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成岩
火成岩(igneous rock)又称岩浆岩(magmatic rock),是指岩漿或熔岩冷卻和凝固後(地壳裡喷出的岩浆,或者被熔化的现存岩石)所形成的一種岩石。火成岩是三种主要岩石类型之一,其他两种类型分别是沉积岩和变质岩。现在已经发现700多种岩浆岩,大部分是在地壳裡面的岩石。常見的岩浆岩有花崗岩、安山岩及玄武岩等。
- 玄武岩:是岩漿藉由火山口流出地面、快速冷卻而成。
- 安山岩:是岩漿經緩和噴發而出,快速冷凝形成的。
- 花崗岩:岩漿並不噴出地面,而是在地底下慢慢冷卻形成。
「火成岩」的各地常用名稱 | |
---|---|
岩浆凝成的浮石 | |
中国大陸 | |
臺灣 |
一般來說,岩浆岩易出現於板塊交界地帶的火山區。
地质学意义
火成岩和变质岩构成地球地壳的顶部16公里90-95%的体积。[1]其中火成岩占全部的64.7%的体积。
分类方式
火成岩以形成方式、結構、纹理、所含矿物、化学成分和岩体的几何形状分类。其结构包括形成地点、几何形状、包含的矿物粒度等。
许多不同类型火成岩的分类可以向我们提供关于它们在形成条件下的重要信息。用于火成岩的分类有两个重要的变量是粒度尺寸,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冷却历史,和岩石的矿物成分。
形成時的深度
结构和构造
岩浆岩最明显的分别是纹理,主要与组成結晶顆粒的大小和形状相关。
粒度
根据結晶顆粒的大小,岩浆岩分成五类:
- 偉晶岩--有非常大的颗粒
- 晶岩--只有大的颗粒
- 斑晶--在一堆微小颗粒中出現一些較大的結晶顆粒
- 隱晶質--只有小颗粒
- 玻璃質--没有颗粒結晶
晶体结构
晶体形状也是纹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以此分成三类:
- 全形:晶体形状完全保存
- 半形:晶体形状部分保存
- 他形:认不出晶体方向
其中以第3项居多。
构造
- 块状结构和条带状结构:常见于各类侵入岩。
- 流纹结构:常见于酸性喷出岩。
- 气孔结构和杏仁结构:常见于基性喷出岩。
- 枕状结构:常见于海底基性喷出岩。
化学成分
岩浆岩的主要化学成分有SiO2、Al2O3、Fe2O3、FeO、MgO、CaO、Na2O、K2O和H2O等氧化物。其中SiO2含量最多,其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矿物成分的变化,并直接影响岩浆岩的性质。[2]
二氧化矽的含量
- 酸性火成岩含量>66%
- 中性火成岩含量66%~52%
- 基性火成岩含量52%~45%
- 超基性火成岩含量45%~40%
石英、碱长石和似长石的含量
- 长英质:含量很高,一般颜色较浅,密度较低。
- 铁鎂质:含量低,颜色深,而且密度较高。
参考资料
- Prothero, Donald R.; Schwab, Fred. 2nd. New York: Freeman. 2004: 12. ISBN 978-0-7167-3905-0.
- 胡, 厚田; 白, 志勇.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14. ISBN 978704024882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