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
文明(英語:,词源于拉丁文“civilis”,意“城市化”和“公民化”,引申为“分工”“合作”),是任何以高度城市群落、社会分层、政府形式和文化符号與通信系统(如文字與作品)为特征的复杂社会[1][2][3][4][5][6][7][8]。也就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文化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文明拥有更密集的人口聚集地,并且已经开始划分社会阶级,一般有一个统治精英和中產知識階層加上被统治的城市和农村人口。这些被统治的人群依据分工集中从事农业,采矿,小规模制造以及贸易的行业。文明集中权力,并且将人类对自然的控制力作极大的延伸。[9]
“文明”发展进程 | |||||||||||
代表时期 | 时间阶段 | 大致时间跨度 | 主要特征 | ||||||||
石器时代 | 260万-0.6万年前 | 260万年 | 原始文化、工具制造 | ||||||||
起步期 | 260万-20万年前 | 240万年 | 旧石器时代早期,直立,脱去体毛,出现石头工具,开始食肉 | ||||||||
发展期 | 20万-2万年前 | 18万年 | 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穿衣、火广泛使用、使用语言 | ||||||||
成熟期 | 2万-1万年前 | 1万年 | 中石器时代,壁画、雕刻、磨制石器,组合工具 | ||||||||
过渡期 | 1万-0.6万年前 | 4千年 | 新石器时代、农作物栽培 | ||||||||
农业时代 | 公元前4000~公元1763年 | 5800年 | 农业文明、农业经济 | ||||||||
起步期 | 公元前4000-前500年 | 3500年 | 古代文明,青铜时代为主 | ||||||||
发展期 | 公元前500-581年 | 1081年 | 古典文明,铁器时代为主 | ||||||||
成熟期 | 公元581-960年 | 379年 | 东方文明繁荣、欧洲中世纪 | ||||||||
全盛期 | 公元960—1200年 | 240年 | 东方文明鼎盛、欧洲中世纪的发展 | ||||||||
衰落期 | 公元1200-1500年 | 300年 | 东方文明衰落、欧洲中世纪的过渡 | ||||||||
过渡期 | 公元1500-1763年 | 263年 | 欧洲文明崛起、文艺复兴传播、商业和科学革命 | ||||||||
工业时代 | 1763-1970年 | 207年 | 工业文明、工业经济 | ||||||||
起步期 | 1763-1870年 | 110年 | 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取代手工 | ||||||||
发展期 | 1871~1913年 | 40年 |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飞机、汽车出现 | ||||||||
成熟期 | 1914-1945年 | 30年 | 欧洲北美汽车普及,家庭机械电器化生产线推动大量生产 | ||||||||
过渡期 | 1946-1970年 | 20年 | 第三次产业革命、计算机出现 | ||||||||
知识时代 | 1971年~今 | - | 知识文明、知识经济 | ||||||||
起步期 | 1971~1994年 | 23年 | 第一次信息革命、个人电脑开始普及 | ||||||||
发展期 | 1994年10月—1996年5月 | 2年- | 第二次信息革命、网络空间(赛博空间)、互联网出现并普及 | ||||||||
成熟期 | 1996年6月至今 | - | 第四次工業革命、生物科技和選殖,新型运载工具,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 | ||||||||
在人类学和考古学中,文明指有人居住,並且有相當程度的文化與經濟發展的地区,例如两河文明、黄河文明。也可以指文化类似的人群,例如基督教文明、儒家文明。
文明的产生與结构
文明是物种的生活习性并延展出来的一切衍生物。生物形态、社会形态、环境生态相互交织与碰撞产生出的火花即文明。
文明的出现
对于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主要是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制度的建立。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是城市的出现,也就是人群聚集,城市是文明的标志。现在一般认为,最早的文明大概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那里出现的。
社會學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將社會演化分為蒙昧(savagery)、野蠻(barbarism)及文明三個階段,以技术发明作為各階段的分界,他認為文明階段的代表性技术发明是標音系統及文字,可是也有學者認為此一分界太過狹隘,認為不能單純用文字來介定一個社會文化是否進入文明[10]。
文化变迁对于文明的产生有很大的作用。鐵帶來农耕方法的改变,劳动的分化,軍力统治阶级等等,也就是中央政府的出现以及社会阶层的出现都是文明产生的重要特征。
古代
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000年这段时期,被稱作是古代文明時期。
古代文明基本都以河流及流域为发源地[11]。不同的时期往往由不同的文明占据,以地域环境大致分为:
- 美索不达米亚:又称為两河文明[12],發源於亚洲底格里斯河与幼發拉底河流域(今伊拉克、伊朗境內)。兩河(Mesopotamia)文明也是有史可考的最古老的文明,其文明起步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正式形成不遲於公元前3500年。當時生活在兩河流域的是蘇美爾人,建立了蘇美爾(Sumer)文明。之後陆续有阿卡德人、胡里特人、喀西特人、古提人、阿摩利人、埃蘭人、赫梯人、亞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馬其頓人相继占据。兩河流域繼蘇美爾人之后最偉大的文明就是由閃米特人漢穆拉比建立的古巴比倫。美索不達米亞地區除兩河流域外還有卡倫河流域,诞生了埃蘭文明。埃蘭文明的起源尚未探明,初步形成于公元前2700年左右。
- 尼羅河文明:發源於非洲東北部的尼羅河(Nile)流域[13]:p.15,分为古埃及文明、庫什文明。古埃及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大约在公元前3150年,上埃及國王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開始了史稱的埃及王朝时期,分为早王朝、古王國、第一中間期、中王國、第二中間期、新王國、第三中間期、后王朝等8个時期。庫什文明主要在尼羅河流域的努比亞地区,初步形成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
- 印度河文明:發源於南亞的印度河与恒河流域。哈拉帕文明的开始可追溯到公元前3300年之前,正式形成於公元前2600年之前。而吠陀文明的开始則可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最終形成於公元前1000年左右。
- 黃河文明:發源於黃河中、下游地區,文明的开始可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左右,正式形成於公元前1800年。從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與大汶口文化分別發展為各地多樣的龍山文化,進而出現二里頭文化、二里崗文化、殷商王朝與周王朝。
- 長江文明:發源於長江的長三角、兩湖、川渝等地區,是這些區域文明的總稱,文明的开始可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左右,正式形成於公元前1600年。分別由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寶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十二橋文化組成。早期文明衰落后,长江後起的文化分別發展出吳城文化、巴蜀、荊楚、徐國與吳越等國。
- 愛琴海文明:發源於地中海東部的愛琴海地区,早期文明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正式形成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米諾斯文明发源于東南歐的克里特岛(Crete),又称克里特文明,後被邁錫尼文明所取代。
- 奧爾梅克文明:發源於中美洲[14],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之前,形成于公元前1200年左右。
古典时期
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500年这段时期,许多文明进入繁盛时期,通常也被称做古典时期。
出现的理论
關於文明是怎样出现的,这对于哲学家和人类学家来说都是很吸引人的课题,因此也就有了很多的理论来阐述各自的观点。大部分的观点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中央集权的出现是文明存在的起点。因而研究中央集权的出现成为了一个焦点。但是所有的理论都还不能解释所有文明的起源,它只能适用于部分的文明。
- 环境与社会的限制
- 这是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卡内罗提出的一种理论。认为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例如山脉、海洋对人类的阻隔,才产生了文明。由于人口增长而没有扩张的余地,从而开始争夺稀少的资源。这样就导致在内部出现了阶级,其中由统治者控制稀少的资源。对于外部就有了扩张的需要,这些都需要有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来严密组织。
- 灌溉系统(或者称为水利系统)
- 卡尔·威特福格尔是这一理论的支持者,提出了最有力的证据。这种理论认为新石器时代的农民认识到洪涝灾害虽然会毁坏庄稼,但是也能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因此开始修建水坝。然后用来灌溉农田。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便开始出现了专门负责管理灌溉系统的人。通过这种灌溉系统的集中管理,逐渐发展出最初的统治阶层,文明由此产生。但是反对意见认为,当时一些兴盛的城市,其灌溉规模很小;如果由国家管理灌溉,考古发掘的资料应该会更多,而实际情况相反。而且文献中记载,当时的灌溉系统是有神庙管理,而不是政府机构。也有观点说,灌溉工程是文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起因。
- 贸易网络
- 有种理论认为贸易在文明的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在生态多样化的地区,要获得稀少的资源,就需要贸易机构来组织贸易,这样就需要某种中央集权的形式。但是这种理论对于某些文明是正确的,对于另外一些文明却不正确。
- 宗教信仰
- 这种理论认为宗教信仰对于文明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带来的问题
文明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卫生问题。还有传染病的问题。此外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以及文明内部的斗争使战争成为了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在文明内部则还有一个阶级之间的冲突问题。
参考文献
- Adams, Robert McCormick. .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66: 13 [2021-03-25]. ISBN 978020236594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30).
- Haviland, William et al. . Cengage Learning. 2013: 250 [2021-03-25]. ISBN 978-1285675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 Wright, Ronald. . 2004. ISBN 9780887847066.
- Llobera, Josep. . Berghahn Books. 2003: 136–137 [2021-03-25]. ISBN 978157181597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30).
- Fernández-Armesto, Felipe. . Simon & Schuster. 2001 [2021-03-25]. ISBN 97807432165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1).
- Boyden, Stephen Vickers. . UNSW Press. 2004: 7–8 [2021-03-25]. ISBN 978086840766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30).
- Solms-Laubach, Franz. . Walter de Gruyter. 2007: 115, 117, and 212 [2021-03-25]. ISBN 97831101810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30).
- 1964-, AbdelRahim, Layla. . New York. : 8. ISBN 9780415661102. OCLC 897810261.
- Michael Mann, 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vol. 1 pp. 34–41.
- . 哲學中國網.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013-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3).
- . 課程教材研究所.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10-09 [2013-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 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和人类学博物馆. 第1版.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7年2月: 21. ISBN 978-7-5010-2112-3 (中文).
- 王德昭.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89 [2013-11-13]. ISBN 957110025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3) (中文).
- . 三聯生活週刊. [2013-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