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兹教

德鲁兹阿拉伯语:英語:),是中东地区的一个秘契主義族教群體[7][8]。德鲁兹信仰创始人哈姆扎·伊本·阿里源自伊斯兰教什叶派伊斯玛仪派,它的教义受到基督教诺斯底主义等的较大影响。尽管德鲁兹信仰最初是从伊斯兰教什叶派支系——伊斯玛仪派中发展出来的,但德鲁兹的信徒通常不被认为是穆斯林[9][10],而且德鲁兹教在神学实践上更接近基督教[11]。德鲁兹信仰(阿拉伯语:)的信徒自称“穆瓦希敦”(阿拉伯语:مواحد,意思为“一神論者”),被外界称为德鲁兹人[7],目前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的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约旦,以及委内瑞拉、澳大利亚等地,人数在120万人至200万人之间,以德鲁兹星为象征。种族上,该教派的信徒基本由阿拉伯人组成,说阿拉伯语黎凡特方言。

德鲁兹
الدرزية

德鲁兹五色星和德魯茲旗
总人口
120万-200万
创始人
哈基姆(Al-Hakim)、德拉齐(Al-Darazi)、哈姆宰(Hamza)
主要分布地区
 叙利亚700,000[1]
 黎巴嫩250,000[1]
 以色列125,300[2]
 约旦20,000[3]
中东之外的地区100,000
 美国20,000[4]
 加拿大10,000
 委內瑞拉100,000[5]
 3,000[6]
 哥伦比亚3,000
 英国1,000
宗派
德鲁兹一神论(Unitarian Druze)
宗教经典
《智慧書》(Epistles of Wisdom
语言
阿拉伯语

希伯来语 以色列
英语 美国澳大利亚

西班牙语 委内瑞拉哥伦比亚

历史

11世纪初年,法蒂玛王朝第六代哈里发哈基姆·比阿穆爾·阿拉(حاكم,「哈基姆」阿拉伯语意为智者)晚年被神化,自命为伊斯玛仪派所信奉的救世主——第七代伊玛目。后来,伊斯玛仪派传教士德拉齐哈姆扎·伊本·阿里因迎合哈基姆的主张,被正统伊斯玛仪派驱逐,便前往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传教,于是独立形成了德鲁兹教派。1021年,哈基姆失踪,其后该教派被正式逐出埃及,次年哈姆扎·伊本·阿里逝世,巴哈尔丁·穆丹纳被奉为教派首领,称“谢赫”。1034年巴哈尔丁·穆丹纳死后,因屡遭镇压和迫害,转为秘密封闭的宗教社团,后来便不对外传教了。因此,德鲁兹教派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稳定的宗教族群。

教义

德鲁兹教徒特别尊敬舒阿卜,他们认为舒阿卜和圣经中的葉特羅是同一个人[12]。德鲁兹人认为亚当、诺亚、亚伯拉罕、摩西、耶稣、穆罕默德和伊斯瑪儀·本·賈法爾是先知[13]。德鲁兹传统上还尊重和崇敬波斯人萨勒曼汗迪尔(他们称他为以利亞,认为他是为施洗约翰圣乔治重生)、约伯路加和其他人为“门徒”和“先知”[14][15][16]

德鲁兹教派的圣典为该教派的诸位创立者的信函集——《智慧书》(阿拉伯语:[17])。德鲁兹信仰融合了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伊斯玛仪派[18]基督教诺斯底主义[19],甚至印度教[20]新柏拉图主义毕达哥拉斯主义等其他宗教或哲学信仰。其在对圣经古兰经的深奥解释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独特而又神秘的唯一神论的神学,强调了心灵和真实的作用。但德鲁兹教派的圣典《智慧书》否认伊斯兰教的合法性[21],强调“废止了穆罕默德的全部律法”[22][23]。德鲁兹人不仅坚持唯一神论,而且还相信转世或灵魂的迁移[11]。德鲁兹人相信在通过连续转生而实现的重生周期结束时,灵魂与宇宙心智(Al-Aqlal-Kullī)团结在一起,信奉宇宙间唯一真神,其灵智普通人不可知;哈基姆为造物主的代言人,只有他才能理解独一真神的灵智,他将在末日时重回世间拯救信徒[24]。该教派有着严格的教阶制度,强调对教祖哈基姆和教会的绝对服从。

参考文献

  1. 390 (8618–24): 49. 2009 [14 April 2011].
  2. . [2014-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3).
  3. , US State Department, 2005 [2014-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0)
  4. , Institute of Druze Studie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月14日)
  5. . Aamama. [2014-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0).
  6. .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7 Jul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7. Chatty, Daw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03-15. ISBN 978-0-521-81792-9.
  8. Simon Harrison. . Berghahn Books. 2006: 121– [2022-12-17]. ISBN 978-1-57181-6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2).
  9. . Thewisdomdaily.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4).
  10. . Pew Research Center.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11. Nisan 2002,第95頁.
  12. . Routledge. 2013. ISBN 9781135355616.
  13. Finegan, Jack. . Eerdmans. 1981 [2022-12-17]. ISBN 978-0-8028-1869-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7) (英语).
  14. D Nisan, Mordechai. . McFarland. 2015: 94. ISBN 9780786451333.
  15. Swayd, Samy. . Rowman & Littlefield. 2015: 77. ISBN 978-1442246171.
  16. S. Swayd, Samy. . Rowman & Littlefield. 2009: 109. ISBN 9780810868366. They also cover the lives and teachings of some biblical personages, such as Job, Jethro, Jesus, John, Luke, and others
  17. (PDF). [2014-07-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12).
  18. Daftary, Farhad. . I.B.Tauris. 2013-12-02. ISBN 978-0-85773-524-9.
  19. Quilliam, Neil. . Michigan University press. 1999: 42. ISBN 9780863722493.
  20. Rosenthal, Donna. . Simon and Schuster. 2003: 296 [2020-06-18]. ISBN 978-0-684-869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2).
  21. . VSPages. [2020-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6).
  22. 艾敏·穆罕默德·塔里尔. . 贝鲁特: 安达卢斯印刷与出版社. 1961: 146– 149.
  23. . Islam Q&A. [2020-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24. . druze.org.au.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14 February 2016).

外部链接

來源

專家

社群

其他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