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潮

淘金潮英語:),又稱淘金熱,是指當一個地區發現了數量上擁有商業價值的黃金時,大量移民工人湧入這個地區的時期。通常特指始自1849年,贯穿1850年代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发现大量黄金储量后的淘金浪潮。在这浪潮中的不仅有美国本地人,也有大量外籍移民,其中包括大量华人。

一張加州淘金潮的傳單

特色

淘金潮是19世紀文化的一個特色。造成上千人會同時拋棄工業革命時代的日常苦工,遷徙到產金區的因素包括有:

  • 相對而言較進步的交通網路。
  • 傳播媒體的進步使得有關黃金的傳言能夠形成連鎖效應。
  • 對於社會現況的不滿。

傳言上,少數的淘金者能夠獲得財富,一些原料供給者(比如Levi's)和交易者能夠獲得不錯的金錢,但有為數眾多的人則屬於不幸運的一群,他們在未開拓的土地上忍受勞苦與貧困,但是最終卻只能得到微薄的報酬。

就人口統計學而言,一些淘金潮改變了殖民模式,造成先前極少開發地區的拓展,以及美國西岸的廣東移民。通常反映在流行歌曲中的淘金潮文化,則傾向於表現出一種粗野陽剛的個人形象。

地區

淘金潮的地區包括有:

美国

加拿大

南美

  • 火地群岛,于1883至1906年间,见火地群岛淘金潮

亚洲

  • 马来西亚东部砂拉越首府——古晋境内的石隆门,由华工自19世纪初开始淘金,发生石隆门华工起义后由慕娘公司接手开采至20世纪初,共延续了上百年的淘金活动。

大洋洲

  • 澳洲,於1851年,即維多利亞淘金潮
  • 紐西蘭奧塔哥(Otago),於1861年之後,即中奧塔哥淘金潮

非洲

  • 南非的川斯瓦(Transvaal),於1886年,往此地注入的大量採礦者成為了波瓦戰爭的導火線之一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