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圣公
衍聖公是一個中國公爵爵位名,為孔子家族嫡系後裔的世襲封號,始于北宋。此前孔子嫡長孫世襲爵位稱為奉祀君、褒成君、褒成侯、褒亭侯、奉聖亭侯、宗聖侯、崇聖侯、恭聖侯、鄒國公、紹聖侯、褒聖侯、文宣公等。1920年出生、民國北洋政府所封的孔德成為末代衍聖公,也是歷來擔任奉祀職務最久者,共計88年(1920-2008年)。若僅以衍聖公之爵位計算,在位最久者則是晚明孔尚賢,共計62年(1559-1621年)。現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是孔子第七十九代嫡长孫孔垂長。
衍聖公 | |
---|---|
創始日期 | 1055年 |
授予君主 | (1928年-1935年) |
爵位種類 | 中國爵位(公) |
首任持有者 | 孔宗願 |
末任持有者 | 孔德成 |
附屬頭銜 | 述聖奉祀官(無兄弟情況下兼任) |
消滅日期 | 1935年 |
住所 | 孔府 |
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 | |
---|---|
創始日期 | 1935年 |
授予君主 | 中華民國政府 |
首任持有者 | 孔德成 |
現任持有者 | 孔垂長 |
法定繼承人 | 孔佑仁 |
附屬頭銜 | 述聖奉祀官(無兄弟情況下兼任) |
住所 | 孔府(1949年遷臺以前) 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府(1998年裁撤) |
1935年(民國24年),國民政府改“衍聖公”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衍聖公之名號,從創立至廢止,達880年之久(1055-1935年);若包括唐玄宗設立公爵(文宣公)之位,達1116年之久(739-1935年);若從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創設世襲之奉祀君爵位算起,更達2130年(魏安僖王設立的文信君、秦始皇設立的文通君,並非世襲,不計)。
另,四配之一的述聖孔伋(子思)為孔子之直系孫,故亦為衍聖公之直系祖先。因此,歷朝歷代不另立述聖奉祀官,而係以衍聖公之次子擔任,故職務非世襲。若衍聖公為獨子,其祀則兼祧(祧,祭先祖也;即以「一人承兩戶宗祀」,在宗法制度下,一个男子同时继承两家宗祧的习俗。兼祧人不脱离原来家庭的裔系,兼做所继承家庭之嗣子)。
簡表
宋朝以前
- 戰國魏安僖王時,封孔子八世孫孔謙為文信君,官至相位。
- 秦始皇時,封九世孫孔鮒為魯國文通君,拜少傅。
- 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封孔鮒弟孔騰為奉祀君。
- 漢元帝時,封十三世孫孔霸為褒成君,予食邑八百户,以奉孔子祀,孔霸命长子孔福回曲阜祀孔。漢成帝封十四世嫡长孫孔吉為殷紹嘉侯,奉殷商天子成汤祀,为汉之二王三恪。
- 漢平帝元始元年封十六世孙孔均为褒成侯,漢明帝封十八世孫孔損為褒亭侯,漢安帝封十九世孫孔曜為奉聖亭侯外,兩漢封號仍以褒成侯為主。
- 曹魏改號宗聖侯。晉、宋改號奉聖亭侯。
- 北魏稱崇聖侯,北齊改恭聖侯。北周時,晉封鄒國公。
- 隋朝,隋文帝封鄒國公,隋煬帝改紹聖侯。
- 唐朝初,封為褒聖侯,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孔子被諡為文宣王,乃改褒聖侯為公爵,改称文宣公。
衍圣公
-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因不可以祖谥而加后嗣,改孔子四十六世孙孔宗愿文宣公為衍聖公,后一度改为奉圣公,但最终改回衍聖公,之后历代相沿不改。
- 宋高宗南渡,衍聖公孔端友隨其播遷,居浙江衢州,是為孔氏南宗。金朝則命孔端友弟孔端操為「權襲衍聖公事」,代理「衍聖公」祀事。自此孔氏分為南北兩宗,後世以宋金元時期,南宗為大宗、北宗為小宗。
- 元太宗五年(1233年),元太宗以孔子五十一世孙孔元措(北宗)袭封衍聖公。
- 元世祖原欲冊封孔氏南宗,南宗衍聖公孔洙讓爵,官拜國子監祭酒。北宗孔治依舊權襲衍聖公。
- 元武宗於大德十一年(1307年)即位后,农历七月加封至圣文宣王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 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年),北宗孔氏族人上書,指權襲第54代衍聖公孔治之子孔思誠是庶支,應由其族兄、長支孔思晦承襲。仁宗親自考索孔氏宗譜,最終按照「以嫡應襲封者」之標準,裁定以孔思晦襲爵;至此,以北宗為大宗世襲衍聖公。
-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拜孔氏南宗孔彥繩為正八品翰林院五經博士,子孙世襲。同年,衢州知府沈杰制定孔氏南宗《钦定孔氏家规》,并上奏朝廷钦准刊行。首条曰「遵制典」,要求孔氏南宗子孙严守本分,遵崇制典,不得觊觎衍圣公爵位。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崇聖典例 (民國3年)
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参考文献
- . [2011-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