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
草根(英語:),或草根阶层,源自英語名詞,是个借詞。指的是在社会阶层中的一般中低收入的平民百姓、群众。他们的个人势力较弱,但是人数众多。这些特征与政府、统治阶级、大型企业或其它社会强手的特征对立。
政治主題的一部分 |
古典形式 |
---|
基本形式 |
其它形式 |
政治主題頁 |
草根象征着社会低层,但概念和較狹義的無產階級有關但又有別的,即使用這詞語時不指涉特定的職業(藍領),也因為現代普選的推行,不可以用賦稅的多少決定是否資產階級。
草根运动是指一种非常规从低层势力而启发的运动。社会上的变化通常是由有势力实体(如政府)启发或操作的,草根运动在此是指群众启发的运动。同样的在商业领域里,市场中的变化通常是由大型企业领导的,草根运动在此是指由消费者启发的市场变化。
人们将一些由下而上民间组织或非政府组织的群体称为草根组织。也有把非政府的组织称为草根性人民组织。实际上,当这些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因为大小的要求改为由上而下的领导和管理结构。有时政治组织和企业也利用虚伪草根来传播他们自己利益,比如病毒营销和假草根。
“草根”这一词的应用与发展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有着密切的联系,推动了创新形态的变革,创新2.0形态作为知识社会下的草根创新形态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形态、文化形态的变革,并塑造了社会和文化的草根化进程。[1]。
词源、历史
“草根”一词来自于对英文词汇grassroots生動的翻译。在英文当中其一般释义为:农业区, 基层, 基础等,也可以引申至普通民众阶层等。人们之所以会选择草根一词作为普通大众的代名词,一般认为因野草虽平凡但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一棵草就像一个普通的人,其力量极其有限,但无数的草就像无数的人具有强大的力量一样。因此人们认为野草有着民众的精神,它有着人性弱点,同时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强大的生命力及独立性,有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现在普遍认为草根(grassroots)始于19世纪的美国,当时美国正处淘金热时期,有传说,黄金蕴藏在草根生长旺盛的山脉土壤表层下面。逐渐地“草根”有了“基层民众”的含义。而“草根”进入中国则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又被赋予了更深、更广的含义。
网络时代的发展,现在的草根又被联系上了網誌,现在普遍认为普通網誌就是草根,網誌网站就是草根的聚集区。
草根化
草根化即是指大众化、平民化等。
草根文化
草根文化即是指大众文化、平民文化等。而草根的在文化方面的含义就是同和菁英文化或菁英阶层相对的文化或阶层。在此与“草根”相对的一词是“菁英”,所以草根文化相对的即是菁英文化,但兩者仍然屬於多數人的主流文化而相對於少眾的亞文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创新形态、社会形态、文化形态的变革。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创新2.0形态深刻塑造和宏扬了草根文化,创新2.0作为知识社会条件下的草根创新形态影响了社会和文化的草根化进程。Web2.0正是创新2.0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体现,Blog、wiki作为Web 2.0的典型代表给普通大众、媒体精英、以及潜在媒体精英同等展示的舞台,进一步推动了文化的大众化、平民化、草根化[2]。
同时一些非主流的民间、小市民文化等,会被称作草根文化。典型的例子有:中華民國民主進步黨行動綱領中,有一条文如此写着:“文化鼓励草根文化,维护文化财产及民间技艺,加强巡回展览演奏,平衡城乡文化发展。”
草根网站
现在博客已成为网络上草根的聚集区,里面诞生出许多草根文化。
參見
- 草根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