 《宋史·卷四百三十一·列傳第一百九十》
  118. 《宋史·卷三百一十·列傳第六十九》
  119. 《宋史·卷二百九十七·列傳第五十六》
  120. 《宋史·卷二百八十五·列傳第四十四》
  121. 《宋史·卷二百九十九·列傳第五十八》
  122. 《宋史·卷三百○四·列傳第六十三》
  123. 《宋史·卷三百·列傳第五十九》
  124. 《宋史·卷三百○一·列傳第六十》
  125. 《宋史·卷三百三十二·列傳第九十一》
  126. 《宋史·卷三百三十·列傳第八十九》
  127. 《宋史·卷三百一十九·列傳第七十八》
  128. 《宋史·卷九十二·志第四十五·河渠二》
  129.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傳第二百○三》
  130. 《宋史·卷二百六十六·列傳第二十五》
  131. 《宋史·卷一百零四·志第五十七·禮七》
  132. 《宋史·卷一百五十七·志第一百十·選舉三》
  133. 《金史·卷八十·列傳第十八》
  134. 《金史·卷七十九·列傳第十七》
  135. 《金史·卷一百二十八·列傳第六十六》
  136. 《金史·卷七十三·列傳第十一》
  137. 《金史·卷八十二·列傳第二十》
  138. 《金史·卷九十一·列傳第二十九》
  139. 《金史·卷六·本紀第六·世宗上》
  140. 《金史·卷八十一·列傳第十九》
  141. 《金史·卷一百二十·列傳第五十八》
  142. 《金史·卷九十三·列傳第三十一》
  143. 《金史·卷六十六·列傳第四》
  144. 《金史·卷一百二十五·列傳第六十三》
  145. 《金史·卷九十九·列傳第三十七》
  146. 《金史·卷一百〇四·列傳第四十二》
  147. 《金史·卷一百〇四·列傳第四十二》
  148. 《金史·卷一百〇八·列傳第四十六》
  149. 《金史·卷一百三十二·列傳第七十》
  150. 《金史·卷十四·本紀第十四·宣宗上》
  151. 《金史·卷一百〇三·列傳第四十一》
  152. 《金史·卷一百二十二·列傳第六十》
  153. 《元史·卷一百五十三·列傳第四十》
  154. 《元史·卷一百七十·列傳第五十七》
  155. 《元史·卷一百八十五·列傳第七十二》
  156. 《大明故奉训大夫知兖州事卢君墓誌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