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避

待避是一個鐵路用語,指兩列列車以同一個方向,在一個有設置副正線車站,利用站內路線進行列車行駛順序的調整。此動作類似汽車進行超車動作,差別在於列車必須停靠,因此與列車交會略有不同[1]

通過追越(攝於台鐵頭城車站):
待避的列車停靠車站(右)
通過的列車(左)
JR西日本新岩国站的通過追越,通過列車行駛的主線不設月台
待避車站內站場示意圖

列車待避必須在設置副正線的車站進行,因此待避行为在复线铁路单线铁路上都会存在,而会车则只存在于单线铁路。

待避種類

待避站多半設置於有特快、快速等速達列車運行的路線。待避的種類可分為「接續追越」與「通過追越」兩種。

接續追越

普通列車與優等列車停車於同一車站,乘客轉乘後優等列車先行發車,又稱為緩急接續相互接續

通過追越

普通列車在通過站等待優等列車通過後再行出發,又稱為通過待避緩急分離

進行待避時機

列車因為以下原因,會進行待避:

  • 列車等級:快速列车因為停站較少,為避免受到前方停站較多的普通列車阻擋影響運行,會安排前方的普通列車在車站等待,讓優等列車先過。
  • 列車速度差異:同等級列車,後行列車性能優於前行列車,會安排前行列車等待後行列車。
  • 臨時列車,或是試運轉:當有臨時列車或試車需要時,會依需要安排待避。

待避通常是依照行車計劃(時刻表)安排的,但是當有列車發生延誤時,因為運轉整理的關係,也可能依照上面的規則,臨時安排待避或交會。

待避的條件

  • 依照行車計劃,或是調度員的調度。
  • 車站內設置有轉轍器,可變更列車進路,同時進站號誌也有該進路條件
  • 準備提供前行列車停車的正線並未有列車佔用。

待避等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铁路系统为例,列车被分为以下等级,由上自下递减,等级高的列车具有优先通行权,低等级列车被高等级列车追及时需要在越行站待避让行。

  1. 抢险救灾列车(车次以字母Q开头)
  2. 专列
  3. 高速动车组(车次以字母G开头)和城际动车组(C开头)
  4. 普通动车组(D开头)
  5. 直达特快(Z开头)和行包专列(X开头)
  6. 特快(T开头)
  7. 快速(K开头)
  8. 普快(车次为1001-5998)和临时旅客列车(L开头)
  9. 普客(车次为6001-7598)和路用列车/通勤列车(车次为7601-8998)
  10. 普通货物列车

中国大陆铁路待避站列表

北京地铁

  • 6号线:常营站、通运门站
  • 平谷线:马坊站

南京地铁

  • S4号线:林楼站
  • S6号线:南京猿人洞站

上海地铁

  • 16号线:航头东站、野生动物园站、惠南东站、书院站[註 1]、临港大道站[註 2]

温州轨道交通

  • S3线:鹅湖站

福州地铁

  • F1线:帝封江站、首占站

广州地铁

  • 14号线:钟落潭站、太平站、赤草站
  • 21号线:金坑站、朱村站、山田站
  • 22号线:陈头岗站

成都地铁

  • 18号线:海昌路站、三岔站
  • 19号线:正兴湾站
  • S3线:芦葭站
  • S5线:煎茶站、南天府公园站、黑龙滩站
  • S11线:天府旌城站、三星堆站、马家站

重庆轨道交通

  • 4号线:黑石子站
  • 5号线:中梁山站
  • 10号线:鹿山站、三亚湾站
  • 环线:南桥寺站
  • 江跳线:九龙园站

地方城际铁路

  • 穗深城际铁路:新龙站、东莞西站、洪梅站、长安西站
  • 广惠城际:广州莲花山站、东莞西站
  • 广佛肇城际铁路:三水北站、四会站、鼎湖东站、佛山西站
  • 珠机城际铁路:横琴站
  • 广佛环线:和桂站
  • 粤东城际铁路:莲塘站、桑浦山站、潮州东站、莲阳站
  • 沪平盐城际铁路:独山港东站、平湖南站

国铁

  • 广珠城际铁路小榄站、中山站
  • 长株潭城际铁路:株洲站
  • 成灌铁路:都江堰站
  • 贵阳市域环城快铁:花溪南站

台湾铁路待避站列表

桃园捷运

  • 桃园机场捷运:新北產業園區站、長庚醫院站

韩国铁路待避站列表

  • 仁川国际机场铁道:数码媒体城站、永宗站
  • 首尔地铁9号线:麻谷渡口站、加阳站新论岘站[註 3]

日本铁路待避站列表

  • 阪急电铁京都本线:淡路站、相川站、正雀站、茨木市站、高槻市站、长冈天神站、桂站

相册

相關條目

  • 列車交會
  • 會讓站
  • 越行站

註釋

  1. 仅作为往滴水湖方向的待避站
  2. 仅作为往龙阳路方向的待避站
  3. 仅作为往金浦机场方向的待避站

參考文獻

  1. Jackson, Alan A. 4th. Sutton Publishing Ltd. 2006: 80. ISBN 0-7509-4218-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