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喬

諸葛喬204年—228年),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字伯松,原字仲慎诸葛瑾的次子,诸葛恪之弟,诸葛融之兄,诸葛亮的养子。

生平

诸葛乔与兄长诸葛恪都有名于当时,评论的人认为诸葛乔的才能比不上哥哥,但他本身的个性超过诸葛恪,起初,诸葛亮还未生子,向诸葛瑾请求让诸葛乔做养子,诸葛瑾就禀告孙权,让诸葛乔到蜀汉,诸葛亮把诸葛乔当作自己的嫡子,所以改了他的表字。诸葛乔被任命为驸马都尉,跟诸葛亮一起去了汉中,与霍弋一起参赞军务[1][2]。诸葛亮还写信给诸葛瑾说:“诸葛乔本应该回成都,但各位将军的子弟都参与行军,我认为诸葛乔也应该同甘共苦。今日让他带领五六百士兵,与各位将军的子弟驻扎在山谷中。”[3]

三国志》记载诸葛乔死于建兴元年(223年),时年二十五岁[4]。何焯和钱大昭都指出诸葛乔与诸葛亮一起驻扎在汉中是在建兴五年(227年),所以《三国志》的此项记载有误,何焯还认为诸葛乔是死于建兴六年(228年)[5]。后,诸葛恪兄弟被灭族,而诸葛亮也有了自己的儿子诸葛瞻,故诸葛乔的儿子诸葛攀重归亲生祖父诸葛瑾一支,以延续其后嗣[6]

参考资料

  1.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乔字伯松,亮兄瑾之第二子也,本字仲慎。与兄元逊俱有名於时,论者以为乔才不及兄,而性业过之。初,亮未有子,求乔为嗣,瑾启孙权遣乔来西,亮以乔为己適子,故易其字焉。拜为驸马都尉,随亮至汉中。
  2. 《三国志·卷四十一·蜀书十一·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丞相诸葛亮北驻汉中,请为记室,使与子乔共周旋游处。
  3. 《三国志注·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亮与兄瑾书曰:“乔本当还成都,今诸将子弟皆得传运,思惟宜同荣辱。今使乔督五六百兵,与诸子弟传於谷中。”书在亮集。
  4.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年二十五,建兴元年卒。
  5. 《三国志集解·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何焯曰:“公北驻汉中在建兴五年,元字误。思远之生,即在建兴五年也。详元字当作六。伯松亦以转运之勤,死于王事。”钱大昭曰:“按霍峻传云:亮北驻汉中,请为记室,使与子乔共周旋游处,与乔传合。然北驻汉中之事,后主传及诸葛亮、向朗等传,皆在建兴五年,则所云建兴元年卒者,误矣。”
  6.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子攀,官至行护军翊武将军,亦早卒。诸葛恪见诛于吴,子孙皆尽,而亮自有胄裔,故攀还复为瑾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