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勃拉邦
琅勃拉邦[1](寮語:)又译隆勃拉邦、龍帕邦、或銮佛邦,是老挝上寮重镇,琅勃拉邦省省会。琅勃拉邦位於上寮湄公河畔南堪河口。
琅勃拉邦 ຫຼວງພຣະບາງ | |
---|---|
琅勃拉邦市风光 上:普西山上俯视着南康河穿梭琅勃拉邦东南部 中:关西瀑布、帕乌洞,下:香通寺 | |
琅勃拉邦 在老挝的位置 | |
坐标:19°53′24″N 102°08′05″E | |
国家 | 老挝 |
行政区 | 琅勃拉邦省 |
人口 | |
• 總計 | 55,027人 |
时区 | ICT(UTC+7) |
世界遗产 | |
---|---|
官方名稱 | (英文) (法文) |
位置 | 老挝(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
標準 | 文 ii, iv, v |
参考编码 | 479 |
登录年份 | 1995(19會議) |
琅勃拉邦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被认定为世界遗产。旧名勐苏瓦,曾是南诏一部分,后属高棉。13至14世纪属老聽族国家,被灡滄国王法昂的祖父击败,此后成为老族文化中心。1353年,法昂统一老挝,建立澜沧王国,定都于此,改名川铜(意为“金城”)。1560年起,因供奉來自高棉勃拉邦佛像,改为今名。1945至1975年间,老挝王国定都永珍,琅勃拉邦仍为王都。市内名胜古迹有帕维逊摩诃维汉寺、玛莫塔、金塔山和王宫等。
历史
- 最早是一個老聽族聚居地。
- 698年,被老族王子昆盧征服成立了一個泰族小王國勐蘇瓦,是寮國琅勃拉邦前身。
- 705年,勐蘇瓦被南詔佔領。
- 11世紀,傣族名為「川東川銅」。
- 1353年,瀾滄王國開國國王法昂立都於此。
- 1479年8月,越南後黎朝的黎聖宗發動五路軍隊親征瀾滄王國。瀾滄王都遭到破壞,現在的查爾平原被設置為後黎朝的鎮寧府,轄7個縣以統治。
- 1548年,蘭納王國的赛塔提拉王也成為瀾滄王國的國王。1551年,玉佛運至首都。
- 1560年,赛塔提拉王遷都永珍,川東川銅改名「琅勃拉邦」。此時,勃拉邦佛和玉佛也移至永珍。
- 1707年以降,作為龍坡邦王國的首都繁榮。
- 1777年,吞武里王朝入侵永珍,成為暹邏的屬領,掠奪勃拉邦佛和玉佛帶回曼谷。
- 1782年,扎克里王朝返還坡邦佛。
- 1828年,暹邏再度入侵,略奪坡邦佛帶回曼谷。
- 1867年,返還勃拉邦佛。
- 1885年,法國在龍坡邦開設副領事館。
- 1887年,黑旗軍收复龍坡邦,此前龍坡邦王國受法國的殖民。
- 1905年,法國改組龍坡邦王國。
- 1945年3月9日,日本軍隊進駐寮國。
- 1945年8月15日,日本軍隊武装解除,中華民國軍隊進駐。
- 1946年5月13日,法國占領龍坡邦。
- 1975年,巴特寮發起共産主義革命,王宮、首都機能喪失。
气候
琅勃拉邦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温 °C(°F) | 27.4 (81.3) |
30.8 (87.4) |
33.1 (91.6) |
34.4 (93.9) |
33.8 (92.8) |
32.4 (90.3) |
31.8 (89.2) |
31.5 (88.7) |
31.9 (89.4) |
30.8 (87.4) |
28.5 (83.3) |
26.3 (79.3) |
31.1 (87.9) |
日均气温 °C(°F) | 19.1 (66.4) |
21.6 (70.9) |
24.4 (75.9) |
26.9 (80.4) |
27.7 (81.9) |
27.6 (81.7) |
27.0 (80.6) |
26.7 (80.1) |
26.4 (79.5) |
24.8 (76.6) |
21.9 (71.4) |
18.6 (65.5) |
24.4 (75.9) |
平均低温 °C(°F) | 14.2 (57.6) |
15.4 (59.7) |
18.0 (64.4) |
21.4 (70.5) |
23.5 (74.3) |
24.5 (76.1) |
24.0 (75.2) |
23.5 (74.3) |
22.9 (73.2) |
21.1 (70.0) |
18.0 (64.4) |
14.4 (57.9) |
20.1 (68.1) |
平均降水量 mm() | 15.2 (0.60) |
18.6 (0.73) |
29.8 (1.17) |
107.9 (4.25) |
147.2 (5.80) |
258.2 (10.17) |
228.4 (8.99) |
288.6 (11.36) |
172.6 (6.80) |
126.2 (4.97) |
40.1 (1.58) |
10.1 (0.40) |
1,442.9 (56.82) |
平均降雨天数 | 2 | 2 | 3 | 9 | 12 | 14 | 16 | 19 | 12 | 6 | 3 | 1 | 99 |
平均相對濕度(%) | 82 | 77 | 74 | 76 | 81 | 85 | 87 | 89 | 87 | 86 | 84 | 85 | 83 |
月均日照時數 | 190.9 | 205.7 | 197.7 | 207.1 | 197.4 | 134.9 | 126.0 | 141.3 | 179.0 | 194.5 | 180.0 | 173.9 | 2,128.4 |
来源:NOAA (1961-1990) [2] |
主要景点
参见
- 磨萬鐵路
参考文献
- 周定国 (编). . .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8-01. ISBN 978-7-500-10753-8. OCLC 885528603. OL 23943703M. NLC 003756704.(简体中文)
- .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January 11, 2013].
- .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琅勃拉邦总领事馆. 2018-03-22 [2018-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