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长目

灵长目学名:)是哺乳纲的一个,在生物分类学上,可以再細分原猴及簡鼻亞目(包括[1]。灵长目的始祖住在熱帶雨林的樹上,許多灵长目的特徵表現了其適應三維立體環境的能力,大部份的灵长目至少有部份樹棲的能力。

灵长目
化石时期:
日本獼猴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演化支 獸形類 Theriimorpha
演化支 獸型類 Theriiformes
演化支 Trechnotheria
演化支 歧獸類 Cladotheria
演化支 原磨楔齒類 Prototribosphenida
演化支 Zatheria
演化支 磨楔齒類 Tribosphenida
亚纲: 獸亞綱 Theria
下纲: 真獸下綱 Eutheria
演化支 有胎盤類 Placentalia
高目: 北方真兽高目 Boreoeutheria
总目: 灵长总目 Euarchontoglires
大目: 真灵长大目 Euarchonta
上目: 灵长形上目 Primatomorph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Linnaeus, 1758[1]
亚目
  • 原猴亚目 Strepsirrhini
  • 简鼻亚目 Haplorrhini
  • 阿特拉斯猴屬 Altiatlasius
非人靈長目動物分布範圍
異名

更猴目 Plesiadapiformes

大部份人以外的灵长目住在美洲、亞洲及非洲的熱帶或是亞熱帶區域[2],只有人類可以住在南極洲以外的任何地區[3]。灵长目的體型差異很大,如伯特夫人狐猴體重只有30克,而東部大猩猩體重達200公斤。依照化石的證據,最早已知的灵长目是德氏猴,其年代可以追溯到5580萬年以前[4]。分子鐘認為灵长目的分支可能起源於白堊紀-古近紀界線,約六七千萬年前[5][6][7][8]

灵长目过去一般會分為二類:原猴及類人猿。原猴的特徵接近最早期的灵长目,包括馬達加斯加的狐猴、懶猴及跗猴。類人猿包括人族。最近的生物分類學會將灵长目分為原猴亞目(Strepsirrhini)及簡鼻亞目(Haplorhini)。原猴亞目是指鼻部濕潤的灵长目,包括跗猴以外的原猴,簡鼻亞目是指鼻部乾燥的灵长目,包括跗猴型下目(Tarsiiformes)及類人猿下目(Simiiformes)。

類人猿下目也可以分為狹鼻小目(非洲及東南亞的)及闊鼻小目(中美及南美的新世界猴)。狹鼻小目包括舊世界猴(像狒狒屬獼猴)、长臂猿人科。新世界猴包括卷尾猴、吼猴及松鼠猴屬。人類是其中唯一成功在非洲、南亞及東亞以外地區繁衍的狹鼻小目動物,不過有化石證據指出其他狹鼻小目動物也曾出現在歐洲。現在仍有發現新的灵长目物種,在2000年代找到了超過25個物種,在2010年代也已找到了11個物種。

灵长目是適應性良好的哺乳類動物,有許多不同的特點。有些灵长目(包括一些大猿和狒狒)主要是陆栖動物,不是树栖動物。但其他的灵长目都可以爬樹。行動方式包括從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用二隻或四隻腳行走,指關節行走、在樹枝上擺盪(握枝现象)或是透過捲纏尾於樹上攀爬。

相對於其他的哺乳類,灵长目的大腦大了許多,灵长目也比較依賴立体视觉,而其嗅覺就不如大多數動物。在身上這類的特徵更加明顯,但在懶猴及狐猴身上就不太明顯。有些灵长目有三色視覺,大部份也有对生拇指,甚至有些會有适于抓取的尾巴。許多灵长目會有两性异形,差異包括體重、犬齒大小及顏色。灵长目的發育比其他體型相當的動物要晚,也較晚成熟,但其壽命也較長。依物種的不同,成年的灵长目可能是獨自生活、成對生活,或是成群生活。

歷史和現代術語

灵长目中不同群體之間的關係一直到現代才比較清楚,因此一些常用的詞可能會令人困惑,例如在英語中,ape(意即「」)可能只是monkey(意即「」)的另一種稱呼,但也可能只指沒有尾巴,比較接近人的灵长目動物[9]。不同語言中對靈長類的劃分可能不同,像在中文中,「猿」及「猴」有分別;但在日語中,「猿」一詞被用以統稱猴子及包括猩猩在內的其他靈長類動物。

威爾弗里德·樂·格羅斯·克拉克爵士是一位灵长类学家,他和其他灵长类学家發展了有關灵长目演化趨勢的概念,並將未滅絶的灵长目依升序方式排序,最末端(即演化程度最高)的為人類[10]。常用的名稱像prosimian(原猴亞目)、monkeys()、lesser apes(长臂猿)、great apes(人科)就是這種方法論下的產物。根據目前對灵长目演化的了解,這種分類是並系群,也就是該群中並不包含有最近共同祖先之所有後代[11]

和克拉克的理論相反的,現代的分類會將灵长目用单系群分類,該群中包含有最近共同祖先之所有後代[12]

特征

比较解剖学

灵长目动物的眼睛在脸的前面,有眉骨保护眼窝。视觉敏锐,类人猿有辨色能力,但是许多原猴没有。鼻子比其他的哺乳动物短,嗅觉退化。灵长目动物的相对于自身体重、大且構造复杂。大部分灵长动物上下颌前方都有一排牙床。位于中间的叫门齿,之后是犬齿。犬齿之后是前臼齿,最后是臼齿。灵长目动物四肢会抓握,而且四肢都有5个趾头。

生物化学

根据对蛋白质的化验,黑猩猩大猩猩最接近于人类。黑猩猩的染色体除了第22对和额外的一对,其他的都与人相近。

分类

本目属于灵长总目的演化支,属于真灵长大目,现存生物中与本目关系最亲的可能是皮翼目,两者组成灵长形上目。本目与其它灵长总目动物的演化关系如下:

北方真兽高目

 勞亞獸總目 Laurasiatheria

真魁兽啮型总目
啮型类
 ?†獸目 Anagalida

 †北柱獸目 Arctostylopida

 啮形大目 

 啮齿目 Rodentia

 兔形目 Lagomorpha

Glires
 Gliriformes 
真魁獸大目

 攀獸目 Scandentia

靈長形上目

 皮翼目 Dermoptera

灵长目
 近兔猴型目 Plesiadapiformes
(幹群)

 真靈長類 Euprimates (冠群)

 Primates 
 Primatomorpha 
 Euarchonta 
 Euarchontoglires 
 Boreoeutheria 

内部分类

灵长目可以分为两个亚目:

  • 原猴亚目(Strepsirrhini):原始的猴类。
  • 简鼻亚目(或称作类人猿亚目)(Haplorrhini):进步的猴类、猿类、人。

社会行为

人类与其他灵长目动物不仅体质特征很相似,而且社会行为也很相近。一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大脑很发达,因此他们的行为方式也比其他动物复杂。

灵长目动物大多是社会性动物。他们的生活和迁徙都是成群结队进行的。其规模大小根据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在群体中,有一只成年雄性的个体是整个群体的领导者

灵长目动物个体之间也有相互影响。最值得注意的是修饰对方的活动。他们彼此去除同伴身上的寄生虫,杂物等。此外,灵长目动物的未成年个体之间经常游戏。研究者认为这是在了解周围环境,或者是在训练力量,因为如想争得领导者的地位往往取决于力量。

灵长目动物能够发出声音,彼此进行信息交流。他们用一系列的喊叫声或者身体某部位的动作来传递信息。

灵长目动物一般都有一个“居住区”,就是通常活动的一定区域。居住区周围经常有群体成员进行巡逻。在居住区内,还按照群的大小以及食物的获取方式分成不同的小区域。居住区经常根据季节的改变而改变。有些种群会迁徙到经常去的区域,称为“核心区”。

靈長目動物的嬰兒與其他動物不同,他們 在剛出生时一直跟随母亲,生活完全由母亲来照顾,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当然,不同的灵长目动物之间的母亲行为也不相同。许多灵长目种类的雄性对婴儿往往起到父母的责任,一起照料和保护嬰兒。灵长目动物的一个重要的社会行为是侵略行为。这种行为一般是通过姿势来恐吓对手,而不是通过激烈的搏斗来表现。搏斗一般只用于争夺在群体中的领袖地位时才用。灵长目动物具有很强的等级制度。雄性领袖具有优先挑选食物、选择雌性,并且有下级的成员服侍。但是在他受伤或生病时,他就有可能失去这种地位。

靈長目會對去世的同伴感到悲伤,悲伤的时间长短和强度因物种而异,同时,它们还表现出失去同伴后的抑郁。甚至一些靈長目个体会照顾濒临死亡的同伴[13]

由于灵长目动物与人类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其生活方式也可能与最早的人类相仿。因此对研究人类的祖先有很大的帮助。

起源

在灵长目中最早出现的是一些发现于欧洲北美的近猴类化石。多发现于古新世地层。自始新世开始狐猴类出现,早期的都归入已绝灭的兔猴科,它们的分布范围广,亚洲、北美、欧洲均曾发现,但是在非洲没有发现化石证据。到渐新世,已经出现猴,并且朝不同的方向进化。

保育狀況

牠們被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的物種,被限制出口及貿易。

参見

  • 灵长目学—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专门研究灵长目动物。
  • 灵长目彩色视觉的演化
  • 人類演化

参考文献

  1. Groves, C.P. Wilson, D.E. & Reeder, D.M. , 编. (3rd ed.). Baltimore, Marylan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5: 111–184. ISBN 978-0-8018-8221-0. LCCN 2005001870. OCLC 62265494. OL 3392515M. NLC 001238428.
  2. .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2008 [2008-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2).
  3. . [2016-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2).
  4. O'Leary, Maureen A.; Bloch, Jonathan I.; Flynn, John J.; Gaudin, Timothy J.; Giallombardo, Andres; Giannini, Norberto P.; Goldberg, Suzann L.; Kraatz, Brian P.; Luo, Zhe-Xi; Meng, Jin; Ni, Xijun. . Science. 2013-02-08, 339 (6120) [2022-07-26]. ISSN 0036-8075. doi:10.1126/science.12292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0) (英语).
  5. Springer, Mark S.; Meredith, Robert W.; Gatesy, John; Emerling, Christopher A.; Park, Jong; Rabosky, Daniel L.; Stadler, Tanja; Steiner, Cynthia; Ryder, Oliver A.; Janečka, Jan E.; Fisher, Colleen A. Stanyon, Roscoe , 编. . PLoS ONE. 2012-11-16, 7 (11). ISSN 1932-6203. PMC 3500307可免费查阅. PMID 23166696. doi:10.1371/journal.pone.0049521 (英语).
  6. Jameson, Natalie M.; Hou, Zhuo-Cheng; Sterner, Kirstin N.; Weckle, Amy; Goodman, Morris; Steiper, Michael E.; Wildman, Derek E. .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2011-09, 61 (3) [2022-07-26]. doi:10.1016/j.jhevol.2011.04.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6) (英语).
  7. Pozzi, Luca; Hodgson, Jason A.; Burrell, Andrew S.; Sterner, Kirstin N.; Raaum, Ryan L.; Disotell, Todd R. .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14-06, 75 [2022-07-26]. PMC 4059600可免费查阅. PMID 24583291. doi:10.1016/j.ympev.2014.0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7) (英语).
  8. Finstermeier, Knut; Zinner, Dietmar; Brameier, Markus; Meyer, Matthias; Kreuz, Eva; Hofreiter, Michael; Roos, Christian. Stanyon, Roscoe , 编. . PLoS ONE. 2013-07-16, 8 (7). ISSN 1932-6203. PMC 3713065可免费查阅. PMID 23874967. doi:10.1371/journal.pone.0069504 (英语).
  9. Anon., , XIX 11th, New York: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911 [2011-07-10]
  10. Dixson, A.F., , London: Weidenfeld & Nicholson, 1981, ISBN 978-0-297-77895-0
  11. Definitions of paraphyly vary; for the one used here see e.g. Stace, Clive A., (PDF), Watsonia, 2010, 28: 103–122 [2010-02-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26).
  12. Mishler, Brent D. . Ayala, Francisco J. (编). . Oxford, UK: Wiley-Blackwell. 2009-11-13: 110–122 [2022-07-26]. ISBN 978-1-4443-1492-2. doi:10.1002/9781444314922.ch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6) (英语).
  13. . [2019-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3).
  1. 威廉·A·哈维兰著,王铭铭等译,《当代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ISBN 7-208-00082-4

延伸閱讀

  • David J. Chivers, Bernard A. Wood & Alan Bilsborough (编). . New York & London: Plenum Press. 1984. ISBN 0-306-41701-4.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