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行诗

十四行诗英語:),曾音譯为商籟商籁体[1],是一种定型詩的類型,起源於意大利,一般相信是由雅克布·达·伦蒂尼()創始,於十三世纪时期形成,之後傳布到歐洲各國。

十四行詩的原始字面意思,是小詩、小歌謠的意思,最初並不一定是正好14行。在13世紀時,14行詩被定型下來,由十四句詩句組成,其押韻結構與文字構成皆有嚴格限制。但是隨著歷史演變,這些約定俗成的限制也有所改變。现在常见的是意大利类(佩脫拉克类)或英国类(莎士比亚类)。

概論

英語名字“sonnet”来自法语的“”和意大利语的“”,都是小歌曲的意思。中國新文學運動時曾音譯為「商籟」。

意大利十四行诗

意大利十四行诗分为两段,先八后六。前八句韵腳是 a-b-b-a, a-b-b-a。后六句有两种,c-d-e-c-d-e,或者 c-d-c-c-d-c。第九句不只改韵腳,很多时候题目或感觉也不一样。

意大利十四行诗的规则由Guittone d'Arezzo(1235年-1294年)所建,他自己写了将近300首。最著名的早期十四行诗人是佩脫拉克(Francesco Petrarca,1304年-1374年)。其他意大利诗人也写過一些十四行诗,如但丁(1265年-1321年)和 Guido Cavalcanti (約1250年-1300年)。

英国十四行诗

意大利十四行诗传入英国之后,结构改变。英国类分为3段四句加最后两句。最后的两句通常与前面的差異很大,比意大利类第九句改变更多。一般英国十四行诗的韵腳是"a-b-a-b, c-d-c-d, e-f-e-f, g-g", 或者"a-b-a-b, b-c-b-c, c-d-c-d, e-e"。

现代

較為自由,因為不會有太多強硬的限制,所以有各種新式寫法開始出現,可參閱下面資料:

西方

白话文时兴之后,十四行诗变得很少见,但是19世纪和20世纪还是有人写,如法国的Arthur Rimbaud和Stéphane Mallarmé。现在还有专门发表十四行诗的网站。

中國

中國民國時期也有詩人寫作中文的十四行詩,如聞一多的《收回》、馮至的《原野的小路》。《收回》前半8行,分為兩節,每節4行,後半則一節6行;韻式是“a-b-a-b, c-d-c-d, e-f-e-f-g-g”,形式上和英國的十四行詩相似。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冯至的诗更具代表性,他在1941年一年内写了二十七首十四行体新诗,似有些偶然,又有些必然。他在《我和十四行诗的因缘》一文中有颇详细的叙说。他第一次译作十四行诗,是1928年他不懂法语时经友人范希衡讲解,略加整理而成的法国阿维尔斯(F·Arvers,1806—1850)的一首《十四行诗》。冯至在写《十四行集》之前,除读了中译的莎士比亚、布郎宁夫人(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等的十四行诗外,进北京大学德语系学习后,吕菲乌斯(Gryphivs)的沉痛的《祖国的泪》,普拉滕(platen)的明净的追求美和形式的《威尼斯十四行》,给了冯至以难忘的印象。他说:“沉痛也好,明净也好,我渐渐感觉到十四行与一般的抒情诗不同,它自成一格,具有其他诗体不能代替的特点,它的结构大都是有起有落,有张有弛,有期待有回答,有前题有后果,有穿梭般的韵脚,有一定数目的音步,它便于作者把主观的生活体验升华为客观的理性,而理性里蕴蓄着深厚的感情。”

外部链接

  1. 杨, 锡彭. . 第一版.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63. ISBN 978-7-208-07327-2. OCLC 19207879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