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國

大和國日语: Yamato no kuni */?),日本古代的令制国之一,属畿内五国之一,又称“和州”[1],古称「倭」、「大倭」、「大養德」[2],在《延喜式》中国力属于大国,领域大约相当于现代的奈良縣[3]

大和国
和州
日本的令制國
坐标:34°19′40″N 135°54′22″E
所屬畿内
今屬奈良县
國府奈良县大和郡山市(推测)
奈良县高市郡高取町(推测)
15郡39乡
國力大国
國分寺奈良县奈良市東大寺
國分尼寺奈良县奈良市(法華寺)
一宮大神神社(奈良县樱井市

名称

大和國古称「倭」、「大倭」、「大養德」,发音都是相同的“Yamato”()。根据《续日本纪》的记载,奈良時代中的天平九年十二月廿七日(公元738年1月21日),朝廷将「大倭國」改称「大養德國」[4]。天平宝字元年(公元757年),「大養德國」改称「大和國」[1]

根据《古事類苑》、《釋日本紀》的说法,传说天地開闢而後泥土未乾故人民居住於山,因人跡多見而称此國為「山跡」(),後改為同音的「大和」[5][6]

历史

大和国是大和朝廷的发源地,历史上境内曾有鬥雞國造大倭国造葛城国造,以及菟田、春日、層富、山边、十市、高市、磯城等由县主管理的县存在。此外,大和国境内也曾存在过吉野国(后来成为大和国的一个郡吉野郡)和芳野监两个行政建制。天平宝字元年(公元757年),此地的名称由“大养德国”改为“大和国”。飛鳥京、藤原京、平城京都在大和国境内。奈良时代前后,朝廷曾在大和国境内修建许多佛教寺庙,如飛鳥寺、法隆寺。784年,朝廷将都城迁到山城国境内的长冈京,很快又再度迁入平安京(即现代的京都[1][2][7][8]

平安时代后期,大和国成为以源满仲的次子源赖亲为家祖的大和源氏根据地[9]日本南北朝时代的吉野朝廷(南朝)的根据地吉野也位于大和国境内[10]

镰仓时代室町时代,都没有设置大和国的守护,大和国实际上由興福寺统治[1]安土桃山时代时,大和國境内的土地均大多由寺社控制。这些寺社具有一定军事实力,在当地有很高发言权,因此当时大和国又称为“神国”。丰臣政权时代,丰臣秀吉的弟弟丰臣秀长在大和国境内通过检地、刀狩等手段弱化了当地寺社的势力[11]

进入江户时代以后,德川幕府曾在大和国设置奈良奉行。大和国的部分领地是幕府的直辖领地,其馀土地分属于7个。1871年废藩置县时,大和国改为奈良县。1876年,奈良县併入堺县,随后又在1881年併入大阪府。1887年,在当地的要求下,奈良县再度独立并延续至今[1]

行政区划

国厅、国分寺与一宫

大和国国府的国厅最初位于今奈良县高市郡高取町一带,后来迁到今奈良县大和郡山市今国府町一带。大和国的国分寺是今属奈良县奈良市东大寺,也是古代日本全国的总国分寺。大和国的国分尼寺是今属奈良县奈良市的法華寺。东大寺和法華寺全境均为日本的国之史迹。东大寺的金堂(大佛殿)、南大门、卢舍那佛(大佛)等已指定为日本国宝,中门、石造狮子等是重要文化财。法华寺中的木造十一面观音立像已指定为日本国宝、本堂以及木心乾漆维摩居士坐像等是重要文化财[12][13]

大和国的一宫是今属奈良县樱井市的大神神社。大神神社是日本的国之史迹,攝社大直禰子神社社殿、拜殿、三鸟居、朱漆金銅装盾、《周書》 第十九卷等是重要文化财[14]

下辖的郡

大和国下辖15郡39乡[2]

古代 中世纪 1896年4月1日 現在
曾布 添上郡 添上郡
添上郡
奈良市、大和郡山市、天理市、山添村的各一部分
添下郡 添下郡
生駒郡
奈良市、大和郡山市、生駒市的各一部分
平群郡 平群郡 大和郡山市、生駒市的各一部分以及平群町、三鄉町、斑鳩町、安堵町
廣瀨郡 廣瀨郡
北葛城郡
大和高田市的一部分以及廣陵町、河合町
葛城 葛下郡 葛下郡 大和高田市、葛城市的各一部分以及香芝市、上牧町、王寺町
葛上郡 葛上郡
南葛城郡
御所市的一部分
忍海郡 忍海郡 葛城市、御所市的各一部分
宇智郡 宇智郡
宇智郡
五條市、大淀町的各一部分
吉野郡 吉野郡
吉野郡
五條市、宇陀市、大淀町的各一部分

以及吉野町、下市町、黑瀧村、天川村、野迫川村、十津川村、下北山村、上北山村、川上村、東吉野村

宇陀郡 宇陀郡
宇陀郡
宇陀市的一部分以及曾爾村、御杖村
磯城 城上郡 式上郡
磯城郡
天理市、樱井市、宇陀市的各一部分
城下郡 式下郡 天理市、田原本町的各一部分以及川西町、三宅町
十市郡 十市郡 橿原市、櫻井市、田原本町的各一部分
高市郡 高市郡
高市郡
大和高田市、橿原市的各一部分以及高取町、明日香村
山边郡 山边郡
山边郡
奈良市、大和郡山市、天理市、櫻井市、宇陀市、山添村的各一部分

图集

参见

参考资料

  1. . 朝日新聞社Kotobank. [2018-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8).
  2. 德川光圀; et al. . 徳川总子. 1907 [2019-02-08]. doi:10.11501/7699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4).
  3. Louis-Frédéric.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046 [2018-09-08]. ISBN 978-0-674-0175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19).
  4. 菅野真道. . 丙寅。改大倭國。爲大養徳國。
  5. 神宮司庁古事類苑出版事務所 (编). . . 神宮司庁. 1896-1914 [2019-02-09]. NCID BN079266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
  6. 卜部兼方. . 東京: 経済雑誌社. 1898年8月6日 [2018年12月12日]. NCID BN0166884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2月14日).
  7. 池田末則. . クレス出版. 2004: 450 [2019-02-08]. ISBN 978-487733229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0).
  8. 大岡信; 日本うたことば表現辞典刊行会. . 遊子館. 2008 [2019-02-08]. ISBN 978-4946525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0).
  9. . 朝日新聞社Kotobank. [2019-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7).
  10. . 朝日新聞社Kotobank. [2019-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3).
  11. . 産経WEST. 2014年1月2日 [2019-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4).
  12. . 朝日新聞社Kotobank. [2019-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8).
  13. . 朝日新聞社Kotobank. [2019-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9).
  14. . 朝日新聞社Kotobank. [2019-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