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
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英語:),當地多簡稱為海灣大橋(Bay Bridge),又譯為灣區大橋,非正式名稱為James "Sunny Jim" Rolph Bridge,又稱諾頓皇帝大橋(Emperor Norton Bridge),是一座位於美國舊金山灣區,連接舊金山、芳草島(Yerba Buena Island)、以及奧克蘭的橋樑。海灣大橋是橫跨全美國的80號州際公路一部份,每天約有24萬輛次車輛行經這座橋樑。[1][2]海灣大橋由Ralph Modjeski設計;1936年11月12日完工通車,比三藩市另一著名橋樑金門大橋早六個月通車。
| 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 | |
|---|---|
![]() 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 | |
| 37°49′5″N 122°20′48″W | |
| 承載 | |
| 跨越 | 舊金山灣區 |
| 地點 | 舊金山與奧克蘭 |
| 官方名稱 | |
| 其他名稱 | 海灣大橋、灣區大橋 |
| 维护单位 | 加利福尼亞州運輸部 |
| 编号 |
|
| 设计参数 | |
| 桥型 | 懸索橋 |
| 全长 | 7.18(4.46英里) |
| 度 | 西橋5線( 57.5英尺(17.5米)) 東橋10線( 258.33英尺(78.74米)) |
| 最大跨度 | 西側雙跨:2,310英尺(704米) 東側主跨:1,400英尺(430米) |
| 历史 | |
| 开通日 | 1936年11月12日 |
| 统计 | |
| 日交通量 | 24萬輛/日[1][2] |
| 通行费 | 往舊金山方向(西向)單向收費
|
| 地圖 | |
这座桥由大致等长的两部分组成。旧的西段连接旧金山市区到耶尔巴布埃纳岛,较新的东段连接耶尔巴布埃纳岛到奥克兰。西段是双悬索桥。原来的东半段的最大横跨是一个悬臂桥。在1989年地震,东半段上层甲板的一部分坍塌到下层甲板,和桥梁关闭一个月。2002年,大桥东段开始改造工程,修建一个堤道连接到一个自锚式悬索桥。新大桥于2013年9月2日建成,造价超过65亿。[3]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宽的桥梁,該橋東段最寬處為78.74公尺。[4]
东段旧桥
西段大桥
东段旧桥上层甲板坍塌
东段新旧二桥夜景
西段大橋夜景
参考文献
- .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September 22,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04).
- . Bay Area Toll Authority, 43.4 million toll-paid vehicles (86.8 million trips) annually. 2013 [September 14,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9月21日).
- . ABC News. [3 Sept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06).
- . [201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3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