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佩兰

让·巴蒂斯特·佩兰ForMemRS[1]法語:),1870年9月30日—1942年4月17日),法国物理学家,研究液體中細小懸浮粒子的布朗運動,驗證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對此現象的解釋,進而確認了物質的原子本質。他也因此成就於1926年獲頒诺贝尔物理学奖[2]

Jean Baptiste Perrin
让·巴蒂斯特·佩兰192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佩蘭攝於1926年
出生(1870-09-30)1870年9月30日
法國里尔
逝世1942年4月17日(1942歲—04—17)(71歲)
 美国美國纽约
国籍 法國
母校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巴黎大學 (1896年)
知名于布朗運動
陰極射線
亞佛加厥常數
沈積平衡
佩蘭摩擦係數
奖项诺贝尔物理学奖(1926年)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物理
机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巴黎大學 (1896年)
博士生Pierre Victor Auger
签名

傳記

早期生活

尚·巴蒂斯特·佩蘭攝於1908年

尚·巴蒂斯特·佩蘭出生於法國里耳,讀過巴黎高等師範學院,一座位於巴黎的頂尖高等專業學院,他在學校當助理的那段期間(1894-1897),研究了陰極射線X射線,之後他被授予博士學位(docteur ès sciences )(1897),在同一年,他被任命為巴黎大學的物理化學講師,1910年他成了教授,他持有這個職位,直到二戰爆發德國佔領法國

研究與成果

1895年,讓·佩蘭證明,陰極射線本質上是帶負電荷的微粒。他透過數種方法計算了亞佛加厥數(現為亞佛加厥常數),他也解釋了太陽能是來自於氫的熱核反應。

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他的理論:以原子解釋布朗運動後,佩蘭開始以實驗測試和驗證愛因斯坦的理論,因此解決了道爾頓原子說的百年之爭。Carl Benedicks爭論佩蘭應該拿諾貝爾物理獎,佩蘭因此在1926年獲得此獎,貢獻為物質的不連續結構研究,為分子的物理實體為何的長久爭論畫下句點。[3]

佩林著作了一些書籍和論文,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出版物:Rayons cathodiques et rayons X、Les Principes、Electrisation de contact、Réalité moléculaire、Matière et Lumière以及Lumière et Reaction chimique。

佩蘭也曾經獲得許多傑出的獎項,包括皇家學會的焦耳獎(1896)和法國科學院的La Caze獎。他曾兩度獲選為索爾維會議的成員(1911、1921)。他不但是英國倫敦皇家協會成員,也是多個科學學院的成員,包括了比利時、瑞典、杜林、拉格、羅馬尼亞和中國。1926年,他榮獲指揮官級法國榮譽軍團勳章,以及比利時的指揮官級利奧波德勳章

1919年,佩蘭提議核反应可以做成恆星的能量來源,他注意到氦原子的質量小於四個氫原子的質量,且愛因斯坦的質能等價暗示了核融合(4 H → He)可以產生足以讓恆星閃耀億年的能量。[4]美國化學家William Draper Harkins在1915年首先提出類似的理論。[5][6] 之後漢斯·貝特卡爾·馮·魏茨澤克在1930年代決定了恆星核合成的詳細機制。[7]

1927年,他與化學家 André Job以及生理學家André Mayer聯合創辦了物理化學生物研究院(Institut de Biologie Physico-Chimique),經費由埃德蒙·德·罗斯柴尔德贊助。1937年,佩蘭創立了發現宮,一座位於巴黎的科學博物館。

佩蘭被認為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的創立者,在佩蘭與八十多位科學家(包含了八位諾貝爾獎得主)簽名請願後,法國教育部長在1933年四月,成立了Conseil Supérieur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法國國家研究中心)。1936年,已當上研究次長的佩蘭,成立了Service Centr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法國中央科學研究局)[8],兩個機構在1939年10月19日整合到CNRS之下。[9]

他的學生包括著名的Pierre Victor Auger。佩蘭的兒子Francis Perrin也是一個物理學家。

個人生活

佩蘭是無神論者及社會主義者。[10]他曾在一戰時期擔任工程部隊的軍官。

1938年,在佩蘭妻子Henriette去世後,Nine Choucroun (1896–1978)成為了佩蘭的伴侶。1940年6月,德軍入侵法國,佩蘭與Choucroun及部份法國政府官員搭乘遠洋郵輪Massilia,逃到了卡薩布蘭卡。1941年11月,他們搭上SS Excambion,並於11月23日抵達紐約[11]

一戰結束後,佩蘭的遺體於1948年由巡洋艦Jeanne d'Arc運回法國後葬於先贤祠

参考资料

  1. Townsend, J. S. . Obituary Notices of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1943, 4 (12): 301–326. S2CID 123521634. doi:10.1098/rsbm.1943.0004.
  2. Kyle, R. A. . JAMA: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979, 242 (8): 744. PMID 379381. doi:10.1001/jama.242.8.744.
  3. Mauro Dardo.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114–116 [13 February 2014]. ISBN 0521540089.
  4. Why the Stars Shine D.Selle, Guidestar (Houston Astronomical Society), October 2012, p.6-8
  5. N.C.Panda. . Motilal Banarsidess (Delhi). 1991: 173. ISBN 81-208-0698-0.
  6. Robert S. Mulliken. (PDF). Biographical Memoir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75, 47: 48–81 [2021-11-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5-10).
  7. John North, Cosmos: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Astronomy and Cosmolog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545)
  8. Zeitoun, Charline. . CNRS le journal. September 2009 [February 23,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9).
  9. Guthleben, Denis. . Comité pour l’histoire du CNRS. November 3, 2010 [February 23,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1).
  10. Bernard Valeur, Jean-Claude Brochon. 有限度免费查阅,超限则需付费订阅. Springer. 2001: 17. ISBN 978-3-540-67779-6. Jean and Francis Perrin held similar political and philosophical ideas. Both were socialists and atheists.
  11. Diane Dosso, " Le plan de sauvetage des scientifiques français, New York, 1940–1942 ", Revue de synthèse, Vol. 127, Nr. 2, octobre 2006, p. 429-451 (法語)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