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車 (電影)
《快餐車》(英語:)是一部於1984年上映的香港電影,由洪金寶執導,以及由成龍、洪金寶、元彪等擔任演出。成家班和洪金宝任动作指导。
快餐車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洪金寶 |
监制 | 鄒文懷 |
制片 | 蔡瀾 |
動作指導 | 成家班 洪金宝 |
编剧 | 李炯楷 鄧景生 |
主演 | 成 龍 洪金寶 元 彪 |
配乐 | 鮑比達 鄧少林 |
摄影 | 黃岳泰 張耀祖 |
張耀宗 | |
制片商 | 嘉峰電影有限公司 出品 |
片长 | 104 分鐘 |
产地 | 英屬香港 |
语言 | 粤語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英屬香港:
臺灣:
日本:
西德:1987年 葡萄牙:1990年11月16日 |
发行商 | 嘉禾電影(香港)有限公司 |
票房 | 日本:2,018,000,000 JPY 台北:52,990,759 TWD 香港:21,465,013 HKD 新加坡:1,060,000 SGD |
剧情
西班牙王室委托侦探社的毛比(洪金宝)去找一个王室成员歌莉娅和她的女儿。
托马斯(成龙)和大卫(元彪)是两个好兄弟,两人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开了一辆快餐车,托马斯用滑板去接单和送食物。一群骑摩托车的坏小子来广场炫耀车技和捣乱,被他们教训了一顿之后又变得平安无事,继续正常开展业务。
两人去精神病医院看望大卫的父亲陈伯,撞上了陈伯女朋友歌莉娅的女儿西尔维娅(劳拉·福纳)。托马斯鼓励大卫前去搭讪并且送西尔维娅一程,但是大卫口拙没有说出口。
深夜,快餐车投放在妓院门口。而大卫看到了西尔维娅,并说她是妓女。真正的西尔维娅是一个扒手,他假装妓女接客,却撞倒客人逃跑。她躲藏到大卫他们的快餐车里,请求庇护。然后大卫和托马斯早早地收工,和西尔维娅一起回到家,西尔维娅当晚留宿在他们家,并且把他们的钱都偷走了,西尔维娅也偷走了大卫他们邻居的汽车,中途撞上了毛比的车,和毛比交涉的时候,又偷走了毛比裤袋里的钱包。
毛比请大卫和托马斯到歌厅跳舞,在歌舞厅内找到了大卫和托马斯,请求两人帮忙抓窃贼,两人最后表示同意。西尔维娅因为是王室伯爵和女仆歌莉娅的私生女,被伯爵的弟弟蒙代尔追捕,她被追踪的毛比救出之后,一同来到了大卫和托马斯家。西尔维娅向他们说明偷窃的原因,获得了三人的原谅,并开始和大卫、托马斯一起搞快餐生意。
一日,歌莉娅母女不幸被王室成员蒙代尔的手下抓走了。托马斯和大卫、毛比三人一同来到了王室城堡,救出了歌莉娅和西尔维娅。
演员
演员 | 角色 | 粵語配音 | 备注 |
成龙 | 托马斯 | 鄧榮銾 | 快餐店老板之一,大卫的搭档 |
洪金宝 | 毛比 | 楊捷康 | 私家侦探社的助理社长 |
元彪 | 大卫 | 朱子聰 | 快餐店老板之一,托马斯的搭档 |
劳拉·福纳 | 西尔维娅 | 黃小英 | 伯爵女仆歌莉娅和伯爵的女儿 |
宾尼·尤奎德兹 | 陳永信 | 蒙代尔的手下之一 | |
基斯·维塔利 | 葉少榮 | 蒙代尔的手下之一 | |
赫本·爱德曼 | 亨利·马特 (麥陶) | 梁有恆 | 私家偵探 |
何塞·卡斯蒂尔 | 蒙代尔 | 張炳強 | 王室成员之一 |
張沖 | 陈伯 | 梁有恆 | 大衛的父親,精神病人 |
Susana Sentís | 歌莉婭 | 徐愛貞 | 伯爵女僕,西爾維婭之母 |
吴耀汉 | 吳耀漢 | 英俊的精神病人 | |
岑建勋 | 岑建勳 | 爱講笑話的精神病人 | |
午马 | 如闹钟一样报时的精神病人 | ||
柯受良 | 骑摩托车捣乱的坏小子 |
幕后
成龙、洪金宝、元彪三人都是七小福成员之一,他们是京剧学院的同学[1]。
宾尼·尤奎德兹扮演的蒙代尔手下和他们三人的打斗场面十分劲爆,而他是世界自由搏击轻量级冠军,还和成龙合作过《飞龙猛将》,他和成龙在《快餐车》中的打斗被《黑带》杂志评为“历史上最精彩的影视剧打斗场面”,位列李小龙和恰克·诺里斯在《猛龙过江》打斗排名第一之后[2]。
参考文献
- . Feature article. LoveAsianFilm. [2008-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16).
- . 华商网. [2007年].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6) (中文(中国大陆)).
- . Great Game Database.com. [2008-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4-15).
- Spencer, Spanner, The Tao of Beat-'em-up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Eurogamer, Feb 6, 2008, Accessed Mar 18, 2009
- Kunkel, Bill; Worley, Joyce; Katz, Arnie, "The Furious Fists of Sega!", Computer Gaming World, Oct 1988, pp. 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