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颚类

古颚下纲学名:),又名平胸小纲平胸總目(),是鸟纲下的两个演化支之一。这个下纲目前下屬五個現存的及兩個已絕滅的目:

  • 鸵鸟目 Struthionformes
  • 美洲鸵鸟目 Rheiformes
  • 鹤鸵目 Casuariiformes
  • 无翼鸟目 Apterygiformes
  • 䳍形目 Tinamiformes
  • †隆鳥目 Aepyornithiformes
  • 恐鸟目 Dinornithiformes

古颚类
化石时期:古新世全新世 [1]分子钟推定古颚鸟类于约8000万年年前出现
自左上起順時針依序為:大美洲鴕鴕鳥、雙垂鶴鴕、灰穴䳍、北島褐鷸鴕、鴯鶓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演化支 古颚类 Palaeognathae
Pycraft, 1900
  • 石板鸟目 Lithornithiformes
  • 鸵鸟目 Struthionformes
  • 南方古顎類 Notopalaeognathae
    • 美洲鸵鸟目 Rheiformes
    • 䳍形目 Tinamiformes
    • 恐鸟目 Dinornithiformes
    • 新平胸類 Novaeratitae
      • 无翼鸟目 Apterygiformes
      • 隆鳥目 Aepyornithiformes
      • 鹤鸵目 Casuariiformes
異名
  • Ratitae Sibley & Ahlquist, 1990

古顎下綱下現存的鳥類被統稱為「走禽」,在分佈上局限於南半球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地區,其代表性物種包含鴕鳥鴯鶓奇異鳥等。[2][3]牠們相當適應於地面上的生活,身材較為高大、雙腳有力、相當善於奔跑。[4][3]走禽大多較為健壯,可忍耐相對不良的飼養環境。[5]

古顎下綱在鳥類中是較早演化出的一種鳥類,其胸骨扁平、不具龙骨突,附著於上的動翼肌亦退化,鎖骨退化或消失,也不具有尾综骨及尾脂腺。[3][6][5]腳趾數目則較為不定,自二趾至四趾皆有。[6]其羽毛較為蓬鬆,不具有飛行功能,是一類不會飛行的鳥[3][4]

分類

種系發生學

古顎下綱(Palaeognathae)

鴕鳥目 (Struthionformes)

Notopalaeognathae

美洲鴕鳥目 (Rheiformes)

䳍形目 (Tinamiformes)

恐鳥目† (Dinornithiformes)

新平胸類 (Novaeratitae)

無翼鳥目 (Apterygiformes)

隆鳥目† (Aepyornithiformes)

鶴鴕目(Casuariiformes)

鶴鴕科 (Casuariidae)

鴯鶓科 (Dromaiidae)

參考資料

  1. Van Tuinen M. (2009) Birds (Aves). In The Timetree of Life, Hedges SB, Kumar S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09–411.
  2. 常家传; 马金生; 鲁长虎 (编). 2.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998: 35. ISBN 7810083767 (中文(中国大陆)).
  3. 湘泓. . 百科知識. 2007, (11): 34–36 [2024-03-20] (中文(中国大陆)).
  4. . 人間福報. [2024-03-20] (中文(臺灣)).
  5. 刘莎莎; 吴名杰; 王晓龙. . 畜禽業. 2016-11, (331): 13–14 [2024-03-20]. 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16.11.008 (中文(中国大陆)).
  6. 許維樞. . 野生動物. 1985, (5): 38–41 [2024-03-20] (中文(中国大陆)).

外部链接

鸟类生态类群
鸳鸯 大白鹭 藍腹鷴
走禽 游禽 涉禽 陆禽 猛禽 攀禽 鳴禽 楔翼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