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入侵塞浦路斯

土耳其入侵塞浦路斯,发生于1974年7月20日,土耳其军队以保护土耳其裔塞浦路斯人为借口,侵入塞浦路斯,并占据了全塞浦路斯36%的领土。战争发生后,大批居住在塞浦路斯北部的希腊裔塞浦路斯人逃往南方;北部希腊族人口原占北部总人口的80%,战后,北部希腊族人口迅速下降。与此同时,居住在南方的土耳其族迁往土耳其方控制的北部。1983年,土耳其控制的北塞浦路斯成立了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塞浦路斯从此分裂,即塞浦路斯共和国控制的南部领土与土耳其族控制的北塞浦路斯。塞浦路斯共和国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北塞浦路斯政权仅得到土耳其共和国承认。

土耳其入侵塞浦路斯

1973年塞浦路斯人口地图。金色代表希腊裔塞浦路斯人,紫色代表土耳其裔塞浦路斯人,红色代表英军军事基地。[1]
日期1974年7月20日-8月18日
地点
结果

 土耳其获得军事上的胜利[2][3][4][5][6]

  • 1974年7月20日,土耳其军队在塞浦路斯北部登陆。
  • 1974年7月23日,希腊军政府下台。
参战方

 土耳其

 賽普勒斯

希臘軍政府
EOKA B
兵力
40,000军队[7] 塞浦路斯:
* 12,000军队
希腊:
* 2,000军队[8]
伤亡与损失
土耳其:
498正規軍死亡
70反抗軍民兵死亡
2,000多受傷
總傷亡3,500多人(包括民眾)
塞浦路斯:
4,500至6,000人傷亡(包括民眾)
2,000至3,000失蹤

战争背景

古典時代希腊殖民潮起,塞浦路斯的主體民族一直都是希腊人,其後經過拜占庭帝國統治亦令希腊羅馬文化繼續主導。而然拜占庭帝國於1453年覆滅威尼斯共和國短暫佔領塞浦路斯,但以威尼斯為首的天主教同盟仍於1573年戰敗於奥斯曼帝国,塞浦路斯落入土耳其人之手。

鄂圖曼帝國的殖民將土裔居民、土耳其文化及伊斯蘭教引入塞浦路斯,但同時亦激化了塞浦路斯的種族矛盾。

1878年,鄂圖曼帝國於俄土戰爭中慘敗,被逼割讓塞浦路斯予英國,塞浦路斯自此成為英國殖民地。英國殖民者主要以維穩手段統治,盡量壓制各族群之間的衝突。但在二戰後的去殖民化浪潮中,希腊裔塞浦路斯武裝組織於1960年推翻英國殖民統治,塞浦路斯的種族衝突開始白熱化。

由1955年起,塞浦路斯開始爆發希腊裔及土耳其裔之間的流血衝突,暴力事件接連不斷。自希裔武裝組織EOKA於1960年成功推翻英國殖民統治起,希裔勢力開始坐大,島上希裔族群間要求塞浦路斯回歸希腊的呼聲日高,更引來希腊政府的注意。1974年,得到希腊军政府支持的EOKA發動政變,推翻神職出身、立場偏向溫和的總統馬卡里奧斯,繼而扶植激進希腊民族主義分子尼古斯·桑普森擔任總統,惹來土耳其政府不滿,埋下了日後入侵的伏線。

土耳其的第一次入侵

1974年7月20日,土耳其军队入侵地点。

1974年7月20日凌晨,土耳其武装部队从凯里尼亚以西8千米处的潘塔米利登陆,行动代号“阿提拉行动”。安卡拉电台宣称此举旨在保护塞浦路斯土族人的安全以及“维护塞浦路斯的独立”。登陆土军遭到塞浦路斯国民警卫队的两个步兵连在五辆t-34/85坦克的掩护下多轮反冲击。塞军坦克全被击毁,不得不撤到凯里尼亚城内固守,阻止土军继续向首都尼科西亚挺进。塞军参谋长波法斯中校率领增援部队赶到凯里尼亚,以3个不满编的塞国步兵营于20日夜向土军发起突袭。土军士兵使用多门无后坐力炮轰击一座疑似塞军指挥部的别墅,数发炮弹准确命中目标,别墅瞬间被轰塌,但实际上这是土军第50步兵团团长卡拉奥格拉诺古鲁上校的驻地,上校在内的团部人员丧生。

根据土军的“阿提拉”作战计划,7月20日6时许一个连的土耳其伞兵空降至尼科西亚北面的米亚·米利亚村,试图突袭夺下尼科西亚国际机场。120名土耳其伞兵着陆在塞军守备营的阵地上,93名伞兵被击毙,仅20余名被风吹离降落区的伞兵幸存。土军在7月21日至23日,又空投多批伞兵试图夺取机场,都被防军歼灭。

7月21日,代号“博拉特遣队”的土耳其援军1个坦克连和1个机械化步兵连,由1名准将指挥,搭乘3艘驱逐舰,从本土梅尔辛港出发,前往潘塔米利。塞军通过无线电监听截获这一情报后,拍发了一份明码电报,声称希腊已派遣一支特遣舰队前往塞浦路斯,并提及3艘“希腊驱逐舰”的大概方位恰恰是“博拉特遣队”的位置。土耳其空军迅速调动2个中队共28架f-100、f-104战斗机,轰炸“希腊舰队”。结果3艘军舰全部中弹,其中“科卡特佩”号被炸沉。

7月21日傍晚,希腊空军出动15架运输机执行代号“尼基”的空运行动,将1个营的希腊部队空运至尼科西亚机场,协防塞军。但守卫机场的塞军高射炮密集开火,前两架希腊运输机立刻遭到重创,勉强挣扎着完成迫降,第三架运输机被凌空打爆,该机人员全部丧生。塞军获悉空运的是希腊友军后,才停止射击,后续运输机得以安全降落。

7月22日,经历被误击的土军“博拉特遣队”在潘塔米利登陆后突破塞军防线,于当天下午控制了凯里尼亚城,打开通向尼科西亚的道路。当日15时,土耳其空军再次空袭尼科西亚机场,土军地面部队也动用重炮轰击机场。

7月23日上午,又一批希腊部队被紧急运送至尼科西亚机场。守军将大巴车推倒变成掩体,以机场航站楼为核心,组成主防御阵地。土军向机场发起连级规模的进攻,近200名土军搭乘m113装甲车向希塞联军的防线发起冲击,被希塞联军打退。土军再次组织营级(约600人)攻击。由加拿大、芬兰、瑞典和英国出兵组成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宣布该机场为“联合国保护区”,交战各方均不得进入周围500米范围。

持续约一周的冲突中,土耳其占领了塞浦路斯全岛37%的土地。

7月25日至30日,各方在瑞士日内瓦进行了第一轮和平会谈,但会谈未有实质成果。8月14日,进行了第2轮和平会谈,土耳其要求塞浦路斯政府接受联邦制的解决方案,并实施族群迁移。塞浦路斯代总统格拉夫科斯·克莱里季斯要求三至四天的时间,以便与雅典方面协商。土耳其方拒绝了这一要求。

土耳其的第二次入侵

8月14日,土耳其进行第2次武装入侵,占据了塞浦路斯40%的领土。大批希腊族塞浦路斯人成为难民。塞浦路斯估计人数大约在20万人,[9] 其他来源则称人数约140,000到160,000。[10]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被土耳其军队强制驱离家园的。

战争暴行

土耳其方面强制北部希腊族裔离开家园,阻止他们重返家园,从土耳其本土移民的政策被认为是一种种族清洗[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参考文献

  1. Map based on map from the CIA publication Atlas: Issues in the Middle East 存檔,存档日期27 April 2017., collected in Perry–Castañeda Library Map Collection 存檔,存档日期12 October 2017.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Libraries web cite.
  2. Juliet Pearse, "Troubled Northern Cyprus fights to keep afloat" in Cyprus. Grapheio Typou kai Plērophoriōn, Cyprus. Grapheion Dēmosiōn Plērophoriōn, Foreign Press on Cyprus, Public Information Office, 1979, p. 1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3. Joseph Weatherby, The other world: Issues and Politics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Longman, 2000, ISBN 978-0-8013-3266-1, p. 28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4. David W. Ziegler, War, Peace,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Longman, 1997, ISBN 978-0-673-52501-7, p. 27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5. Nils Ørvik, Semialignment and Western Security, Taylor & Francis, ISBN 97807099195131986, p. 7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6. Richard D. Caplan, Europe and the Recognition of New States in Yugoslav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0-521-82176-6, p. 104., on the refusal of legal recognition of the Turkish Cypriot state, see S.K.N. Blay, "Self-Determination in Cyprus: The New Dimensions of an Old Conflic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0 Australian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1987), pp. 67-100.
  7. Keser, Ulvi (2006). Turkish-Greek Hurricane on Cyrpus (1940 - 1950 - 1960 - 1970), 528. sayfa, Publisher: Boğaziçi Yayınları, ISBN 975-451-220-5.
  8. . [2012-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6).
  9. Hamilos, Paul. . The Guardian. 2002-01-16 [2008-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5). |section=被忽略 (帮助)
  10. Borowiec, Andrew. .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2000: 2. ISBN 0-275-96533-3.
  11. Welz, Gisela.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2. ISBN 0-253-21851-9.
  12. Carpenter, Ted Galen. . Washington, D.C: Cato Institute. 2002: 187. ISBN 1-930865-34-1.
  13. Linos-Alexandre Sicilianos. . Berlin: Springer. 2001: 24. ISBN 90-411-1672-9.
  14. Borowiec, Andrew. . New York: Praeger. 2000: 2. ISBN 0-275-96533-3.
  15. Rezun, Miron. . New York: Praeger. 2001: 6. ISBN 0-275-97072-8.
  16. Brown, Neville. .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48. ISBN 0-415-30413-X.
  17. Jean S. Forward, Endangered peoples of Europe: struggles to survive and thrive The Greenwood Press "Endangered peoples of the world" series Endangered peoples of the world,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1, 0313310068, 9780313310065, p. 53
  18. Antony Evelyn Alcock, A history of the protection of regional cultural minorities in Europe: from the Edict of Nantes to the present day, Palgrave Macmillan, 2000. ISBN 0-312-23556-9, ISBN 978-0-312-23556-7, p. 207
  19. Van Coufoudakis, Eugene T. Rossides, American Hellenic Institute Foundation, 2002, ISBN 1-889247-05-7, ISBN 978-1-889247-05-2, p. 236
  20. William Mallinson, Bill Mallinson, Cyprus: a modern history , I.B.Tauris, 2005, ISBN 1-85043-580-4, ISBN 978-1-85043-580-8, p. 147
  21. .Robert F. Holland, Britain and the revolt in Cyprus, 1954–1959,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ISBN 0-19-820538-4, ISBN 978-0-19-820538-8
  22.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odern Greek Studies Program, Modern Greek studies yearbook, Τόμος 9,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1993, p.577
  23. David J. Whittaker, Conflict and reconcilia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Making of the contemporary world, Routledge, 1999, ISBN 0-415-18327-8, ISBN 978-0-415-18327-7, p. 52
  24. Dimitris Keridis, Robert L. Pfaltzgraff, Institute for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Kokkalis Foundation, NATO and southeastern Europe: security issues for the early 21st century, a publication of the Institute for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 the Kokkalis Foundation, Brassey's, 2000, ISBN 1-57488-289-9, ISBN 978-1-57488-289-6, p. 18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