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作業系統
行動作業系統(英語:,簡稱:),稱為行動平台()或手持式作業系統(),是指在行動裝置上運作的作業系統。
行動作業系统近似在桌上型電腦上運行的作業系統,但是它們通常較為簡單,而且提供了無線通訊的功能。使用行動作業系統的裝置有智能手机、PDA、平板電腦等,另外也包括嵌入式系統、行動通訊裝置、無線裝置等。
歷史
在行動作業系統出現前,行動裝置如手提電話一般是使用嵌入式系統運作。1993年,IBM推出了首台智慧型手機IBM Simon。其後1996年Palm推出Palm OS以及1997年Symbian公司的Symbian發布,開始行動作業系統爭霸的局面。諾基亞、黑莓公司紛紛在手機上發展了行動作業系統,以爭奪市場。
2007年初蘋果推出iPhone,搭載iOS作業系統,著重於應用觸控式面板,造成使用者介面與用戶體驗的改進。同年9月,谷歌發表開放手機聯盟,推出Android作業系統並開放原始碼[1],造成智慧型手機的普及。Android的發布造成蘋果和谷歌之間的裂痕,最終導致谷歌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被迫辭去蘋果董事會職務[2]。
由於谷歌的Android以及蘋果的iOS推波助瀾,至2010年5月,智慧型手機有爆量的增加,估計有17.3%的手機出現[3]。截至2011年1月,谷歌持有33.3%的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顯示出驚人的增長而舉行的機器人只有4.7%的升幅。Nokia、Apple、BlackBerry及Microsoft各佔31%、16.2%、14.6%和3.1%。2017年,BlackBerry宣布不再开发新的BlackBerry操作系统并出售了手机业务,Microsoft也宣布放弃移动操作系统业务。
開發中的系統
開放原始碼
- Android、Wear OS(谷歌、開放手機聯盟)
- Android(基於開放原始碼的Linux核心)是Google公司所開發的行動作業系統[4]。受谷歌及參與開放手機聯盟的主要硬件和軟件開發商(如英特爾、宏達電、ARM公司、三星、摩托羅拉等)支持。Android最早是由一個小型創業公司(Android公司)開發,公司於2005年被Google併購後,Google繼續開發,逐漸形成現時的Android。Android版本的一個特色是每個發布版本的開發代號都與甜點有關,例如1.6版本的甜甜圈(Donut)和2.2版本的霜凍優格(Froyo)等。大多數主要移動服務供應商均有支援Android裝置使用其網絡。自推出首台裝置HTC Dream後,使用Android的裝置數量一直大幅度增長。至2010年第二季,Android在國際市場的佔有率達17.2%,較2009年第二季增加八倍半。至2011年11月,Android在國際市場的佔有率已超過半數,達52.5%[5]。2014年9月,Android國際市場佔有率達85%[5]。
- Tizen(Linux基金會、Tizen協會)
- 由Linux基金會和Tizen協會所開發的開放原始碼行動作業系統,目的在於整合並取代MeeGo與LiMo平台。主要有英特爾和三星電子等廠商參與開發。2019年,三星正式停止Galaxy T系列手机的制造,之後將Tizen應用在電視、家電和物聯網等產品上。。
- Sailfish OS(Jolla)
- 由Jolla公司所開發的行動作業系統,部分原始碼採GPL(核心和中介軟體)發布。在Nokia停止開發並終止維護MeeGo計劃後,在2011年由大部分原Nokia員工成立了Jolla公司,接手繼續開發並推出基於Mer分支的Sailfish OS系統。
- Ubuntu Touch(UBports)
- 早先由Canonical公司開發,原始碼採用GPL發布。2017年4月5日,Canonical宣佈 Ubuntu Touch 平台將會中止開發,停止开发后由一个社区组织 UBports 接手并进行开发[6]。
停止開發的系統
開放原始碼
- Firefox OS(Mozilla)
- Mozilla基金會所開發的行動作業系統,2011年7月25日宣布此專案,原始碼採用MPL授權[7]。2015年12月8日,停止在智慧型手機上的開發,專注於物聯網的應用。而智能手机上的Firefox OS已由KaiOS与feature OS替代。
- Maemo(Nokia)
- 由Nokia開發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作業系統。原始碼採用GPL。Nokia在2010年2月宣佈將Maemo與Intel的Moblin計畫結合,推出MeeGo,同时宣布Maemo将不再受支持。
- MeeGo(Linux基金會)
- 由Nokia和Intel所開發的行動作業系統,並由Linux基金會主導,原始碼採用GPL。2011年,Nokia宣布停止開發。6月21日,Nokia於新加坡亞洲電信展推出首款基於Meego的智慧型手機Nokia N9[8][9],之後Nokia不再推出任何MeeGo產品。并于2014年1月1日正式停止对诺基亚N9的所有支持。Linux基金會將MeeGo併入Tizen計劃中,自由軟體社群則成立Mer專案,由MeeGo分支出來,繼續進行開發。
- LiMo(LiMo基金會)
- 由LiMo基金會開發的作業系統。2011年,宣佈停止開發,被併入Tizen計劃中。
封閉原始碼
- Palm OS(PalmSource)
- 原為PalmSource公司所開發及維護。2005年9月9日,被日本軟體開發商愛可信收購。
- Windows Mobile(微軟)
- 由微軟所開發的封閉原始碼和專有系統[11],內核使用Windows CE。2010年,微軟宣布停止開發,以Windows Phone 7取代[12]。
- Windows Phone(微軟)
- 微軟所開發的,WP7內核使用Windows CE,WP8內核採用與Windows 8相同的Windows NT。Windows Phone系統在2010年2月15日公布,用來取代先前的Windows Mobile。該新系統使用了一個稱為「Modern UI」的使用者介面[13]。2015年,微軟推出Windows 10 Mobile,用于取代Windows Phone 8.1。
- Windows 10 移动版(微軟)
- 一个由微軟开发的Windows 10操作系统的一个分支版本。这个版本是正在开发的一个手机操作系统以取代Windows Phone 8.1,专为低于8英寸屏幕大小的智能手机和小平板运行ARM以及IA-32处理器架构。2017年10月8日,微軟作業系統部門副總裁Joe Belfiore表示Windows 10 Mobile已經停止開發新版本與新功能,僅會對現有版本和設備進行安全補丁與維護[14]。微軟宣布2019月12月10日後Windows 10 Mobile將不會再獲得新的安全更新、非安全修補程式、輔助支持以及線上技術內容的更新,正式結束開發。
- Bada(三星)
- bada是韓國三星電子自行開發基於Linux核心的行動作業系統。支援豐富功能和用戶體驗的軟體應用,於2009年11月10日發布。2013年2月27日,三星電子宣布終止bada系統的開發,併入Tizen計劃中。
- BlackBerry OS(黑莓)
- 1999年,Research In Motion(RIM)發布了其首款BlackBerry設備,為手機提供安全即時推送的BlackBerry Messenger電子郵件通信,提供將所有通信集合成到單個收件箱中的服務。2012年9月,RIM宣布發布了第2億部BlackBerry智能手機。截至2014年9月,黑莓手機用戶約有4600萬[15]。2010年初,RIM將其公司名稱改為BlackBerry Limited,並將新設備系統轉移至名為“ BlackBerry 10 ” 的新平台。
- BlackBerry 10(黑莓)
- 黑莓公司所開發的行動作業系統。BlackBerry 10是黑莓所推出的新一代的作業系統,底層為QNX,應用於BlackBerry自家所生產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2016年7月4日,黑莓宣布正式放弃BlackBerry 10系统[16]。2019年7月,黑莓宣布将于2019年12月后继续非义务性的运营BlackBerry10网络服务和BBM及时通讯服务以作为对老用户的回馈。但BlackBerry10的开发已于2018年终止。
参见
- 行動作業系統比較
- 即時作業系統
参考文献
- . [2011-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0).
- . [2011-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2).
- . [2011-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8).
- . Gartner, Inc. Table 2. 2010-11-10 [2011-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13).
- Android takes 52.5% of smartphone marke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Econsultancy. Retrieved on 2012-07-03.
- . [2017-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1).
- . mozilla.org. 2011-08-24 [2011-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7).
- . Nokia. 2011-06-21 [2011-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4).
- . Gigaom.com. 2011-04-29 [2011-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9).
- . [2014-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4).
- . eWeek. 2009-09-28.
- . AppleInsider. 2010-09-16 [2011-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6).
- Hollister, Sean. . Engadget. AOL. 2010-09-26 [2010-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4).
- . [2017-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5).
- Arthur, Charles. . TheGuardian.com. The Guardian. 2014-09-29 [2015-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8).
- . [2017-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8).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