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

要求

  • 强度——地基要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 变形——地基的沉降量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其次不同部位的地基沉降差不能太大,否则建筑物上部会产生开裂变形;
  • 稳定——地基要有防止产生倾覆、失稳方面的能力。

分类

  • 天然地基:不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就可以直接放置基础的天然土层。
  • 人工地基:天然土层的土质过于软弱或不良的地质条件,需要人工加固或处理后才能修建的地基。

当土层的地质状况较好,承载力较强时可以采用天然地基;而在地质状况不佳的条件下,如坡地、沙地或淤泥地质,或虽然土层质地较好,但上部荷载过大时,为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则要采用人工加固地基,即人工地基

变形

地基在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变形,由于地基中不同点可压缩土层的厚度、土质、受力的差异,变形往往是不均匀的。而地基不均匀的变形往往会引起上部结构的变形,主要形式有:倾斜、弯曲和扭曲;如果上部结构的变形超过允许值,轻者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重者会引起结构的破坏。

加固

人工地基的加固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压实

利用重锤、碾压和振动法将土层压实。

  • 重锤压实:常用圆锥台形钢筋混凝土重锤,夯实的有效深度约等于一个锤直径;夯实时应搭接套夯,使每个地方都能夯到;城市的瓦砾杂填土一般夯2~3遍。
  • 电动夯实机夯实:由于能量小,夯实有效深度一般仅20~30cm。
  • 机械压实:利用机械振动使地基土振密,当振实机自重2t、振动力10t时,有效压实深度为1.2~1.5m。
  • 预压:在建造建筑物之前,在建筑物平面内堆上土石方进行预压,以消除过大沉降量并提高地基强度,特别是当软土厚度很大时。

垫层

用碎石、粗沙等空隙大、压缩性低、无侵蚀性的材料取代原有的高压缩性土;在垫层面上用5~10cm厚度的水泥砂浆层抹平,然后砌造基础。

垫层属于浅层处理,其作用是:提高持力层的强度;减少沉降量;有利于下卧饱和软土层的固结,从而提高软土层的强度。有时,建筑物产生不同位置的不均匀沉降采用不同厚度的垫层来处理。垫层必须分层夯实,分层虚土一般在20cm厚度,在软土上的第一皮垫层不宜重夯,以免扰动软土层。

桩基

桩基即俗称的打桩,将数根钢筋混凝土桩打入较深的土层,以此作为具有较高承载力的基础。

相關條目

  • 地基主,指各種以屋宇和土地為崇拜對象的宗教信仰

參考來源

引用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