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拉丁化
漢字拉丁化運動[1]是中國自由派和共產黨知識分子掀起的思潮,該思潮提倡以拉丁字母取代漢字(全拼音文字,即外蒙古斯拉夫模式),屬於漢字文化圈裡各國漢字改革尤其各國廢除漢字論的組成部份。在當時的語境,「漢字拉丁化」意為「行文不用漢字,全文用字母寫出」,這要區別於兩個概念:一,汉语拼音运动,指以拉丁字母作為輔助標音的手段,而不視標音本身是「文字」;二,並不以取代漢字為目的全拼音文字,例如來華傳教士翻譯的「白話」聖經。
思潮高峰在1900年代-1930年代,促成了拉丁化新文字的改革。廢除漢字論有大批有名的知識分子背書,包括共產黨人陈独秀指“中国文字,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魔窟,废之诚不足惜”,蔡元培指“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鲁迅指“方塊字是統治階級用來愚民的武器”,甚至在死前發出了“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的最高音。[2]1935年3月,茅盾发表《关于新文字》,支持漢字拉丁化。1935年12月,陶行知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新文字研究会。研究会通过了由蔡元培、孙科、鲁迅、陶行知、陈望道等688位人士联名签署的《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表示中国大众所需要的新文字是拼音的新文字。意见书中还提出了推行新文字的六项具体建议。[3]
在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支持下,陝甘寧邊區於1936年至1938年初、1940年至1943年春先后開展了兩次新文字掃盲運動,使拉丁化新文字在陝甘寧邊區得到推廣試驗。1940年11月7日,陝甘寧邊區新文字協會在延安中央禮堂召開成立大會。該協會署名的贊助人有毛澤東、朱德、張聞天、王稼祥、任弼時、李富春等54人,毛澤東還擔任了該協會的名譽理事。1940年12月25日,邊區政府頒發了《關於推行新文字的決定》,規定邊區政府的法令、公告等重要文件,將一律一邊印新文字,一邊印漢字﹔凡是寫報告、遞呈子、計賬、打收條、通信等,用新文字跟用漢字法律上有同等效力。1940年秋,陝甘寧邊區教育廳與邊區新文字協會聯合創辦了《SIN WENZ BAO》(新文字報),1941年5月15日,毛澤東為《新文字報》題詞“切實推行,愈廣愈好”[4]。在這種號召之下,晉西北邊區、山東抗日民主根據地、華中根據地等也都開展了推廣新文字的工作,積累了文字改革的寶貴經驗。[5]
該思潮促成了1950年代簡化字和1977年二簡字的誕生,三個世界理論和拉丁美洲一詞的頻繁使用。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文字改革工作激烈發展。部分早期漢字拉丁化運動參與者被打成「走資派」,遭下放、再教育。
1973年7月12日,馬振扶公社中學事件爆發,一名15歲的女學生张玉勤英语考试交白卷后,并在试卷背面写道,“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学 ABCD,也能当接班人,接好革命班,埋葬帝修反”。受到班主任杨天成的批评,并要她作出检查。学校负责人罗天奇在初中班学生大会上不点名地批评了她,要求各班对此事讨论批判。由于老师批评方式失当,加上其他原因,张玉勤当日称病请假离校后即投河自杀。
1974年1月,江青在一份内部刊物上看到此事后,派迟群和谢静宜带人到马振扶公社中学重新进行调查。
1974年1月26日,江青在《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扶公社中学情况简报》上批評漢字拉丁化運動:马振扶中学学生张玉勤(张因考试不及格,受到批评后自杀)是被修正主义路线逼死的,该中学扼杀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新生事物,向无产阶级反攻倒算,其实质是复辟。被遲群稱為「資產階級向無產階級反攻倒算,在翻文化大革命的案」(1974年1月25日《周恩來、江青、遲群、謝靜宜、姚文元在中央直屬機關和國家機關批林批孔動員大會的講話》)。
對漢字拉丁化運動的批評成為反擊右傾翻案風的前兆,漢字拉丁化運動因此遭到沉重打擊。
1976年,中华民国政府將語言、文字統稱為正體字或正體中文。[7]
1985年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大約定調擬終結該思潮,於是,1986年二簡字被廢止,轟轟烈烈的漢字二次簡化運動宣告結束,但簡化漢字、學習和使用拉丁化漢字的思潮並沒有停止。
1986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以罗马字拼写的汉语译音系统“注音符号第二式”。由于注音符号在台湾推行相当成功,小学生皆被要求熟练使用。所以在闽南语、客家语的教学上,教育部另外增添新符号以使之能够拼读这些“乡土语言”(方言),这些新符号已收录至Unicode编码中的“Bopomofo Extended”区。[8]
在2000年左右,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一套通用拼音规则,尝试以拉丁化的拼音方式取代注音符号(ㄅㄆㄇㄈ)的使用,并取代注音符号第二式(MPS II),已落实在地名拼写上。
2008年9月16日,中华民国行政院跨部会会议通过教育部的提案,确定以漢語拼音取代通用拼音作為官方譯音標準。持续多年的两岸“拼音大战”,终于落下帷幕。[9]
“注音符号”仍为台湾汉字的主要拼读工具之一,是小学语文教育初期必学内容;中国大陆自1958年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以后停止推广使用,但在汉语字典等基础工具书中对汉字注音时仍有标注。
参考文献
- 李思铭. . 华中科技大学碩士論文. 2019.
- 张佳. (PDF). 《新聞世界》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2009: 147 [2022-09-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9-28).
- . [2022-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6).
- 倪海曙. . 1979: 164.
- 王愛雲. . 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2022-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8).
- . . 北京: 中国世界语出版社. 1995: 363-388. ISBN 7-5052-0246-4.
- . [2018-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8).
- 黄伟; 李孜. . 參考網. 參考網. [2022-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1).
- 國際先驅導報. . 新浪新聞. 新浪新聞. [2022-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