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min

(,NASDAQGRMN),由蓋瑞·貝瑞爾與高民環於1989年10月成立,總部座落於美國堪薩斯州堪薩斯市近郊的奧拉西。航空電子外,也發展全球定位系統、智能手表與其他消費性產品。

Garmin
公司類型上市公司
股票代號NASDAQGRMN
納斯達克100指數成分股
成立1990年
創辦人蓋瑞·貝瑞爾、高民環 编辑维基数据
代表人物高民環(創辦人)
蓋瑞·貝瑞爾(共同創辦人)
總部 美国堪薩斯州詹森郡雷內克薩
产业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產品車用導航、行車記錄器
營業額29.5億美元(2009)[1]
8.1億美元(2009)[1]
7.04億美元(2009)[1]
母公司
主要子公司

台灣國際航電
北京航電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官方网站

品牌

Garmin舊版商標

主要創辦人蓋瑞·貝瑞爾在威奇塔州立大學取得學位後轉往壬色列理工學院畢業後,1963年服務於製造航空無線電的公司,主要供應客戶為波音等企業,該公司輾轉於1999年之後成為霍尼韦尔公司的一部分。高民環在中華民國海軍服役後,自中華民國國立臺灣大學前往美國田納西大學進修,研究生時期替美國航太總署以及美國陸軍研究,自1983年後離職。

兩人合作起源於蓋瑞·貝瑞爾在1983年請來高民環為公司效力,當時高民環正在研發應用NAVSTAR人造衛星群的軍用GPS導航器。“NAVSTAR-GPS”即現在廣泛使用的GPS全稱,由美國政府所有。蓋瑞·貝瑞爾的公司後推出飛行器用的GPS導航器,是第一個被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所認可的。創辦時本來命名為ProNav,但未果而改成兩人的合字Gar和Min,至於中文名台灣國際航電,雖然在美國創立,但也在瑞士有業務,產品製造則大部分位於台灣生產,則是因為公司期許以台灣島為出發地,高度國際化而名[2]

Garmin除了航空航海的儀器業務,期間憑著導航的技術,更一度做到車用衛星導航的業界龍頭,但後來隨著智慧手機地圖崛起後,改行測速行車紀錄器與積極進行轉型,現在消費電子領域中改切入運動裝置,與投入逐漸崛起的車用前裝(指的是內建高精地圖,自駕車定位等)市場[3]

Garmin總部
台灣國際航電科技大樓
台灣國際航電中壢廠
510系列適合於自行車使用,偵測及紀錄行車紀錄

历史

  • 1990年,蓋瑞·貝瑞爾與高民環正式於堪薩斯州成立辦公室。原先使用「ProNav」取「專業導航器」之意涵,但是在被指控到侵犯競爭品牌的商標權後,於1991年改名。Gar-min是兩位創辦人的名取頭字接合:Gary Burrell、高環(Min Kao)。
  • 1990年發表GPS 100,針對水上船隻所設計的駕駛面板裝備型GPS接收器,以定價2500美元賣出5000具。
  • 1991年在台灣台北縣(現新北市)成立工廠。在伊拉克服役的軍人間,Garmin早期的隨身型GPS接收器相當的受到歡迎。
StreetPilot 2610裝在BMW R1200RT機車儀表版前
  • 1995年Garmin銷售量到1億美元,利潤2千3百萬。
  • 1999年銷售量2億3千3百萬美元,利潤6千4百萬。在1999年粗略的來說,水上GPS接收器與其他戶外休閒產品,大約奪下五成的北美市佔率;產業評鑑機構Frost and Sullivan的數據估算,此時的Garmin產品,航空器加裝的GPS產品瓜分了59%市場佔有率,手持隨身攜帶型GPS產品佔據76%市場佔有率。
  • 2000年,Garmin已賣出3百萬具GPS產品,且有50種產品。此時的公司員工有1205人:美國541人、台灣635人及英國29人。
  • 2004年,蓋瑞·貝瑞爾退任為名譽董事長。高民環任董事長。
  • 2009年11月6日發表自製台灣導航地圖[5],成為台灣地區第一家提供自行生產硬體、軟體、及地圖圖資的衛星導航公司。
  • 2019年,Garmin开发自动着陆系统。当该系统发现飞行员没有做出反应或者有乘客介入飞行系统时,系统会接管飞机。这是为了防止20年前佩恩·斯图尔特(Payne Stewart)的坠机事故,这名高尔夫球手的私人飞机出现减压,机上的所有人都丧失行动能力。當年这架飞机根据直线自动驾驶飞行了四个小时,直到燃料耗尽,坠毁在南达科他州。[10]

爭議事件

  • 2018年3月30日,中國發出聲明函表示,身為扎根中國多年的公司,對於其網站上將台灣標示為國家一事,認為這是一項疏漏與錯誤,中國表示曾在2018年1月对于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分支机构的网站进行了全面检查,以确保网页内容的表述符合中国大陆当局的立场,但仍有疏忽,對此事感到抱歉。在此後會進行自我審查,並採取防範措施,以防止這樣的事件再次發生。[11][12][13]
  • 2020年在7月23日時,官方突然公布了為期2天(從7/23星期四傍晚、7/24星期五到7/25星期六)的維修公告,相關應用程式和服務服務幾乎全面暫停服務,甚至包括客服中心都停擺。後續,多家國外媒體分別私下向員工查證才得知,可能是WastedLocker這支勒索軟體造成了這起大當機事件。這次服務中斷也連累客服中心,意味公司人員無法回覆顧客電話、電郵或進行線上交談。然而至27日, 服務還未完全恢復,引發許多用戶不滿。用戶對於的事件說明不清楚、未能承諾服務回復時間等感到相當不愉快。儘管資料能夠儲存在裝置上,然而歷經四天的服務中斷,裝置容量隨時可能存滿,但服務恢復運作的時間尚未明朗,用戶也只能繼續枯等。[14][15]2020年在7月28日宣布,網路功能將從今天開始恢復正常,各項系統將在接下來幾天徹底恢復。Garmin承認受到外部而來的網路攻擊,部分公司系統被加密鎖定,因而導致「網站功能、客服、顧客面向的應用服務和公司溝通機能」停止運作。然而強調「沒有證據」顯示客戶數據被外流,包括 Pay裡的付款數據。此外,除了線上服務外,旗下產品本身的功能並未受影響。[16][17]

參考資料

  1. Garmin (GRMN) annual SEC income statement filing via Wikinvest
  2. 張伯倫. . Fitz 運動平台. 2020年7月28日 [2021年3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14日).
  3. . 今周刊. 2019年2月26日 [2021年3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4月1日).
  4. . [2009-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24).
  5. . [2020-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4).
  6. . [2020-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3).
  7. . [2018-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2).
  8. 陳冠榮. . 科技新報. 2018-03-14 [2018-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8).
  9. 張庭瑜. . 數位時代. 2018-03-14 [2018-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8).
  10. . www.garmin.com. [2020-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31).
  11. . 中国 上海佳明航电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2018年3月30日 [2018年3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7月28日) (中文(中国大陆)). 作为扎根中国多年的公司,一向秉持中国主权及领土完整的立场。我们曾在2018年1月对于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分支机构的网站进行了全面检查,以确保网页内容的表述符合我们的立场。尽管如此,非常遗憾的是,在域名内仍有将台湾列在选择Country的网页,我们对于这一疏漏和错误表示诚挚的歉意。我们已在第一时间通知了相关部门......接下来我们会对全球的网站进行自查,并采取防范措施,以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12. . 台灣蘋果日報. 2018-03-30 [2018-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4).
  13. . 自由時報. 2018-03-31 [2018-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31).
  14. 王宏仁. . iThome.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7).
  15. 蔡佳敏. . 中央社.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8).
  16. 劉文瑜. . Yahoo奇摩新聞. 法新社. [2020-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9).
  17. 郜敏. . Yahoo奇摩新聞. 新頭殼newtalk. [2020-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9)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