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1]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11条第4项规定列出,包含所有“需要采取重大活动加以保护并为根据本公约要求给予援助”的世界遗产。这些遗产面对的威胁包括“蜕变加剧、大规模公共或私人工程、城市或旅游业迅速发展计划造成的消失威胁;土地的使用变动或易主造成的破坏;未知原因造成的重大变化;随意摈弃;武装冲突的爆发或威胁;灾害和灾变;严重火灾、地震、山崩;火山爆发;水位变动、洪水和海啸等”。本目录旨在提高应对这些威胁的国际意识,鼓励各国采取保护行动[2]。
根据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操作指引,列入目录的世界遗产可能面对即时性或潜在性的威胁。其中自然遗产面临的即时威胁包括:濒危或其它珍稀物种数量的严重下降,因人类伐木、污染、定居、采矿、务农及重大公共工程活动导致遗产的自然风光或科学价值恶化。列入目录的文件遗产面临的威胁包括:材料、结构、装饰和建筑协调性的显著恶化,以及历史真实性或文化意义的丧失。自然和文化遗产都面临的潜在威胁包括:开放项目、武装冲突、管理体制欠缺,或是遗产的法律保护地位改变。另外,文化遗产还面临地质、氣候和环境的潜在威胁。[3]
列入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前,世界遗产委员会应与有关国家合作,对遗产面临的问题加以评估,并制订纠正措施。由委员会最终决定是否要将遗产列入目录。委员会可以动用世界遗产基金来为加入目录的遗产提供财政支持。委员会每年对遗产的保护情况进行审查,然后决定是否要采取更多措施,或是在问题解决后从目录中去除,或是从世界遗产名录和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中一起去除[3]。截至2021年,已有三项世界遗产从名单中除名,其中德勒斯登易北河谷和利物浦海事商城列入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其最終被除名的關鍵點分別是森林宮大橋和布拉姆利摩爾碼頭體育場,阿拉伯羚羊保护区则是直接删除[4][5][6]。截至2023年,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中共有60项遗产,其中19项自然遗产,41项文化遗产[7]。部分遗产是在同年列入世界遗产和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例如原本的传统上被视为耶稣诞生地的聖誕教堂就是如此,目前一共有八個。大部分列入目录的遗产位于发展中国家,其中阿拉伯國家15个(敍利亞有7個,利比亞則有5個),非洲有15个(单刚果民主共和国就有5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7个,亞太地區6個,欧洲和北美地区4个[7][8]:11。大部分列入目录的文化遗产坐落在非洲[9]:4–7。
部分情况下,列入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可以促使人们加强保护力度,投入资金,促进情况向积极的方面发展。科隆群岛和黄石国家公园都属于这类情况,两地之后都从目录中去除。不过,这个目录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落实工作一直受到批评[10][8]:83。具体而言,缔国者及世界遗产的其他利益相关人士多次对委员会的权力提出质疑,反对委员会在没有得到他们同意的情况下将遗产列入濒危目录[9]:2–3。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在没有得到相应国家同意的情况下把遗产列入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在此以前,一项遗产在列入濒危目录前需要各国先行递交纠正措施方案[10]。一些国家由此认为,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相当于是份黑名单。蒙特利尔大学建筑学院加拿大文物建筑研究主席克里斯蒂娜·卡梅伦()教授认为,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已成为旨在引起各缔约国重视的政治工具[11][9]:0。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指出,有些遗产面临的问题可以在缔约国的配合下轻易解决,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仍然考虑将之列入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只是实际上没有这么做[9]:18–19。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还认为,将某项遗产长时间列入目录的做法值得商榷,在这类情况下,应当寻求其它机制来保护遗产[9]:19–20。
当前项目
- 图例
- 名称: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出的遗产名称[12]
- 位置:遗产所在国及对应一级行政区或城市
- 标准:遗产入选标准
- 面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纪录的遗产占地面积,单位公顷
- 年份:入选世界遗产年份
- 濒危:列入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年份
- 原因:列入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原因
名称 | 图像 | 位置 | 标准 | 面积(公顷) | 年份 | 濒危 | 原因 | 来源 |
---|---|---|---|---|---|---|---|---|
阿布米那基督教遗址 | 埃及马特鲁省阿布西尔 30°50′30″N 29°39′50″E |
文化: (iv) | 182 | 1979 | 2001- | 当地因粘土造成地表塌方,在“多余水分”的影响下会沦为半液态。 | [13][14] [15]:134 | |
阿德尔和泰内雷自然保护区 | 尼日尔阿加德茲大區阿尔利特省 18°17′N 8°0′E |
自然: (vii)、(ix)、(x) |
7,736,000 | 1991 | 1992- | 该地区因军事冲突和内乱导致野生动物种族数量减少,植被覆盖减退 | [16][17]:29 | |
阿勒颇古城 | 叙利亚阿勒颇省 36°14′0″N 37°10′0″E |
文化: (iii)、(iv) |
350 | 1986 | 2013- | 反政府武装和政府间的叙利亚内战。政府持续不断的轰炸,以及反政府的迫击炮和枪弹对古城根基造成危害。 | [18] | |
布斯拉古城 | 叙利亚德拉省 32°31′5″N 36°28′54″E |
文化: (i)、(iii)、(vi) |
— | 1980 | 2013- | 叙利亚内战 | [19] | |
大马士革古城 | 叙利亚大马士革省 33°30′41″N 36°18′23″E |
文化: (i)、(ii)、(iii)、(iv)、(vi) |
86 | 1979 | 2013- | 叙利亚内战,反政府武装的枪炮,以及政府军随之而来的空中轰炸,对古城根基造成破坏。 | [20] | |
叙利亚北部古村落群 | 叙利亚 36°20′3″N 36°50′39″E |
文化: (iii)、(iv)、(v) |
12,290 | 2011 | 2013- | 叙利亚内战,有报道称一些伊斯兰团体在此抢劫和破坏。 | [21] | |
亚述古城 | 伊拉克萨拉赫丁省 35°27′24″N 43°15′45″E |
文化: (iii)、(iv) |
70 | 2003 | 2003- |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新政府计划修建水库,会将古城部分淹没,古迹缺乏足够保护。 | [22][23]:123–124 | |
昌昌城考古地区 | 秘魯拉利伯塔德大区 8°6′40″S 79°04′30″W |
文化: (i), (iii) |
600 | 1986 | 1986- | 自然侵蚀 | [24][25] | |
科罗及其港口 | 委內瑞拉法尔孔州 11°25′N 69°40′W |
文化: (iv), (v) |
107 | 1993 | 2005- | 2004年11月至2005年2月间的暴雨对大量建筑构成破坏,当地新建纪念碑的工程、海滩人行道和城市入口大门都受到影响,对遗产价值构成相当程度打击。 | [26][27]:102–103 | |
騎士堡和萨拉丁堡 | 叙利亚霍姆斯省和拉塔基亚省 34°46′54″N 36°15′47″E |
文化: (ii)、(iv) |
9 | 2006 | 2013- | 叙利亚内战,起初由努斯拉阵线和其他伊斯兰团体展开,之后又经阿拉伯叙利亚军队和真主党武装分子重燃战火,政府发布多份报道,伊斯兰团体对古迹进行抢劫和破坏。 | [28] | |
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迹 | 阿富汗巴米扬省 34°49′55″N 67°49′36″E |
文化: (i)、(ii)、(iii)、(iv)、(vi) |
159 | 2003 | 2003- | 塔利班统治时期宣传巴米扬佛教是对伊斯兰教的大不敬,佛教因此受到严重破坏。由于遭到遗弃、缺乏保护,还受到军事行动和炸药爆破的破坏,佛像有坍塌的危险,并且石窟壁画也受到劫掠和非法挖掘的进一步破坏。 | [29][23]:122–123 | |
东伦内尔岛 | 所罗门群岛拉納爾和貝羅那省 11°40′59″S 160°10′59″E |
自然: (ix) |
37,000 | 1998 | 2013- | 伐木对岛屿本身及其生态造成破坏 | [30][31] | |
大沼泽地国家公园 | 美国佛罗里达州 25°19′N 80°56′W |
自然: (viii)、(ix)、(x) |
592,920 | 1979 | 1993–2007, 2010- | 飓风安德鲁造成严重破坏,农业和城市发展致使水质恶化,环境的持续恶化导致海洋生物栖息地减少,海洋特种数量下降。 | [32][33] [34]:82–83 | |
巴拿马加勒比海岸的防御工事:波托韦洛-圣洛伦索 | 巴拿马科隆省 9°33′14″N 79°39′21″W |
文化: (i)、(iv) |
— | 1980 | 2012- | 环境因素,城市发展以及维护欠缺 | [35][36] | |
加兰巴国家公园 | 刚果民主共和国开赛省 4°0′N 29°15′E |
自然: (vii)、(x) | 500,000 | 1980 | 1984–1992, 1996- | 北白犀数量减少,两头被偷猎,还有3名护林员被杀,但政府部门对此没有采取任何纠正措施的计划。 | [37][38]:18 [39]:32 | |
乍比得历史古城 | 葉門荷台达省 14°12′N 43°19′E |
文化: (ii)、(iv)、(vi) |
— | 1993 | 2000- | 历史建筑的情况恶化,并应缔约国的主动要求 | [40][41]:26–27 | |
卡胡兹-别加国家公园 | 刚果民主共和国南基伍省和马涅马省 2°30′S 28°45′E |
自然: (x) |
600,000 | 1980 | 1997- | 森林砍伐,狩猎以及战争和内乱 | [42][43]:19–20 | |
马诺沃贡达圣绅罗里斯国家公园 | 中非巴明吉-班戈兰省 9°0′N 21°30′E |
自然: (ix), (x) |
1,740,000 | 1988 | 1997- | 非法放牧和偷猎,日益恶化的安全形势 | [44][43]:18–19 | |
查姆回教寺院尖塔和考古遗址 | 阿富汗古尔省 34°23′48″N 64°30′58″E |
文化: (ii)、(iii)、(iv) |
70 | 2002 | 2002- | 缺乏法律保障,缺少保护措施和管理方案,遗产状况很差。 | [45][46] | |
科索沃中世纪古迹 | 塞爾維亞科索沃 42°39′40″N 20°15′56″E |
文化: (ii), (iii), (iv) |
2.88 | 2004 | 2006- | 缺乏法律保护和管理,政治及治安不稳定。 | [47][48]:157–158 | |
宁巴山自然保护区 | 几内亚*洛拉省 7°36′N 8°23′W |
自然: (ix)、(x) |
18,000 | 1981 | 1992- | 遗产范围内铁矿石的开采租界,遗产位于几内亚境内区域有大量难民涌入。 | [49][17]:26–28 | |
尼奥科罗-科巴国家公园 | 塞内加尔坦巴昆达区和凯杜古区 13°0′N 12°40′W |
自然: (x) |
913,000 | 1981 | 2007- | 遗产情况恶化,哺乳动物数量减少,管理问题,冈比亚河上新建水坝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 [50][51]:41–43 | |
俄卡皮鹿野生动物保护地 | 刚果民主共和国开赛省 2°0′N 28°30′E |
自然: (x) |
1,372,625 | 1996 | 1997- | 由于当地爆发武装冲突,公园设施遭受洗劫,许多大象被杀害。 | [52][43]:19 | |
耶路撒冷古城及其城墙 | (由约旦提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没有标明该遗产的所属国别) 31°46′36″N 35°14′03″E |
耶路撒冷区文化: (ii)、(iii)、(vi) |
— | 1981 | 1982- | 城市发展失控,由于缺乏维护及旅游业的共同影响,遗产情况普遍恶化。 | [53][54][55] | |
阿钦安阿纳雨林 | 马达加斯加东马达加斯加 14°28′S 49°42′E |
自然: (ix), (x) |
479,660 | 2007 | 2010- | 非法采伐,濒危狐猴遭到猎杀。 | [56][34]:57–58 | |
雷奥普拉塔诺生物圈保留地 | 洪都拉斯莫斯基塔 15°44′40″N 84°40′30″W |
自然: (vii)、(viii)、(ix)、(x) |
— | 1982 | 1996–2007, 2011- | 伐木、捕鱼、偷猎和土地占用,法律执行力度差,贩毒分子猖獗,国家对遗址的管理能力降低。 | [57][39]:29 | |
萨迈拉古城 | 伊拉克萨拉赫丁省 34°12′N 43°52′E |
文化: (ii)、(iii)、(iv) |
15,058 | 2007 | 2007- | 伊拉克战争以后的治安局势,遗产缺少由国家主控的管理和保护。 | [58][51]:152–153 | |
帕尔米拉古城遗址 | 叙利亚霍姆斯省 34°33′15″N 38°16′0″E |
文化: (i)、(ii)、(iv) |
0.36 | 1980 | 2013- | 叙利亚内战,遗产所在地被奉行极端恐怖主义的伊斯兰国控制。 | [59] | |
廷巴克图 | 通布图区廷巴克图 16°46′24″N 2°59′58″W |
文化: (ii)、(iv)、(v) |
— | 1988 | 1990–2005 2012- |
包括基地组织、伊斯兰卫士和博科圣地在内多个伊斯兰团体的破坏威胁。部分古迹正在遭受掠夺和破坏。 | [60][61] | |
阿斯基亚王陵 | 加奥区加奥 16°17′21.60″N 0°2′41.68″E |
文化: (ii)、(iii)、(iv) |
4.24 | 2004 | 2012- | 包括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卫士在内多个伊斯兰团体的破坏。有报道称伊斯兰卫士占领廷巴克图时摧毁了阿斯基亚王陵。 | [61][62] | |
苏门答腊热带雨林 | 印度尼西亞苏门答腊 02°30′S 101°30′E |
自然: (vii)、(ix)、(x) |
2,595,124 | 2004 | 2011- | 偷猎、非法采伐、农业侵占,以及修建道路通往遗产的计划。 | [63][64] | |
维龙加国家公园 | 刚果民主共和国北基伍省和开赛省 0°55′N 29°10′E |
自然: (vii)、(viii)、(x) |
800,000 | 1979 | 1994- | 卢旺达内战造成大量难民涌入,导致森林砍伐和偷猎活动。 | [65][66] | |
橄榄与葡萄的土地——耶路撒冷南部文化景观,巴地尔村 | 巴勒斯坦巴地尔31°43′11″N 35°7′50″E |
文化: (iv)(v) |
349 | 2014 | 2014- | 以色列西岸隔离墙“可能将农民和他们开垦的土地隔绝了几个世纪”。 | [67][68] | |
哈特拉 | 伊拉克尼尼微省 35°35′17.016″N 42°43′5.988″E |
文化: (ii), (iii), (iv), (vi) |
324(800) | 1985 | 2015- | 武裝組織其造成的損害。 | [69] | |
沙赫里薩布茲歷史城匿 | 卡什卡達里亞州 39°3′0″N 66°50′0″E |
文化: (iii), (iv) |
240(590) | 2000 | 2016- | 拆除中世紀建築物和持續不斷的城市發展。 | [70][71] | |
沙那舊城區 | 葉門薩那省 15°21′20″N 44°12′29″E |
文化: (iv), (v), (vi) |
— | 1986 | 2015- | 也門內戰,沙特阿拉伯領導的聯盟在該地區的空襲[72] | [73] | |
古达米斯舊城區 | 利比亞古達米斯 30°08′00″N 9°30′00″E |
文化: (v) |
— | 1986 | 2016- | 利比亞內戰和武裝組織的存在早已對其造成損害,並可能進一步破壞城區。 | [74][75] | |
傑內舊城區 | 傑內 13°54′23″N 4°33′18″W |
文化: (iii), (iv) |
— | 1988 | 2016- | 地區不安全,歷史城區狀況惡化,城市化和侵蝕。 | [76][77] | |
城牆環繞的希巴姆古城 | 葉門哈德拉毛省 15°55′36.984″N 48°37′36.012″E |
文化: (iii), (iv), (v) |
— | 1982 | 2015- | 武裝衝突的潛在威脅和早已被注意的城牆建築群的保護和管理問題。 | [73] | |
南馬都爾:東密克羅尼西亞儀式中心 |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波納佩州泰蒙島 6°50′23″N 158°19′51″E |
文化: (i), (iii), (iv), (vi) |
76.7(190) | 2016 | 2016- | 持續的水道淤泥充積招致蔓生物增生與破壞現有結構。 | [78][79] | |
塔德拉爾特阿卡庫斯岩畫 | 利比亞加特省 24°50′00″N 10°20′00″E |
文化: (iii) |
— | 1985 | 2016- | 利比亞內戰和武裝組織的存在早已對其造成損害,並可能進一步破壞遺址。 | [74][80] | |
昔蘭尼考古遺址 | 利比亞綠山 32°49′30″N 21°51′30″E |
文化: (ii), (iii), (vi) |
– | 1982 | 2016– | 利比亞內戰和武裝組織的存在早已對其造成損害,並可能進一步破壞遺址。 | [81][74] | |
大萊普蒂斯考古遺址 | 利比亞胡姆斯 32°38′18″N 14°17′35″E |
文化: (i), (ii), (iii) |
– | 1982 | 2016– | 利比亞內戰和武裝組織的存在早已對其造成損害,並可能進一步破壞遺址。 | [74][82] | |
塞卜拉泰考古遺址 | 利比亞塞卜拉泰 32°48′19″N 12°29′6″E |
文化: (iii) |
– | 1982 | 2016– | 利比亞內戰和武裝組織的存在早已對其造成損害,並可能進一步破壞遺址。 | [74][83] | |
希伯倫/哈利勒老城區 | 巴勒斯坦希伯仑 31°31′27″N 35°6′32″E |
文化: (ii), (iv), (vi) | 20.6(51) | 2017 | 2017– | 猶太定居者(巴勒斯坦人指稱)對老城區的破壞 | [84] | |
維也納歷史中心 | 奥地利維也納 48°12′N 16°22′E |
文化: (ii)(iv)(vi) |
371(920) | 2001 | 2017– | 新建的摩天大廈 | [85] | |
圖爾卡納湖國家公園 | 肯尼亚 3°3′8″N 36°30′13″E |
自然: (viii)(x) |
161,485(399,040) | 1997 | 2018– | 埃塞俄比亞的吉爾格爾吉貝三號壩對湖泊流量和生態系統的影響 | [86][87] | |
加利福尼亚湾的群岛和受保护的区域 | 墨西哥 27°37′36.012″N 112°32′44.988″W |
自然: (vii)(ix)(x) |
688,558(1,701,460) | 2007 | 2019– | 非法的动物捕捉和贸易导致当地小头鼠海豚濒危 | [88][89] | |
罗西亚蒙大拿矿业景观 | 羅馬尼亞 46°18′22″N 23°7′50″E |
文化: (ii)(iii)(iv) |
314.42(776.9) | 2021 | 2021– | 可能的采掘活动对其完整性造成的威胁 | [90][91] | |
敖德萨历史中心 | 烏克蘭 48°15′24″N 24°12′13″E |
文化: (ii)(iv) |
— | 2023 | 2023– |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 [92][93] | |
马里卜示巴古国地标建筑 | 葉門馬里卜省 15°25′36″N 45°20′6″E |
文化: (iii)(iv) |
375.29(927.4) | 2023 | 2023– | 葉門內戰 | [94][95] | |
拉希德·卡拉米国际会展中心-的黎波里 | 黎巴嫩 34.4395°N 35.8259°E |
文化: (ii)(iv) |
72(180) | 2023 | 2023– | 博覽館因流動性危機、城市發展及“令人擔憂的保護狀態”而缺乏維修資金,因此受到威脅 | [96][97] | |
聖·索菲婭教堂和佩喬爾斯克修道院 | 烏克蘭基輔 50.2709°N 30.3101°E |
文化: (i)(ii)(iii)(iv) |
28.52(70.5) | 1990 | 2023– |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 [98][99] | |
里沃夫历史中心 | 烏克蘭 49.5030°N 24.0155°E |
文化: (ii)(v) |
120(300) | 1998 | 2023– |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 [100][99] |
曾经列入名录的其它世界遗产
有部分遗产曾列入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之后因情况得到改善而去除。但是可能再被列入。例如,大沼泽地国家公园于1993年列入,2007年删除,但2010年再次列入;雷奥普拉塔诺生物圈保留地于1996年列入,2007年删除,但2011年再次列入。这两项遗产都列在上面的当前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中。
- 取消世界遗产地位
- 縮減世界遺產區域
名称 | 图像 | 位置 | 标准 | 面积(公顷) | 年份 | 濒危 | 原因 | 来源 |
---|---|---|---|---|---|---|---|---|
吴哥窟 | 柬埔寨暹粒省 13°26′N 103°50′E |
文化: (i)、(ii)、(iii)、(iv) |
— |
1992 | 1992–2004 | 在3年的有限期内,这里建立起有效的法律保护、边界和缓冲区,还有国际社会通过协调和努力对之加以保护,入选世界遗产时,柬埔寨刚走出20世纪80年代的内战阴影,处于联合国控制之下。 | [101][17]:37–38, annex VI [102]:66–67 | |
巴赫莱要塞 | 阿曼内地省 22°58′N 57°18′E |
文化: (iv) |
— |
1987 | 1988–2004 | 要塞土地机构和巴赫拉绿洲的退化 | [103][104] [102]:64[105] | |
巴姆城及其文化景观 | 伊朗克尔曼省 29°07′01″N 58°22′07″E |
文化: (ii)、(iii)、(iv)、(v) |
— | 2004 | 2004–2013 | 2003年巴姆大地震对古城构成重创 | [106][102]:47–48[107] | |
布特林特 | 阿尔巴尼亚州 39°45′N 20°01′E |
文化: (iii) |
3,980 | 1992 | 1997–2005 | 因管理和保护不善导致的破坏 | [108][43]:24–25 [27]:31–32 | |
科隆大教堂 | 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 50°56′29″N 6°57′29″E |
文化: (i)、(ii)、(iv) |
— |
1996 | 2004–2006 | 大教堂附近的建造高层建筑的计划对遗产的完整性构成威胁,当地暂缓兴建计划并建立缓冲区后,这项遗产从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上删除。 | [109][102]:116 [48]:46 | |
朱贾国家鸟类保护区 | 塞内加尔比法市王国 16°30′N 16°10′W |
自然: (vii)、(x) |
16,000 | 1981 | 1984–1988,2000–2006 | 保护区因长期受到河流下游水坝建设计划的威胁而在1984年列入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之后保护区供水通过修建水闸解决,而且还有制订管理方案,因此项目从目录上去除。2000年,保护区因环境和经济受到外来物种槐叶苹和大薸的威胁,而且用水管理也存在问题重新列入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 | [38]:18[110] [111][41]:109–110 [27]:15–16[48]:23–24 | |
德累斯顿的埃尔伯峡谷 | 德国萨克森自由州 51°03′N 13°49′E |
文化: (ii)、(iii)、(iv)、(v) |
1930 | 2004 | 2006–2009 | 遗产所在地计划建设森林宫大桥,这座桥会穿过峡谷文化景观的核心地带。大桥于2007年底开建,2009年,德累斯顿的埃尔伯峡谷从世界遗产目录中去除。 | [112][48]:112–113 | |
杜布罗夫尼克古城 | 杜布罗夫尼克-内雷特瓦县 42°38′25″N 18°06′30″E |
文化: (i)、(iii)、(iv) |
97 | 1979 | 1991–1998 | 克罗埃西亚战争 | [113][114] [115] | |
拉合尔古堡和夏利玛尔公园 |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 31°35′25″N 74°18′35″E |
文化: (i)、(ii)、(iii) |
— | 1981 | 2000–2012 | 为了拓宽道路,具有历史意义的装饰水池于1999年被毁,公园围墙的状况不断恶化,应巴基斯坦政府的主动要求而列入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 | [116][41]:26 | |
加拉帕戈斯群岛 | 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省 0°40′S 90°30′W |
自然: (vii)、(viii)、(ix)、(x) |
14,066,514 | 1978 | 2007–2010 | 缺乏有效措施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保护机构和管理部门的资源分配不足,大量非法移民涌入,旅游业无节制地急速增长,钓鱼运动和过度捕捞。 | [117][48]:70–71 [51]:68–69[34]:34–35 | |
汉皮古迹群 | 印度卡納塔克邦贝拉里县 15°20′6″N 76°27′43″E |
文化: (i)、(iii)、(iv) |
— |
1986 | 1999–2006 | 汉皮古迹群考古保护区内两座电缆悬桥的局部施工对遗产的完整性和历史真实性构成威胁。 | [118][119]:32–33 [48]:38–40 | |
伊其克乌尔国家公园 | 突尼西亞比塞大 37°10′N 9°40′E |
自然: (x) |
12,600 | 1980 | 1996–2006 | 建设的水坝令流入湖中的淡水受限,造成湖泊和沼泽的盐度增加,而且还令候鸟种群数量减少。 | [120][39]:31–32 [48]:25–26 | |
伊瓜蘇國家公園 | 巴西巴拉那州 25°41′S 54°26′W |
自然: (vii), (x) |
170,086(420,290) | 1986 | 1999–2001 | 非法開闢穿過公園的道路,伊瓜蘇河上游的水壩和直昇機的飛行。 | [121][122] [123] | |
加德滿都谷地 | 尼泊尔 27°42′14″N 85°18′31″E |
文化: (iii), (iv), (vi) |
167(410) | 1979 | 2003–2007 | 七個遺址區域中有六個的傳統元素部分或大量損失,導致整個財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喪失。 | [124][125] [126] | |
瑪納斯國家公園 | 印度阿萨姆邦 26°30′N 91°51′E |
文化: (vii), (ix), (x) |
39,100(97,000) | 1985 | 1992–2011 | 1992年波多部落激進份子入侵公園後偷獵並破壞了當地的基礎設施,同時也令特別是印度犀牛的一些物種的數量驟減。 | [127][128] [129] | |
科托港自然與歷史文化區 | 蒙特內哥羅科托灣周邊地區 42°29′N 18°42′E |
文化: (i), (ii), (iii), (iv) |
— |
1979 | 1979–2003 | 1979年4月15日地震後的損壞。 | [130][131] [132] | |
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 | 坦桑尼亚阿魯沙區 3°11′S 35°32′E |
自然: (iv), (vii), (viii), (ix), (x) |
— |
1978 | 1984–1989 | 保護程度降低。 | [133][134] [135] | |
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 | 利卡-塞尼縣和卡爾洛瓦茨縣 44°53′N 15°37′E |
自然: (vii), (viii), (ix) |
19,200(47,000) | 1979 | 1992–1997 | 克羅地亞獨立戰爭造成的潛在威脅。 | [136][137] [138] | |
菲律賓科迪勒拉山水稻梯田 | 菲律賓伊富高省 16°55′N 121°3′E |
自然: (iii), (iv), (v) |
500,000(1,200,000) | 1995 | 2001–2012 | 缺乏系統性的監測計劃或綜合的管理計劃。 | [139][140] | |
阿波美王宫 | 祖省 7°11′26″N 1°59′36″E |
文化: (iii), (iv) |
48(120) | 1985 | 1985–2007 | 由於基本部分和不適當的整修導致其一般狀態惡化,並與遺址的真實性相衝突。 | [141][142] [143][144] | |
洛斯卡蒂奥斯国家公园 | 哥伦比亚安蒂奥基亚省和乔科省 7°40′N 77°0′W |
自然: (ix)、(x) |
72,000 | 1994 | 2009-2015 | 森林砍伐、非法捕鱼和狩猎 | [145][146]:83 | |
基尔瓦基斯瓦尼遗址和松戈马拉遗址 | 坦桑尼亚林迪区 8°57′28″S 39°31′22″E |
文化: (iii) |
— | 1981 | 2004-2014 | 受侵蚀作用和植物的共同影响,遗产情况持续恶化。 | [147][102]:96–97 | |
鲁文佐里山国家公园 | 乌干达西部區 0°13′N 29°55′E |
自然: (vii), (ix) |
99,600(246,000) | 1994 | 1999–2004 | 安全局勢和公園的主要部分缺乏監測。 | [121][148] [149] | |
桑蓋國家公園 | 厄瓜多尔欽博拉索省、莫羅納-聖地亞哥省和通古拉瓦省 1°50′S 78°20′W |
文化: (vii), (viii), (ix), (x) |
271,925(671,940) | 1983 | 1992–2005 | 進行大量偷獵、非法牲畜放牧、侵佔和道路建設項目的潛在威脅。 | [150][151] [152] | |
斯雷伯爾納自然保護區 | 保加利亚錫利斯特拉州 44°06′50″N 27°04′40″E |
自然: (x) |
638(1,580) | 1983 | 1992–2003 | 阻絕季節性洪水和農業用水導致水量和雀形目鳥類的種群數量減少或消失。 | [153][154] [155] | |
提帕薩 | 阿尔及利亚提帕薩省 36°33′24″N 2°23′00″E |
文化: (iii), (iv) |
52(130) | 1982 | 2002–2006 | 維護不足影響遺址及其緩衝區的完整性。 | [156][157] [158] | |
巴庫內城、希爾萬沙宮殿與少女塔 | 巴庫 40°21′59″N 49°50′7″E |
文化: (iv) |
— |
2000 | 2003–2009 | 2000年巴庫地震、城市發展和保護工作不力造成的破壞。 | [159] | |
維利奇卡鹽礦 | 波蘭維利奇卡 49°58′45″N 20°03′50″E |
文化: (iv) |
969(2,390) | 1978 | 1989–1998 | 濕度問題。 | [135][160] [161] | |
黃石國家公園 | 美国懷俄明州、蒙大拿州和愛達荷州的小部分地區 44°30′N 110°50′W |
自然: (vii), (viii), (ix), (x) |
898,349(2,219,870) | 1978 | 1995–2003 | 黃石山鱒、廢水洩漏和垃圾污染對公園部分地區的危險性與對水量和水質的潛在威脅;過去和正在擬議的採礦活動和以消除美洲野牛群中的布魯氏菌病為前提的治理計劃。 | [162][163] [164] | |
姆茨赫塔古城 | 姆茨赫塔-姆蒂亚内蒂大区 41°51′N 44°43′E |
文化: (iii)、(iv) |
— | 1994 | 2009-2016 | 出于对遗产保护力度的担忧 | [165][146]:139 | |
塞米恩国家公园 | 衣索比亞阿姆哈拉州 13°11′N 38°4′E |
自然: (vii)、(x) |
22,000 | 1978 | 1996-2017 | 瓦利亚野山羊数量锐减 | [166][39]:28–29 | |
巴格拉特大教堂及格拉特修道院 | 伊梅雷蒂大区 42°15′44″N 42°42′59″E |
文化: (iv) |
7.87 | 1994 | 2010-2017 | 大型改造项目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破坏遗产的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2017年,巴格拉特大教堂被移出世界遗产。 | [167][168] | |
科莫埃国家公园 | 赞赞区 9°10′N 3°40′W |
自然: (ix), (x) |
1,150,000 | 1983 | 2003-2017 | 内乱、偷猎,缺乏有效管理机制 | [169][23]:30 | |
伯利兹堡礁保护区 | 伯利兹伯利兹区、斯坦克里克区和托莱多区 17°19′N 87°32′W |
自然: (vii)、(ix)、(x) |
96,300 | 1996 | 2009-2018 | 红树林砍伐和过度开发 | [170][171][172] | |
耶稣诞生地:伯利恒主诞堂和朝圣线路 | 巴勒斯坦伯利恒 31°42′16″N 35°12′27″E |
文化: (iv)、(vi) |
2.98 | 2012 | 2012-2019 | 因漏水造成破坏 | [173][174][175] | |
亨伯斯通和圣劳拉硝石采石场 | 智利塔拉帕卡大区 20°12′30″S 69°47′40″W |
文化: (ii)、(iii)、(iv) |
— | 2005 | 2005-2019 | 连续40年间欠缺维护,加上一些破坏、劫掠和拆除,建筑结构已笈笈可危。 | [176][27]:142–143[177] | |
萨隆加国家公园 | 刚果民主共和国赤道省和班顿杜省 2°0′S 21°0′E |
自然: (vii)、(ix) |
3,600,000 | 1984 | 1999-2021 | 社会秩序崩溃 | [178][38]:14 [119]:29 [179] | |
利物浦海上商城 | 英国英格兰利物浦 53°24′24″N 2°50′40″W |
文化: (ii)、(iii)、(iv) |
136 | 2004 | 2012-2021 | 重建利物浦水域历史码头区的提议与该提议的实行,不可逆转地使其丧失了传达该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属性。2021年,该世界遗产被除名,成为有史以来第三个被除名的世界遗产。 | [180][181][6] | |
巴干达国王们的卡苏比陵 | 乌干达坎帕拉区 0°19′45″N 32°33′12″E |
文化: (i)、(iii) (iv)、(vi) |
27 | 2001 | 2010-2023 | 2010年3月,遗产中的主要陵墓因火灾被毁。 | [182][34]:103–105 |
另見
- 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参考资料
全局
- (PDF). Gland, Switzerland: IUCN. 2009 [2021-06-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03).
- Chape, Stuart; Spalding, Mark; Jenkins, Martin. illustrated. University of Castile-La Mancha. 2008 [2021-06-09]. ISBN 978-0-520-246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9).
- Timothy, Dallen J.; Nyaupane, Gyan P. . Contemporary geographies of leisure, tourism and mobility 10 illustrated. Taylor & Francis. 2009 [2021-06-09]. ISBN 978-0-415-776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9).
- (PDF). UNESCO. [2021-06-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11).
- (PDF). UNESCO. [2021-06-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23).
- (PDF). UNESCO. [2021-06-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12).
- (PDF). UNESCO. [2021-06-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6-04).
- (PDF). UNESCO. [2021-06-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12).
- (PDF). UNESCO. [2021-06-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13).
- (PDF). UNESCO. [2021-06-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12).
- (PDF). UNESCO. [2021-06-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29).
- (PDF). UNESCO. [2021-06-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16).
- (PDF). UNESCO. [2021-06-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20).
- (PDF). UNESCO. [2021-06-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24).
- (PDF). UNESCO. [2021-06-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12).
- (PDF). UNESCO. [2021-06-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11).
- (PDF). UNESCO. [2021-06-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12).
特定
- (PDF).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 6. [2021-06-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28).
委员会应在必在时制订、更新和出版一份《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其中所列财产均为载于《世界遗产目录》之中、需要采取重大活动加以保护并为根据本公约要求给予援助的财产。《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应载有这类活动的费用概算,并只可包括文化和自然遗产中受到下述严重的特殊危险威胁的财产,这些危险是:蜕变加剧、大规模公共或私人工程、城市或旅游业迅速发展计划造成的消失威胁;土地的使用变动或易主造成的破坏;未知原因造成的重大变化;随意摈弃;武装冲突的爆发或威胁;灾害和灾变;严重火灾、地震、山崩;火山爆发;水位变动、洪水和海啸等。委员会在紧急需要时可随时在《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中增列新的条目并立即予以发表。
- . UNESCO. [2015-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1).
- (PDF). UNESCO. 2013-07 [2015-06-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3-01).
- . UNESCO. [2015-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3).
- . UNESCO. [2015-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6).
- . UNESCO. 2021-07-21 [202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1).
- . UNESCO. [2015-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0).
- Timothy, Dallen J.; Nyaupane, Gyan P. . Contemporary geographies of leisure, tourism and mobility 10 illustrated. Taylor & Francis. 2009 [2015-06-15]. ISBN 978-0-415-776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2).
- (PDF). Gland, Switzerland: IUCN. 2009 [2015-06-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04).
- Chape, Stuart; Spalding, Mark; Jenkins, Martin. illustrated. University of Castile-La Mancha. 2008: 86-87 [2015-06-15]. ISBN 978-0-520-246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4).
- Thorsell, J. W.; Sawyer, Jacqueline. illustrated. IUCN. 1992: 23 [2015-06-15]. ISBN 978-2-8317-0109-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4).
- . UNESCO. [2015-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0).
- . UNESCO. [2015-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2).
- . UNESCO. [2015-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03).
- (PDF). UNESCO. [2015-06-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28).
- . UNESCO. [2015-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9).
- (PDF). UNESCO. [2015-06-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28).
- . UNESCO. [2015-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0).
- . UNESCO. [2015-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9).
- . UNESCO. [2015-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31).
- . UNESCO. [2015-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9).
- . UNESCO. [2015-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0).
- (PDF). UNESCO. [2015-06-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28).
- . UNESCO. [2015-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8).
- (PDF). UNESCO: 6. [2015-06-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28).
- . UNESCO. [2015-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3).
- (PDF). UNESCO. [2015-06-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28).
- . UNESCO. [2015-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9).
- . UNESCO. [2015-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9).
-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2013-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3).
- . UNESCO.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2).
- . UNESCO.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 (PDF). UNESCO: 20–21.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28).
- (PDF). UNESCO. [2015-06-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28).
- . UNESCO.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3).
- . UNESCO.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9).
- . UNESCO.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3).
- (PDF). UNESCO.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28).
- (PDF). UNESCO.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28).
- . UNESCO.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0).
- (PDF). UNESCO.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28).
- . UNESCO.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3).
- (PDF). UNESCO.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28).
- . UNESCO.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2).
- . UNESCO.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3).
- (PDF). UNESCO: 55.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28).
- . UNESCO.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3).
- (PDF). UNESCO.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28).
- . UNESCO.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0).
- . UNESCO.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0).
- (PDF). UNESCO.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28).
- . UNESCO.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3).
- . UNESCO.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2).
- (PDF). UNESCO: 10–12.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28).
- . UNESCO. 2011-07-15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6).
- . UNESCO.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3).
- . UNESCO.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9).
- . UNESCO.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0).
- . UNESCO.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1).
- . UNESCO.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8).
- . UNESCO.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9).
- . UNESCO.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2).
- . UNESCO.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0).
- . UNESCO.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0).
- . UNESCO.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30).
- (PDF). UNESCO: 21, 51.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28).
- . UNESCO.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0).
- . UNESCO.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9).
-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2015-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2).
- . UNESCO. [2016-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5).
- . UNESCO. 2016-07-13 [2016-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6).
- . NBC News. [2016-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7).
-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2015-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6).
- . UNESCO. 2016-07-13 [2016-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2).
- . UNESCO. [2016-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 . UNESCO. [2016-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 . UNESCO. 2016-07-13 [2016-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8).
- . UNESCO. [2016-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31).
- . UNESCO. 2016-07-15 [2016-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6).
- . UNESCO. [2016-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 . UNESCO. [2016-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 . UNESCO. [2016-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 . UNESCO. [2016-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 . UNESCO. [2017-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6).
- . UNESCO. [2017-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1).
- . UNESCO. [2018-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01).
- . UNESCO. [2018-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8).
- . UNESCO. [2019-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30).
- . UNESCO. [2019-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4).
- . UNESCO. [2021-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2).
- . UNESCO. [2021-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6).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5).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1-25 [2023-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7).
- . UNESCO. [2023-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0).
- . UNESCO. 2023-01-25 [2023-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5).
- . UNESCO. [2023-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5).
- . UNESCO. 2023-01-25 [2023-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5).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1).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9-15 [2023-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17).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6).
- . UNESCO.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8).
- (PDF). UNESCO.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28).
- . UNESCO.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9).
- (PDF). UNESCO: 19.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11-09).
- (PDF). UNESCO: 7. [2012-02-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2-05).
- . UNESCO.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9).
- . UNESCO.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9).
- . UNESCO. [2015-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4).
- . UNESCO.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2).
- . UNESCO.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7).
- (PDF). UNESCO: 7, 16.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28).
- . UNESCO.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4).
- . UNESCO.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9).
- (PDF). UNESCO: 31.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28).
- (PDF). UNESCO: 12–13.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28).
- . UNESCO. [2015-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0).
- . UNESCO. [2015-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0).
- . UNESCO.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3).
- (PDF). UNESCO.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28).
- . UNESCO. [2015-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0).
- 23rd session 1999,第29頁
- . UNESCO.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 25th session 2001,第15–16頁
- . UNESCO.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6).
- 27th session 2003,第64–65頁
- 31st session 2007,第32頁
- . UNESCO. [201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6).
- 16th session 1992,第28頁
- . UNESCO. [201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0).
- . UNESCO.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1).
- (PDF). UNESCO: 13.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28).
- 27th session 2003,第27頁
- (PDF). UNESCO: 18.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12).
- . UNESCO.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 (PDF). UNESCO: 14.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28).
- . UNESCO.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9).
- 16th session 1992,第24–25頁
- 21st session 1997,第10–11頁
- . UNESCO. [2012-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5).
- 25th session 2001,第139–141頁
- . UNESCO.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 (PDF). UNESCO.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 (PDF). UNESCO: 7. [2011-07-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9-20).
- 31st session 2007,第21–22頁
- . UNESCO.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3).
- (PDF). UNESCO.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10-25).
- . UNESCO.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31).
- . UNESCO.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 28th session 2004,第55頁
- . UNESCO.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 16th session 1992,第25–26頁
- 29th session 2005,第18–19頁
- . UNESCO.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7).
- 16th session 1992,第21–22頁
- 27th session 2003,第15頁
- . UNESCO.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 (PDF). UNESCO: 36–37.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 30th session 2006,第32頁
- . UNESCO. 2009-06-25 [2016-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1).
- . UNESCO.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4).
- (PDF). UNESCO: 13.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 . UNESCO.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 (PDF). UNESCO: 18–19.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6-29).
- 16th session 1992,第16–17頁
- . UNESCO.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2).
- . UNESCO.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3).
- . UNESCO. [2015-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31).
- . UNESCO. [2017-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1).
- . UNESCO. [2015-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31).
- . UNESCO. [2015-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8).
- 33rd session 2009,第81–82頁
- . UNESCO. [2018-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6).
- . UNESCO. [2015-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0).
- . UNESCO. [2015-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3).
- . UNESCO. [2019-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4).
- . UNESCO.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8).
- . UNESCO. [2019-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4).
- . UNESCO.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9).
- . UNESCO. 2021-07-19 [202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7).
- . UNESCO.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9).
- . UNESCO.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3).
- . UNESCO. [2015-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