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波那契数
(意大利语:Successione di Fibonacci),又譯為菲波拿契數、菲波那西數、斐氏數、黃金分割數。所形成的數列稱為(意大利语:Successione di Fibonacci),又譯為菲波拿契數列、菲波那西數列、斐氏數列、黃金分割數列。這個數列是由意大利數學家斐波那契在他的《算盤書》中提出。
在數學上,斐波那契數是以遞歸的方法來定義:
- ()
用文字來說,就是斐波那契數列由0和1開始,之後的斐波那契數就是由之前的兩數相加而得出。首幾個斐波那契數是:
特別指出:0不是第一項,而是第零項。
起源
公元1150年印度數學家Gopala和金月在研究箱子包裝物件長宽剛好為1和2的可行方法數目時,首先描述這個數列。在西方,最先研究這個數列的人是比薩的李奧納多(意大利人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 1175-1250),他描述兔子生長的數目時用上了這數列:
- 第一個月初有一對剛誕生的兔子
- 第二個月之後(第三個月初)牠們可以生育
- 每月每對可生育的兔子會誕生下一對新兔子
- 兔子永不死去
假設在月有兔子總共對,月總共有對。在月必定總共有對:因為在月的時候,前一月(月)的對兔子可以存留至第月(在當月屬於新誕生的兔子尚不能生育)。而新生育出的兔子對數等於所有在月就已存在的對
斐波纳契数也是杨辉三角形(即帕斯卡三角形)的每一条红色对角线上数字的和。
表達式
為求得斐波那契數列的一般表達式,可以藉助線性代數的方法。高中的初等數學知識也能求出。
初等代數解法
已知
- (n≥3)
首先構建等比數列
設
化簡得
比較係數可得:
不妨設
解得:
又因为有,
即為等比數列。
求出數列
由以上可得:
變形得: 。 令
求數列進而得到
設,解得。
故數列為等比數列
即。而,
故有
又有
和
可得
得出表達式
用數學歸納法證明表達式
- 證明,其中為黃金比例,為任意整數
- 若為非負整數
- 當時,,成立
- 當時,,成立
- 設當及時皆成立,即且
- 當時
- 亦成立
- 若為非正整數
- 當時,成立
- 當時,,成立
- 設當及時皆成立,即且
- 當時
- 亦成立
因此,根據數學歸納法原理,此表達式對於任意整數皆成立
線性代數解法
構建一個矩陣方程
設為第個月有生育能力的兔子數量,為這一月份的兔子數量。
上式表達了兩個月之間,兔子數目之間的關係。而要求的是,的表達式。
分解首向量
第一個月的情況是兔子一對,新生0對。
將它分解為用特徵向量表示。
- (4)
化簡矩陣方程
將(4) 代入 (5)
根據3
求A的表達式
現在在6的基礎上,可以很快求出的表達式,將兩個特徵值代入6中
- (7)
(7)即為的表達式
數論解法
實際上,如果將斐波那契數列的通項公式寫成,即可利用解二階線性齊次遞迴關係式的方法,寫出其特徵多項式(該式和表達斐波那契數列的矩陣的特徵多項式一致),然後解出=,=,即有,其中为常数。我们知道,因此,解得。
近似值
當為足夠大的正整數時,则
用計算機求解
可通過編程觀察斐波那契數列。分為兩類問題,一種已知數列中的某一項,求序數。第二種是已知序數,求該項的值。
可通過遞歸遞推的算法解決此兩個問題。 事實上當相當巨大的時候,O(n)的遞推/遞歸非常慢……這時候要用到矩陣快速幂這一技巧,可以使遞迴加速到O(logn)。
和自然的關係
斐氏數列見於不同的生物學現象[2],如樹的分枝、葉在枝條上的排列、菠蘿聚花果上小單果的排列、[3]雅枝竹的花蕾、正在舒展的蕨葉、松毬的鱗的排列[4]、蜜蜂的家族樹[5][6]。开普勒曾指出斐氏數列存在於自然界,並以此解釋某些花的五邊形形態(與黄金分割率相關)。[7]法國菊的「瓣」(舌狀花)數通常為斐氏數。[8]1830年,K. F. Schimper和A. Braun發現植物的旋生葉序中,連續兩塊葉之間轉過的角度與周角之比,約成整數比時,常出現斐氏數[9],如或[10]。
恆等式
資料來源:[11]
證明以下的恆等式有很多方法。以下會用組合論述來證明。
- 可以表示用多個1和多個2相加令其和等於的方法的數目。
不失一般性,我們假設,是計算了將1和2加到n的方法的數目。若第一個被加數是1,有種方法來完成對的計算;若第一個被加數是2,有來完成對的計算。因此,共有種方法來計算n的值。
計算用多個1和多個2相加令其和等於的方法的數目,同時至少一個加數是2的情況。
如前所述,當,有種這樣的方法。因為當中只有一種方法不用使用2,就即 (項),於是我們從減去1。
- 若第1個被加數是2,有種方法來計算加至的方法的數目;
- 若第2個被加數是2、第1個被加數是1,有種方法來計算加至的方法的數目。
- 重複以上動作。
- 若第個被加數為2,它之前的被加數均為1,就有種方法來計算加至0的數目。
若該數式包含2為被加數,2的首次出現位置必然在第1和的被加數之間。2在不同位置的情況都考慮到後,得出為要求的數目。
- 藉由上述公式,又可推得以下恆等式[註 4]:
數論性質
斐波那契质数
在斐波那契數列中,有質數:[12] 2, 3, 5, 13, 89, 233, 1597, 28657, 514229, 433494437, 2971215073, 99194853094755497, 1066340417491710595814572169, 19134702400093278081449423917……
截至2015年,已知最大的斐波那契質數是第104911個斐波那契數,一共有21925個十進制位。不过,人们仍不知道是不是有无限个斐波那契质数。[13]
如§ 公因數和整除關係所述,總能被整除,故除之外,任何斐氏質數的下標必同為質數。由於存在任意長的一列連續合数,斐氏數列中亦能找到連續任意多項全為合數。
大於的斐氏數,必不等於質數加一或減一。[14]
推廣
斐波那西數列是斐波那西n步數列步數為2的特殊情況,也和盧卡斯數列有關。
和盧卡斯數列的關係
反費波那西數列
反費波那西數列的遞歸公式如下:
如果它以1,-1開始,之後的數是:1,-1,2,-3,5,-8, ...
即是,
亦可寫成,其中是非負整數。
反費波那西數列兩項之間的比會趨近。
巴都萬數列
費波那西數列可以用一個接一個的正方形來表現,巴都萬數列則是用一個接一個的等邊三角形來表現,它有的關係。
佩爾數列
佩爾數列的遞歸公式為,前幾項為0,1,2,5,12,29,70,169,408,...
應用
1970年,尤裏·馬季亞謝維奇指出了偶角標的斐波那契函數
正是滿足Julia Robison假設的丟番圖函數,因而證明了希爾伯特第十問題是不可解的。
電腦科學
- 考慮以輾轉相除法求兩個正整數的最大公因數,分析此算法的運行時間。同等輸入規模下,最壞情況(用時最長)發生於輸入為兩個相鄰斐氏數時。[25]
- 归并排序算法有一多相()版本用到斐氏數列,是將未排序的數組分為兩份,長度為相鄰的斐氏數(因此比值接近黃金比)。《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描述了此種多相合併排序的實作方法,適用於以磁带机為外存的情況。
- 斐波那契樹是一棵二叉树,其每個節點的左右子树高皆恰好差1。由此,斐氏樹為AVL树,且對固定高度而言,是最少節點的AVL樹。此類樹的節點數可寫成斐氏數減1。[26]
- 某些伪随机数生成器用到斐氏數列。
- 斐波那契堆是一種數據結構,分析其時間複雜度時會用到斐波那契數。
- 斐波那契编码是以01字串表示正整數的一種方法,負斐波那契編碼與之類似,還可以表示負數。
延伸閱讀
- KNUTH, D. E. 1997. 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Volume 1: Fundamental Algorithms, Third Edition. Addison-Wesley. Chapter 1.2.8.
- Arakelian, Hrant (2014). Mathematics and History of the Golden Section. Logos, 404 p. ISBN 978-5-98704-663-0, (rus.)
- 克裏福德A皮科夫.數學之戀.湖南科技出版社.
參考文獻
- . [2014-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Douady, S; Couder, Y. (PDF).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1996, 178 (3): 255–74. doi:10.1006/jtbi.1996.00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05-26).
- Jones, Judy; Wilson, William. . . Ballantine Books. 2006: 544. ISBN 978-0-7394-7582-9.
- Brousseau, A. . Fibonacci Quarterly. 1969, (7): 525–32.
- , Maths (Computer Science For Fun: CS4FN), [2022-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31)
- Scott, T.C.; Marketos, P., (PDF), MacTutor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rchive,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2014-03 [2022-10-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9-18)
- Livio 2003,第110頁.
- Livio 2003,第112–13頁.
- Varenne, Franck. . Hermann. 2010-11-16: 28 [2022-10-30]. ISBN 9782705678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30).
- .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 2011 [2019-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4).
- 李晨滔、馮勁敏. (PDF). 桃園縣立大園國際高中. [2018-01-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6-25).
- Sloane, N.J.A. (编). . The On-Line Encyclopedia of Integer Sequences. OEIS Foundation.
- Weisstein, Eric W. (编). . at MathWorld--A Wolfram Web Resource. Wolfram Research, Inc. (英语).
- Honsberger, Ross. . AMS Dolciani Mathematical Expositions. 1985, (9): 133. ISBN 978-0-88385-318-4.
- JOHN H. E. COHN. . Bedford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London, N.W.1. [2019-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30).
Theorem 3. If Fn = x2, then n = 0, ±1, 2 or 12.
- Cohn, J. H. E., , The Journal of the London Mathematical Society, 1964, 39: 537–540, MR 0163867, doi:10.1112/jlms/s1-39.1.537
- Pethő, Attila. . Acta Mathematica Academiae Paedagogicae Nyíregyháziensis. 2001, 17: 81–96. MR 1887650.
- Bugeaud, Y; Mignotte, M; Siksek, S. . Ann. Math. 2006, 2 (163): 969–1018. Bibcode:2004math......3046B. MR 2215137. S2CID 10266596. arXiv:math/0403046 . doi:10.4007/annals.2006.163.969.
- Luo, Ming. (PDF). Fibonacci Quart. 1989, 27 (2): 98–108 [2022-10-29]. MR 099555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0-29).
- Luca, Florian. . Rendiconti del Circolo Matematico di Palermo. 2000, 49 (2): 313–18. ISSN 1973-4409. MR 1765401. S2CID 121789033. doi:10.1007/BF02904236.
- Broughan, Kevin A.; González, Marcos J.; Lewis, Ryan H.; Luca, Florian; Mejía Huguet, V. Janitzio; Togbé, Alain. . Integers. 2011, 11a: A7 [2022-10-29]. MR 298806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3).
- Luca, Florian; Mejía Huguet, V. Janitzio. . Annales Mathematicae at Informaticae. 2010, 37: 107–24. ISSN 1787-6117. MR 2753031.
- Sloane, N.J.A. (编). . The On-Line Encyclopedia of Integer Sequences. OEIS Foundation.
- Freyd, Peter; Brown, Kevin S. .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 1993, 99 (3): 278–79. JSTOR 2325076. doi:10.2307/2325076.
- Knuth, Donald E. . 1: Fundamental Algorithms 3rd. Addison–Wesley. 1997: 343. ISBN 978-0-201-89683-1.
- Adelson-Velsky, Georgy; Landis, Evgenii. . Proceedings of the USSR Academy of Sciences. 1962, 146: 263–266 (俄语). Myron J. Ricci 的英文翻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載於 Soviet Mathematics - Doklady, 3:1259–1263, 1962.
- Livio, Mario. First trade paperback. New York City: Broadway Books. 2003 [2002] [2022-10-30]. ISBN 0-7679-0816-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3).
註釋
- 這可以透過與與此三個等式,以及費氏數列的遞歸定義,以數學歸納法證明。
- 例如當時,
- 亦即「頭尾兩項乘積」與「中間兩項乘積」恆相差1
- 利用指數律、性質,以及「若是有理數,是無理數,且滿足,則」證明。
參見
- 齊肯多夫定理
外部連結
- 費波那契數,孫智宏(pdf)
- Periods of Fibonacci Sequences Mod m at MathPages
- Scientists find clues to the formation of Fibonacci spirals in natur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Fibonacci Sequence,In Our Time (BBC Radio 4)的《In Our Time》節目。(現在聆聽)
- Hazewinkel, Michiel (编), , , Springer, 2001, ISBN 978-1-55608-010-4