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身
刺身(日语:/ sashimi *;台灣話:Sa-sí-mih。台灣或譯沙西米),通常指生魚片,但也可用牛肉、雞肉、馬肉或是任何可以切成片狀食用的材料製作,是一種常见的日本料理。它的做法是以新鮮的未煮的海鮮切成片,蘸醬油、山葵和味噌等調味料食用。
起源地 | 日本 |
---|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
假名 | |
平文式罗马字 |
刺身通常使用新鮮食材製作,魚如果不新鮮,生吃可能會有細菌或寄生蟲污染,因此日本人雖然喜歡吃生魚片,但在20世紀初冰箱尚未被發明之前實際上並不流行,唯沿海地区較为普及。在保鮮和運輸條件改進之後,吃刺身的日本人才逐渐增多。生魚片的營養價值頗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ω-3脂肪酸、維他命與微量礦物質,且脂肪含量低,稱得上是營養豐富且容易吸收的食物。
由於刺身是日本料理中最為清淡的菜式,所以在餐中通常為最早的一道菜。以免濃烈味道的菜式會把清新的鮮魚味蓋過。很多時候刺身亦會與壽司同時食用,亦以蘿蔔、青菜和海藻等作為配菜。
刺身的材料
- 鮪(日语: Maguro):是北方藍鰭金槍魚。另外Aki是黃鰭金槍魚。[1]
- 鮭(日语: Salmon,分為魚肉和魚腩。魚腩軟滑入口即化。
- 蝦(日语: Ebi)
- 魷(日语: Ika)
- 鮃(日语: Hirame)
- 鮫(日语: same)
- 鮹(日语: tako)
- 魨(日语: Fugu)
- 鱚(日语: kisu)
- 鱵(日语: sayori)
- 鰯(日语: iwashi)
- 鰺(日语: Aji)
- 鱒(日语: masu)
- 鰻(日语: unagi)
- 鯖(日语: saba)
- 鱸(日语: suzuki)
- 鰤(日语: Hamachi)
- 鰹(日语: katsuo)
- 鮑(日语: awabi)
- 鯛(日语: tai)
- 鯨肉(日语:/ Gei-niku)
- 牛肉(日语:/ Giu-niku)
- 马肉(日语:/ Ba-niku)
- 鷄肉(日语:/ Tori-niku)
- 豚肉(日语:/ Buta-niku)
- 海膽(日语: Uni):使用海膽的生殖腺,即海膽籽。
- 黍魚子(日语: Kibinago)
- 帆立貝(日语: Hotate-gai)
生食準則
- 捕獲時需及時分離易有寄生蟲的部位,並只食用海鮮,因能於淡水生活之水產與陸地生物較多共通寄生蟲。須維持低溫。
- 為預防海獸胃線蟲,需經冷凍使中心溫度低於攝氏零下20度24小時,歐盟亦同。(美國規範壽司用生食水產須經冷凍使中心溫度低於攝氏零下35度15小時或零下20度7日)[3]
- 東京都是要求生食用海水水產須經冷凍使中心溫度低於攝氏零下20度48小時,陸生動物肉則不建議生食。[4]
- 為預防旋尾線蟲,需經冷凍使中心溫度低於攝氏零下30度4日(等同殺蟲效果:攝氏零下35度15小時或零下40度40分)。[5]
- 解除冷凍後須保存於攝氏10度以下,並須標註為生食用。[6]
美國FDA列出了各種魚種的風險比如寄生蟲,汙染物等。[7]
刺身在世界各地傳播
日治台灣時,台灣人逐漸習慣食用本地海產所作的刺身,稱為沙西米,經常在夜市與傳統市場中販賣。在日本統治南洋時,刺身也傳入了今日的帛琉、密克羅尼西亞群島和馬紹爾群島,馬紹爾人稱刺身為Chachimi。通常將鮪魚等生魚肉淋上檸檬汁,沾醬油食用。[8][9][10]。
刺身圖集
- 海膽籽
- 日本的鯨肉刺身
- 馬肉刺身
- 鮭魚刺身
- 北極蝦與鮭魚的刺身拼盤
- 河豚刺身()
- 刺身
- 中式魚生
參考文獻
- . [2010-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6).
- Buchtová, H.; Dyková, I.; Vršková, D.; Krkoška, L. [Myxosporidia Henneguya zschokkei massive infection in a salmon]. Veterinářství. 2004, (54): 47–4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8) (捷克语).
- . [2014-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 (PDF). [2014-07-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1-19).
- (PDF). [2014-07-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4-18).
- [. [2014-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3). 東京都市場衛生検査所東京都福祉保健局
- Fish and Fishery Products Hazards and Controls Guidance - Fourth Edi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FDA
- . [2017-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2).
- (PDF). [2017-05-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2-15).
- . [2017-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